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原创《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原创《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ppt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原创《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ppt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来源:学_科_网]
太阳是一个炽热的气球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6000K。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人类利用太阳能转化的能量)

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人类直接利用太阳能)
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变化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太阳能量的来源
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反应公式:
高温
He + 能量
4H
高压
读图1.8,总结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变化规律:
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活动题
1.太阳辐射总量全球分布特点: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需要注意的是,此分布规律没有考虑大气、地形等
地理因素的影响,与实际地面上太阳辐射的分布情况
不完全相同,但基本规律是一致的。
?
1
1
角度等于90°
角度小于90°
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
原因
影响因素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天气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地势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越接近90°,单位面积获得太阳辐射多
纬度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丰富区
较丰富区
贫乏区
可利用区
总体特征:
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
为什么会呈现这种分布规律?
(2)试分析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
特例分析
(1)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
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
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注:生物量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生物体的干物质的重量,单位为千克/(米2.年)。
图1.9 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2.热带雨林生物量为2千克/(米2﹒年),较大,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为0.8千克/(米2﹒年),较小。

3.有相关性。生物量与太阳辐射量呈正相关,后者决定前者,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大,热带雨林植物生长旺盛,生物量大。中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相对较小,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物量相对较小。

4.从景观图上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地区森林更茂密,阔叶,树木树冠较大。亚寒带针叶林地区森林中植物密度相对较小,针叶,树冠小。
(2011·海南地理)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右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
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D
D
此地PAP最强
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来源:Zxxk.Com]
(从里到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
光球是用肉眼可以观测到的太阳表面,厚度约500千米。
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发射出来的。
色球位于光球外部,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它发出
的可见光不及光球的千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殊
的望远镜才能看到。
日冕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可以延伸到几个太阳半径,甚
至更远。它的亮度仅为光球的百万分之一,只有在日全食
或用特制的日冕仪才能看到。
太阳活动:太阳大气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
光球
黑子
黑子: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做黑子。
特征: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地方大约低1500℃,在明亮的光球衬托下,才显得黑暗些,黑子仍在发光,一个大的黑子能发出满月那么明亮的光。
意义: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变化周期:?
1.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呈现波状变化,1986年为极小值,后逐年增多,到1989年达到极大值,之后又逐年减少,1996又达到极小值。之后到2000年再逐年增多。两个极小值之间历经11年。

2.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呈现有规律的起伏,虽然起伏程度不同,但起伏周期接近。1705年峰值,到1980年峰值,期间275年间,出现了26个峰值,也就是25个周期,可以算出太阳黑子变化的平均周期为11年,与(1)大致相同。

3.从太阳黑子数量长期变化情况来看,规律明显,可以确认其平均变化周期为11年。
活动题P11
色球
耀斑
耀斑:太阳色球上某些区域有时会突然出现大而亮的斑点,叫做耀斑,又叫色球爆发。

特性:它是太阳大气高度集中的能量释放过程。一个大耀斑可以在几分钟内发出相当于10亿颗氢弹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把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射出,并抛出大量的高能粒子。
意义: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
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的特性
整体性

时间:(同步起落)黑子活动增强的年份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

空间: (区域对应)黑子所在区域之外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
色球层上的日珥爆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
产生极光
自然灾害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动大气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3.两极高空大气会出现极光现象。

4.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
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
地球的影响
本课小结
影响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变化
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量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扰乱地球磁场
产生极光
自然灾害
练习题
1.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分别出现的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
A 黑子和耀斑 B 耀斑和日珥
C 黑子和日珥 D 耀斑和黑子

2.太阳的能量来源于( )
A 黑子和耀斑的剧烈活动
B 强烈的太阳风
C 内部物质的核聚变反应
D 放射性元素产生的热能
A
C
3.太阳大气层的结构自内向外可以分为( )
A 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B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D 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4.公元前28年,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D 太阳内部
C
A
5.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 重力能  B 太阳能 
C 风能   D 生物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