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登飞来峰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登飞来峰

  • 格式:  PPT
  • 大小:  702K    17张
  • 时间:  2016-07

《梦江南》《登飞来峰》ppt课件1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梦江南》《登飞来峰》ppt课件1
梦江南
温庭筠
了解作者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并州祁(今山西祁县)人,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诗人一样,自动好学,苦心砚席,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长于诗词。在当时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这样有才华的人,却数举进土不中第 ,又爱讥讽权贵,不受羁束,纵酒放荡,当时权贵,排挤、压制温庭筠,使他仕途、生活多坎坷,却压制不了温庭筠的才华四溢。温庭筠终于成为文学史上千古不朽的诗人。
温庭筠貌丑,有人给他取了个“温钟馗”的绰号,但不招人喜欢的外表下却又多才多艺,他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是“花间派”的先导,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发展。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
倚(Yǐ凭靠)
斜晖(夕阳的斜光)
脉脉(静默的样子)
肠断(形容极为伤心)
白蘋洲(开满白蘋花的水中小块陆地。古诗词中常指分别的地方。)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词的理解
思考:
1、词中哪句是对女子的形象刻画?是从哪两个角度刻画的?表现她怎样的心情?
形象刻画
①动态——盼重逢
②静态——眺望心上人归来
2、词中哪句是景物描写?表现了女子怎样的心情?
景物描写
千帆过尽,不见船归
望穿秋水,夕阳西下
失 望
3、词中哪句直接抒发了内心情感?
最后一句,感叹悲伤,肝肠寸断。
主题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登楼眺望,盼望归人的情景,表现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登飞来峰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据说,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了解作者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写诗背景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
(1)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 :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译文:
  飞来峰顶灵隐寺前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在北宋仁宗时候,大批农民失去田产,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一登到山岭高塔,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
有关材料
2、本诗是一首哲理诗,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来的?
   点拨:①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的。  

谈谈你对这两句蕴含深刻的诗的理解。
思考
1、《登飞来峰》前两句,后两句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①②描写景物——充满生机 ③④抒发情怀——踌躇满志
只有站的高才能望得远 。
王安石的一生都致力于变法革新,他满怀着要求改变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雄才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