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必修1地理《5.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五单元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要素组成: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土壤

岩石
生物
大气
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2.自然要素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要素组成:
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绿色植物
环境
动物
微生物





生物循环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大气
生物

岩石、地形
土壤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整体=部分之和???
(1)生产功能: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由此可见,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
大气
1.生产功能
CO2、光热
土壤岩石水圈
水分、无机盐
植物
叶绿素
(2)平衡功能: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
保持稳定的能力
人类燃烧化石燃料
CO2增加
海洋生物
海水中溶解的钙
大气中CO2
碳酸钙沉淀
消除部分新增的CO2
使大气中的CO2接近平衡
藏羚羊的例子
动态平衡
活动2
在没有人类干扰情况下,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藏羚羊的数量虽有波动,但基本稳定,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活动3
(1)阅读资料,你能完成黄土高原水文、地貌、土壤、生物和人类影响的过程吗?
黄土
高原
土壤肥力( )
形成( )地貌
人类破坏植被
黄河下游
( )
河道( )
河流( )
形成了( )地貌


下降
沟谷
泥沙沉积
淤高
改道
泛滥平原
流水
侵蚀
水土流失的例子:
活动3
(2)由此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黄土高原是在水文、地貌、生物、土壤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过程中形成的。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例子:东北森林破坏导致了环境的整体 变化。
东北森林的例子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干旱
发育差
肥力低
风蚀地貌
河流少
内流河
牵一发而动全身
黄土高原
分析: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对黄河中、
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会产生哪些影响?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中游含沙量加大
下游泥沙淤积
形成地上河
洪涝灾害频繁
土壤盐渍化
形成冲积平原
地下水位升高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还会影响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特别提醒]
(1)河流径流量减少对河流下游有何影响?
提示: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咸潮;土壤盐碱化;水质变差,河口生态环境破坏等等。
(2)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植被破坏,对下游、中游的河床和湖泊以及下游三角洲有何影响?
提示: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会引起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加;中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导致河床抬升和湖泊蓄洪能力降低,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河口三角洲面积不断增加。
(3)在半干旱绿洲地区,若上游引水过度,会对下游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上游引水过度,会导致中下游水量减少,下游植被缺水死亡,加剧土地荒漠化的发生;或下游湖泊因注入水源减少而萎缩,周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厄尔尼诺”将会对大气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导致气候变化: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厄尔尼诺”也会影响到热带以外的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
材 料
高频考点
表解厄尔尼诺现象
学法指导
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自然地理要素名称分别是 (  )
A.岩石 生物 大气 水文 土壤
B.土壤 生物 大气 水文 岩石
C.土壤 岩石 水文 大气 生物
D.生物 岩石 大气 水文 土壤
A
2.如果当地大量植被遭受破坏,其地理环境可能发生的变化
有 (  )
①河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变化增大 ②动物栖息地遭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③河流水位降低 ④土壤肥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读下图完成3~4题。
3.图中I、Ⅱ、Ⅲ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4.图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 B.区域性特征
C.差异性特征 D.不稳定性特征
D
A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5、6题。
5.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B
6.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A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运动,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分解作用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变质、重熔再生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重力能(降水、径流)
地球内部热能、太阳能、重力能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缓解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③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和化学元素的迁移运动,能量的流动、转化;②联系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产资源;②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各种自然景观;③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能量传输
1.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
下图示意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1)~(3)题。
(1)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⑥共同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①为变质作用,则表示沉积岩的是(  )
A.a   B.b C.c D.d
B
解析:结合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知a、b、c、d分别表示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和岩浆。
(2)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⑤共同构成了生物循环过程,则表示自然地理环境生产功能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若图中的字母和数字序号①~④共同构成了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且字母b表示海洋上空,则塑造地表形态最明显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D
D
解析:(2)结合生物循环过程,知④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过程,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
(3)结合题意知④为地表径流,对地表有明显的塑造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必须结合实例,具体分析如下: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地球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读图,完成(1)~(3)题。

