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版八年级上合集
  • 资料信息
  • 科目: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语文版八年级上合集

  • 格式:  PPT
  • 大小:  1.38M    23张
  • 时间:  2016-07

语文版八年级上小说单元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语文版八年级上小说单元复习ppt课件语文版八年级上小说单元复习ppt课件
小说单元复习
柑坳九年制学校:曾开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什么是小说?
小说三要素
一、把握故事情节。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情节是否合理是小说能否成立的关键。还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线索上的区别。
回顾:
例一:《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情节是什么?
开端:潘家酒楼,鲁提辖倾听金氏父女诉冤。
发展:鲁家客店,鲁提辖救助金氏父女脱险。
高潮:郑氏肉铺,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结局:鲁达下处,鲁提辖收拾细软奔出南门。
故事情节
例二:《山米与白鹤》的故事情节又是怎样的?
山米出逃(开端)—祖孙捉鹤(发展)—祖孙喂鹤(高潮、结局)
这两篇小说在情节划分上有何区别?
《鲁提辖拳打郑关西》属中国古典小说,情节完整、清晰,容易区分
《山米与白鹤》是外国小说,在情节划分上要求不是很严格
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故事的有头有尾,力求故事的浑然一体,滴水不漏,而现代小说往往故意打破这个情节框框,作者追求的不是“块状”的故事框架,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情节无所谓首无所谓尾,人物不一定要有结局.这种结构方式,留给读者的想象空间比传统的更大.测试时考查这个知识点的时候,大致有以下三个题型:
小结:
1、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线索)。
2、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3、用填空的方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
(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①对事件的完整叙述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
②在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例一:请用一句话概括《选举风波》的故事情节。
这篇小说通过描述选举风波、林武翔被砸事件的前后过程,刻画了贾里、鲁艳青、鲁智胜等几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中学生身上那种率直、乐于助人、敢于负责的优秀品质。
学生会选举—噪音问题—伤人事件—双喜临门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例二:速读《范进中举》第五自然段,归纳出范进发疯的五个阶段。
①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 ②说著,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 ③老太太慌了,忙将几口开水灌将过来。④他爬将起来,又怕著手大笑道:“噫!好了!⑤我中了!”笑著,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⑥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池塘里,爬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⑦拍著笑著,一直走到集上去了。
昏厥—疯跑—跌倒—疯走上集
① ② ③
④ ⑤


二、揣摩人物形象。
文学即人学,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它所塑造的人物往往具有独特的鲜明的个性。因而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
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1、重视小说中的人物的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2、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3、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4、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例一:读下列句子,判别采用了何种描写方法?并分析其性格特征。
1、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器。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动作
粗鲁
2、且说鲁达寻思,恐怕让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
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迳到状元桥来。
粗中有细、颇有心计
心理
3、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
就是见外了!”
语言
虚伪、老奸巨猾
5、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著;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爷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

语言、动作
见钱眼开、虚伪做作
6、山米看见外祖父在山下树林里站着,那姿势好像要捕捉什么,他的神态使山米
想起老狮子的面容:因捕捉猎物的兴奋而显得年轻力壮。当山米看见外祖父
发现的猎物时,他不由得吹了一声口哨。
神态、动作
老人爱动物;小孩好奇、喜爱小动物
三、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描写对揭示小说的中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
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
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暗示社会环境;
3、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
4、渲染气氛;
5、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挖掘作品的主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一是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二是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三是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另外,还要注意:
在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什么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
③结合全文的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或看法。
例:分别找出《选举风波》与《山米与白鹤》中主题句。
《选举风波》——“也许真正的人生滋味就是多味的。”(倒数第二自然段)
《山米与白鹤》——“在前一天早上你还恨着一个人,而第二天早上,你却发觉
你已经深深爱上那个人。”(最后一自然段)
这正是本文的感情线索(怨恨—接近—理解—爱)
五、捕捉精妙的技巧 。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掌握
在阅读测试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主要有三种:
1、文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2、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3、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练、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请快速从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找出一两个用了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手法的例句。
那店小二把手帕包了头,正来郑屠家报说金老之事,却见鲁提辖坐在肉案门边,不敢拢来,只得远远立住,在房檐下望。
那妇人便道:“官人不知,容奴告禀。奴家是东京人氏,因同父母来渭州投奔亲眷,
不想搬移南京去了。母亲在客店染病
身故。女父二人流落在些生受。
此间有个财主,叫做‘镇关西’郑大官人,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做妾。
谁想写了三千贯文书,虚钱实契,要了奴家的身体。
未及三个月,他家大娘子好生利害,将奴赶了出来,不容完聚,
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钱三千贯,父亲懦弱,和他争执不得,
他又有钱有势。当初不曾得他一文,如今那讨钱来还他?
侧面衬托鲁达的威风
为下文鲁达打郑关西做了铺垫
A、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B、我时常说: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
范举人先走,胡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著头替他扯了几十回。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势利、市侩嘴脸跃然纸上)
细节(动作)描写(欺贫爱富、趋炎附势)
课内练习:快速阅读《应聘》一文,回答文后有关问题。
1、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                                
2、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⑴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                                
⑵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                                
3、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                                
4、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
答案参考:
1、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⑥替儿子回答问题(答出三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2、⑴“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 (意思符合即可) ⑵ “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意思符合即可)
3、选择A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着手,也可以从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着手。选择B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选择A项得1分,理由2分;选择B项得1分,理由1分;选择C项,能自圆其说得1分)
4 、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育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3分,观点1分,理由阐述2分,意思符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