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公开课《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ppt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公开课《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ppt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公开课《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ppt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公开课《5.2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件ppt
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三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探究活动:看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景观一样吗?
热带草原带
活动:p78
1.说出在地球陆地表层有哪些主要的自然地理景观类型?
森林自然带景观、草原自然带景观、荒漠自然带景观
2.图3-8箭头所指示的各是哪一种典型自然地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3.想一想,在各自然带内部是否还存在着差异,举例说明?
在各自然带内部还存在着差异。如热带草原带有热带草原、热带稀树草原等景观的差异。
地域分异:地球表层的差异性表现为大小不等、内部具有一定相似性的一系列地域单元,并由此产生各地域单元自然条件的差异;
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
阅读课本内容回答,什么地域分异?什么是地域分异规律?
探索
图中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在什么纬度表现明显?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探索
1.图中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明显?
纬度地带分异
的表现形式: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探索
1、三地自然景观是如何更替的?
2、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受什么因素影响?
3、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纬度表现更典型?
经度地带分异
的表现形式: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热量
水分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参考课本p85图,完成p80活动
2.在非洲从赤道出发,沿东经20°经线依此向南、北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依次更替。因为太阳辐射能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3.从欧洲西海岸出发,沿北纬40°纬线向东前进。想一想,自然景观将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依次更替。因为从亚欧大陆东西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
思考
珠穆朗玛峰的南坡自然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如何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种地域分异在哪些高山上表现明显?
P81活动 2(1)为什么珠穆朗玛峰南坡出现的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纬度低、海拔低、相对高度大,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珠 穆 朗 玛 峰 垂 直 自 然 带
(2)比较珠峰南坡
和北坡降水量的差异
并解释原因
南坡降水量比北坡多,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
(3)想一想,珠峰
南坡雪线比北坡低的
原因
因为南坡处在来自印
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
风坡,降水量大,
因而积雪量大,雪线
较北坡低
雪线
海拔高度
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
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
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
因素有关(如下图)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的山脉表现最明显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基带,
也就是山脚处的自然带。
⑤同一自然带在阳坡海拔较高,阴坡较低。
⑥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
乞力马扎罗山的基带是热带雨林带
垂直地带分异规律实例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状况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海拔高度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地方性分异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的分布不具备地带性规律(无规律性分布),称非地带性因素
南北半球高纬地带的自然带的分布差异(海陆
分布引起的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
带)
南美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
自然带分布的差异、
绿洲(地形起伏引起地形雨、获得太阳光热等
的差异)改变
洋流影响(暖流——增温增湿——自然带向较
高纬延伸;寒流——降温降湿——自然带向较
低纬度延伸)
天山山脉南北坡的差异
1
2
3
分布规律的表现
缺失
改变
斑状分布
二、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
干湿度(经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热量
水分
水热状况
太阳辐射
海陆分布
海拔高度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
等高线延伸从山麓到山顶更替
中纬地区,如亚欧大陆中纬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低纬和高纬地区,如非洲沿200E经线,自赤道向南北的自然带变化
中低纬度的高山,如珠穆朗玛峰的垂直自然带
地方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
地方地形、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洋流等
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
比较普遍,如华北平原、沙漠中的绿洲、南美南端东西差异
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地域分异是有规律的
地理
位置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气候
热量
水分
生物
土壤
陆地自然带
三、主要陆地自然带
自然带: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共同形成的有一定 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环境的自然综合体。   名称以该自然带的植被来命名。
——差异性的表现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带
自然带与气候、植被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内陆
大陆西岸自然带 从低纬向高纬更替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大陆东岸自然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更替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温带森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更替(水分的影响)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草原带
荒漠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大陆西岸
大陆东岸
大陆内陆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实例
经度地带分异实例
垂直
地方性地域分异
纬度的
地域分

经度(干
湿度)的
地域分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分异规律
更替方向
分异基础
影响因素
从低纬
到高纬
热量
从沿海
到内陆
水分
山地的
垂直地
域分异
从山麓
到山顶
热量
水分
太阳辐射
海陆位置
海拔高度
小结
地带性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1、湿润地区:

2、干旱地区:

3、草原自然带:
4、森林自然带:
5、湿地区域:
选择相应的适生树种,植树造林。
培育适应当地水分条件的灌丛群落。
退耕还草
退耕还林
退耕还湖
因地制宜,发展个性
A
B
C
D
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E
热带草原带
练习:
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 ) 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
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 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
D.南北纬50°~70°之间的广大地区 2.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 )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亚欧大陆  D.非洲大陆
A
C
3.图为北半球理想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是 __ _
(2)A自然带的名称是
________________

(3 )自然带G、H在南半
球缺失的原因是

_ _
B F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在南半球该纬度地区,地表主要是海洋
▲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北 的暖温带地区?
练习巩固
A
B
完成课堂练习
雪线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雪线是指高山区和高纬度的永久积雪区以及季节性积雪区之间的界限,也就是常年积雪的下界。
1.雪线的分布高度与气温成正相关,气温高时雪线也高。
2.降水量与雪线高度关系: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3.地貌因素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和坡向上
从山势上看,陡峻的山地,积雪易下滑,不利于保存,雪线偏高;坡度较小的山地,有利于积雪沉积,雪线偏低。
在海拔高度相同的山坡两侧,向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多,气温偏高,雪融化较快,雪线位置较高;背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较少,气温偏低,雪线位置也较低。
对于北半球而言,南坡、西坡日照多,冰雪消融量大,雪线偏高,而北坡和东坡的雪线位置较低。
4.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的影响,因此,降水量丰富的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干燥少雨的北坡雪线告诉要低。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受喜马拉雅山的阻挡,印度洋的水汽难以达到过饱和,必须海拔升高,气温继续降低,才可能形成降雪,
故北坡雪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