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4.风筝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4.风筝

  • 格式:  PPT
  • 大小:  649K    26张
  • 时间:  2016-07

《风筝》ppt课件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风筝》ppt课件2《风筝》ppt课件2
玉海中学欢迎你!
导入新课
有一首老歌这样唱到:“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
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提到风
筝,我们总会想起那天真烂漫的童年。其实,我们
每个人也象飞在空中 的风筝,无论我们走得多远,
总有一根绳线牵系着你,那就是割不断的亲情。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讲述的便是与风筝有
关的在误解与冲突中也有亲情的故事。
鲁迅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该集收录了鲁迅1924—1926年所作的23篇散文诗,主要是用曲折幽暗的象征手法表达20年代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恰逢农历正月初一,发表后因其对传统的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的强烈抨击,深受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
背景知识

chà líng dīng xián wù bǐ
丫杈 伶仃 嫌 恶 可鄙
shí huáng sè shù
什物 惊惶 瑟缩 宽恕
zhì nüè   duò yì
掷 虐杀  堕  苦心孤诣
qiáo cuì mú wú gōng chéng
憔悴 模样 蜈蚣 惩罚
生字教学
多音字教学1

xián 嫌恶

zhuàn 赚钱

jué 诀别

jué 决定

jué 抉择

duò 堕落

zhuì 下坠

shù 宽恕
nù 愤怒

多音字教学2
shí
什物
什么

shén

è
凶恶
ě
恶心

嫌恶


劳模

模样
生词教学
孤独;没有依靠。文中指风筝少。
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此指风筝色彩黯淡。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别人所达不到的。
分别(多指不易相见的离别)。
厌恶。
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令人鄙视。
虐待人而致死。
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
形容忽然醒悟。
惊慌。
(书)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伶仃:
憔悴:
苦心孤诣:
诀别:
笑柄:
嫌恶:
虐杀:
可鄙:
惊惶:
瑟缩:
恍然大悟:
肃杀:
课文写于哪年?你知道当时中国还处在怎样的社会吗?
课文写于哪年?你知道当时中国还处在怎样的社会吗?
1925年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你读了有哪些感受?
课文写作顺序、结构

1、记叙的顺序有三种,本文是哪一种?
顺序 倒叙 插叙
2、全文共分四部分:
一、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二、 “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小兄弟风筝的事情。
(1—2)
(3—4)
(5—10)
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鲁迅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与一般人有
什么不同?
为什么小时候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为什么小时候会把放风筝看成没出息孩子
所做的玩艺?
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
虐杀”?
精读品味
2、想象一下当时的小兄弟的感受。
精读品味
1、第3、4节中哪些词语或句子写得非常生动?
说说你的理解?
如何理解“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而北京,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惊异于北京竟在这样的季节放起风筝来了。“我”见风筝而悲哀,是因为想起小时候“精神的虐杀”的一幕,而且这一幕永远无法补过。说“惊异和悲哀”。
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惊异”,为什么
“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温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却
是肃杀的严冬。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
吐蕾……这段中哪些词语写得非常生动。
从结构上说,是为了引出下文。
作者是怎样充满内疚地抒写自己的心绪的?
鲁迅先生写道:“心也仿佛变了铅块,很重
很重的堕下去了”。
作者在叙述20年前儿时的一段生活时,
心情沉重地感到当时对小兄弟做了一件错
事,是怎样充满内疚地抒写自己的心绪的?
你是怎样看待鲁迅先生的这种做法的?
带有深刻的自我批判给人们以难以磨灭的
印象;
勇于正视自己缺点;
启示我们要勇于洗涤自己的灵魂,走向改
革的道路。
板书1
“不爱放风筝”,“嫌恶”风筝,反
对小兄弟放风筝,毁坏风筝
“我”
“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
我和他一同放”
巨变
课文总结
这个风筝小事件可以看出封建思想有形无形地摧残
着我们一辈一辈的人。类似《风筝》中这样的日常生活
“小事”,在旧社会里是时时发生、处处存在着的,可是
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被视为理所当然,就像作品中未曾
觉悟之前的“我”那样。作品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
不仅仅表现了“我”的个人的悔恨,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
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作者凭
着他敏锐的观察和深刻的思索,从生活中捕捉了这一素
材,经过概括,加以铺陈,把它艺术地再现了出来,表
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绝,
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因此,这篇作品很有
教育意义。
即使在今天,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在我们生活的
各个方面还远远没有肃清,我们仍然可以从作品中得到
极大的思想教益。
作业
3、完成该课的作业本上的练习。
1、你与家人有过矛盾冲突或是误解吗?你感受过其
中的亲情吗?请大家用我笔写我心。
2、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文章抒发了怎样的
感情? 试比较它与本文的异同。
图片欣赏1
图片欣赏2
图片欣赏3
图片欣赏4
鲁迅手迹
请找出文章的感情线索:
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请找出文章的感情线索:
惊呼跳跃
可鄙气恨
惊惶
绝望
悔恨
精神
虐杀
补过
忘却
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