(1)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规律 B.由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A
(2)下列关于E自然带的生物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A.叶面硕大,鲜嫩翠绿
B.叶面坚硬且树皮厚
C.物种丰富,层次复杂
D.叶面宽大,四季常绿
(3)下列叙述中,属于F环节的是(  )
A.夏季降水集中,冬季温和干燥
B.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沙漠
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
D.河网稠密,径流量大,水能丰富
D
C
F环节反映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在亚热带季风气候下,气候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红壤发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真题1】(2011·广东)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D.黄土高原由于地表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C

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地理要素:包括_________、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_________物质循环等过程。
大气
岩石圈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1.生产功能:合成_________的能力,主要依赖于__________________。
2.平衡功能: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有机物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
三、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具有____________过程。
2.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统一的演化
[温馨提示] 
(1)在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气候是主导性因素,植被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素,土壤为各要素的中心环节。
(2)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可指导实践,如在生态脆弱的山区,应注意对植被的保护,以防因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
(3)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有机组合成一个整体,产生了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整体性功能,这是单个地理要素所不具有的。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特点:具有一定的宽度、呈带状分布。
纬度
位置
热量
差异
气候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海陆
位置
水分
差异
一、陆地自然带
1.成因:不同地区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造成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对应与之统一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苔 原 气候
冰 原 气候
理想大陆气候类型分布(北半球)
温带大陆性气候
3.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常绿
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 原 带
冰 原 带
温带
荒漠带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北半球)
3. 自然带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垂直 地带性
自然带延伸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导因素
分布地区
与纬线平行
(东西延伸)
沿纬度变化
(南北更替)
热量
低纬、高纬
(非洲)
自然带分布规律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赤道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热带雨林带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热带雨林带
北回归线
热带荒漠带
赤道
南回归线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高山气候
200E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热带季雨林带
水平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垂直 地带性
自然带延伸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导因素
分布地区
与纬线平行
(东西延伸)
与经线平行
(南北延伸)
沿纬度变化
(南北更替)
由沿海到内陆(东西更替)
热量
水分
低纬、高纬
(非洲)
中纬(亚欧大陆中部)
自然带分布规律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50N
温带 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50N
温带 荒漠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50N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50N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450N
[2013年江苏卷]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所示。读图回答下题。
1.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①温带草原带 ②热带雨林带 ③热带草原带 ④热带荒漠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2013年山东卷]图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②为( )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3.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A
D
[2014上海卷]4.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类型:A:热带雨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这两个自然带所处纬度不同,获得热量不同
[2014上海卷] 4.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水分差异:B、C、D三地均受到南半球东南信风带的影响。
B地处于迎风区,可以获得较充沛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因此降水最多;
C地虽然距海岸线不远,但由于受到地形影响,处于背风坡,因此降水量明显少于B地;
D地位于西海岸,东南信风表现为离岸风,水汽含量较低,因此降水量最低。
[2014上海卷]4.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3).以C地所在的自然带为例,分析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C地位于热带稀疏草原带,降水相对较少,气候较为干旱,适合发展畜牧业或小麦种植业。
水平地带性
干湿度地带性
纬度地带性
垂直 地带性
自然带延伸方向
自然带更替方向
主导因素
分布地区
与纬线平行
(东西延伸)
与经线平行
(南北延伸)
与等高线平行(水平延伸)
沿纬度变化
(南北更替)
由沿海到内陆(东西更替)
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
热量
水分
地势
低纬、高纬
(非洲)
中纬(亚欧大陆中部)
高大山地
自然带分布规律
垂直分异景观
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
垂直分异规律的判读要点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变化特点:
a.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变化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b.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c.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目(类型)越多。
1
2
3
5
4
2
1
3
4
6
30°N
30°N
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目(类型)越多
60°N
1
3
5
4
2
6
3
4
5
6

