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4.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必修1地理精品《1.4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必修1地理精品《1.4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必修1地理精品《1.4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免费下载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Content
1.地球的内部圈层
2.地球的外部圈层
理解并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各层的特点。(重点)
明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及圈层间的相互关系。(重点)
了解地震波的类型及传播特点。
地球的内部圈层
我们无法看见地球的内部,那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地球内部的情况呢?
1、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横波( secondary 地震波,简称S波)和纵波( primary 地震波,简称P波)之分
地震波
横波(S)
纵波(P)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速度较慢
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地面感受——水平晃动
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
速度较快
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地面感受——上下颠簸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震源
震源
破坏较大


固、液、气
固态
上下震动
左右晃动


划分依据
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先感觉到什么震动,后感觉到什么震动?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此时在海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0
6371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分界面——不连续面
(1)概念
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2)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
地壳:固态
地幔:熔融固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内核
深度/km
外核
地核
地幔
下地幔
地壳
岩石圈
软流层
上地幔
(一)地壳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地壳是地球表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的固体外壳。
■地壳的厚度
规律——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
■地壳的结构
■地壳的组成元素
歌诀记忆地壳厚薄:

大陆厚,大洋薄(海陆差异)
高山厚,平原薄(地形差异)
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
地幔
900m
物质组成: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组成。
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
以900m为界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物质状态:固体
(二)地幔
软流层: 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约离地面80千米处)。
地壳和岩石圈的范围很容易混淆,
差别如下表及图所示:
岩石圈——内部圈层的特殊圈层
外核
内核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位于古登堡面和地心之间。以5150m为界,可分为内核和外核。
物质组成:可能是极高温高压下的铁和镍。
物质状态
外核:呈液体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地壳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
内核: 固态
(三)地核
地球内部圈层的深度及特征比较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①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①固态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
(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
①可能为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接近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平均17
900
2 900
5 150
6 370
近液态
岩浆源地
地球磁场产生地
类比记忆
地球像煮的半熟的鸡蛋——蛋壳(地壳)、蛋膜(莫霍界面)、蛋白(地幔)、蛋膜(莫古登堡界面)、蛋黄(地核)、
各层的状态:地壳和地幔以固态形式存在、地核以液态形式存在
各层的厚薄:地核>地幔>地壳
火山喷发就像加热过快煮爆的鸡蛋——岩浆来源于地幔(蛋白浆(软流层) )
结合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 探索地球内部圈层一直是人类关注的热点。探索地球内部圈层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进入地球内部观察,虽然这在目前的科技水平下是不可行的。
假如你乘坐一辆既能耐高温高压,又能穿透坚硬岩石的微型汽车,正进行一次穿越地心的科学探险活动。下图是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假如汽车上的车载仪表和各种感应器记录下了沿途的见闻,那么:
(1)地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什么?
(2)软流层是在上地幔上部还是上地幔顶部,为什么有人认为它是岩浆的发源地之一?
(3)外核的物质状态是什么?为什么?










地球的外部圈层
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态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外部
圈层
概念
组成
意义
包裹地球
的气体层
地球表层水体
构成的连续但
不规则的圈层
地球表层生
物及其生存
环境的总称
气体和悬浮物
质,主要成分
是氮和氧
海洋水、陆地
水、大气水、
生物水等
生物及其
生存环境
是地球生命生
存的基础条件
水圈里的陆地
水与人类关系
最密切
生物圈与大气
圈、水圈和岩
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
课堂练习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生物圈
水圈
岩石圈
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__,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__,其范围渗透到其他圈层之中的是________。
(3)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水圈中的水处于不间断的___________之中;生物圈占有______圈的底部、____圈的全部和______圈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______、相互__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1)在图上标出地壳、大气圈、水圈等圈层名称。
北京时间2014年4月2日,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8.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据此回答1~2题。
1. 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 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
C. 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 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2. 这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
A. 地幔 B. 地壳 C. 内核 D. 软流层
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3~5题。
3.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④能通过固体、液体,③只能通过液体
B. 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 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 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4. 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地幔和地壳 B. 岩石圈和地壳
C. 地幔和地核 D. 地壳和地幔
5. 从地壳到地心
A. 压力越来越大 B. 温度越来越低
C. 密度越来越小 D. 波速越来越快
据图及所学有关地理原理,完成6~8题。
6. b圈层的主体是
A. 河流 B. 湖泊 C. 冰川 D. 海洋
7. 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
A. D B. b C. a D. c
8. 岩石圈的下界在
A. 莫霍界面 B. 古登堡界面
C. 软流层上界 D. 下地幔上界
9.读右图,回答问题。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
(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
课后作业:
完成本节相应资料
看电影《地心游记》2部
或阅读凡尔纳的小说《地心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