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目(类型)越多
阳坡
阴坡
观察分析为什么喜马拉雅山自然带南坡比北坡复杂?
南坡
北坡
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垂直自然带
雪线
高山草甸带
南坡纬度低,相对高度大,南坡降水比北坡多,所以自然带谱比北坡复杂。
南坡是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比北坡低。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特点: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
因此,有些基带是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山地草原
荒漠草原
1500
山地草甸草原
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山垫状植物
积雪冰川
北 坡
南 坡
荒漠
荒漠草原
干旱山地草原
山地草原
高山草甸
积雪冰川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天山南北坡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夏季牧场
3.同一自然带分布特点:
a.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b.同一自然带(除了积雪冰川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北半球南坡阳坡,南半球北坡阳坡
阳坡
阳坡
阴坡
阴坡
S
N
S
N
S
N
S
N
判断四地的所属南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南半球
赤道地区
特殊的山地分异
南北坡的植被分布高度相似
特殊的山地分异
处于自然带分界线上的山脉
比如我国的秦岭
南坡底部与北坡底部的自然带不相同
[2011年江苏卷]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B.坡向朝南,温度高
C.坡度大,纬度低 D.海拔高,降水多
A
4、雪线高度不同
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
1.概念:雪线为常年积雪的下界,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气温和降水
①一般来说,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②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③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④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若阳坡同时是迎风坡,则主要考虑迎风坡。
天山雪线南坡比北坡高的原因
温度:南坡纬度低,温度高;南坡是阳坡,温度高
降水: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阳坡
南坡是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因而积雪量大,雪线比北坡低。
高频考点巧突破
3.(2010)读甲、乙、丙三地的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A
(2)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D
(3)乙地山脉为我国两大自然区分界线,则乙地可能是________(山脉)。
(4)甲地雪线南坡高于北坡的原因是什么?
秦岭
(4)甲地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气温较北坡高,故雪线高于北坡。甲地南坡为背风坡,降水量小,北坡为迎风坡,降水量大,故雪线低于南坡。
(5)丙地东西两坡垂直自然带基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5)丙地东坡为迎风坡,从海洋上来的水汽,在东坡形成地形雨,且东坡受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故东坡基带形成雨林带;西坡为背风坡,降水偏少,形成稀树草原带。
变式训练: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 南半球温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若该山地山麓的年平均气温为12℃,则该山  地的海拔不超过(  )
 A. 1000米 B. 2000米 C. 3000米 D. 4000米
C
B
A
B
C
D
永久积雪冰川带
N
S
雪线
A
B
C
D
N
S
雪线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A
B
C
D
永久积雪冰川带
N
S
阴坡
阳坡
雪线
A
B
C
D
N
S
雪线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A
B
C
D
永久积雪冰川带
N
S
阴坡
阳坡
雪线
迎风坡
背风坡
A
B
C
D
N
S
雪线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A
B
C
D
永久积雪冰川带
N
S
阴坡
阳坡
雪线
迎风坡
背风坡
A
B
C
D
N
S
雪线
阴坡
阳坡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A
B
C
D
永久积雪冰川带
N
S
阴坡
阳坡
雪线
迎风坡
背风坡
A
B
C
D
N
S
雪线
阴坡
阳坡
迎风坡
背风坡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A
B
C
D
永久积雪冰川带
N
S
阴坡
阳坡
雪线
迎风坡
背风坡
A
B
C
D
N
S
雪线
阴坡
阳坡
迎风坡
背风坡
自然带分布高的是阳坡;雪线低的是迎风坡。
判断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判读原理
(1)通过同一自然带在山地南坡和北坡分布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如果该自然带在山体南坡位置比北坡高,则表明该山体位于北半球,反之位于南半球。
(2)通过基带名称确定山体所在的热量带或气候区。
(3)通过自然带数量判读纬度和相对高度。
(4)通过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山体的分布高度确定山体的纬度分布,该自然带分布的高度与山体所在的纬度高低呈负相关,即自然带位置越高,该山体所在纬度越低。
三.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它是由于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不具备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山地垂直分异规律,或者使陆地自然带的分异规律表现得不很完整或不很鲜明。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