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总复习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期末总复习资料》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期末总复习资料》ppt课件免费下载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二章期末总复习资料》ppt课件免费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2
第1、2章复习课
考点1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时间差异: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极其 原因是P3
农业革命后:人口增长较快,原因是P3
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速度 原因是P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 增长原因是
2、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原因
发达国家: 原因是P6
发展中国家: 原因是P4









3.人口模式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人口迁移
自然增长率
世界人口自然增长
分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1、某地区2007年底人口数为9.8万, 2008年底人口数为10万,2008年出生2000人,死亡1000人,2008年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1.02%









2.人口模式
1、农业革命期间(产业革命之前),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从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来说明)是 、 和 的 型;
工业革命之后,人口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世界人口 。人口增长模式是 、 和 的 型。
20世纪70年代之后,世界人口增长开始趋 。
2、以欧洲和北美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模式是 、 和 的 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 。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为 型,原因主要是 。
高 高 低 原始
加快
较慢
迅猛增长
和缓
高 低 高 传统
缓慢
低 低 低 现代
现代
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实行计划生育使出生率降低
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各有何特点?针对其特点,该采取什么措施?
缓慢
较快
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生育观念的转变等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等
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
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
计划生育
俄罗斯、德国、日本
印度、巴基斯坦等
读下图A、B两国的人口金字塔图,回答:
A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 型, B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 型。
传统
现代
19世纪(二战)以前
二战后
特点

成因
特点

成因
5、国际人口迁移
(1)概念:

(2)特点:
人口跨越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为1年)的迁移活动。
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从旧大陆迁往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加
地区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例如:亚、非、拉美迁往西欧、北美、西亚等。
6、国内人口迁移
(1)概念:

(2)特点:

新中国成立到20
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
代中期以来:
特点
流向
成因
特点
流向
成因
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迁移的现象。
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
由东部迁往西部、西北和东北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自发迁移、流量增大
由中西部迁往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
由农村向城市
改革开放政策、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例如:上山下乡
自然环境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个人价值观
7、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及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主导
(1)自然因素是引发人口迁移的最经常、最根本的原因。
(2)现代社会中,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影响人口的迁移的主要因素。
(3)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4.下列有关人口迁移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巴分治——自然因素
B.“民工流”——经济因素
C.我国东北地区“闯关东”和“雁南飞”——政策因素
D.美国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经济因素
3、判断



B
1、通常可用 来表示环境承载力,它是指 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的 人口。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有 、
和 ,首要因素是 。
环境人口容量
环境能持续供养的(最大)
最适宜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生活消费水平
资源
1、城市功能区类型、分布特点?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模式、形成因素、变化规律及原因?
1、城市功能区有哪些类型?各自的分布特点?
___、 ___、 ___、 ___、 ___
住宅区(最 的土地利用方式占城市空间40%-60%,中高级住宅区多建在 ,低级住宅区往往分布在 )、商业区(商业区多位于 、 的两侧或 )、工业区(由于工业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 ,这就决定了工业企业需要寻求靠近 、 、 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其厂房、仓库等设施)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有哪几种模式?
指不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和组合,即城市地域结构。
有三种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原因: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此外______、_____、_______和 等因素也在起作用。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 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和 两个方面。
经济因素
收入 知名度
种族宗教 历史、行政
付出租金
交通便捷程度 距离市中心远近
练习:
___高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是_____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黑人区等,这是_____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3)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图回答:
1)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_,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曲线的是_。
2)距市中心远近对于__业影响最大,对__影响较小,对__业影响最小
3)图中A为__区,该区位于市中心的原因是①__②_。
4)图中B为___,形成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
5)图中C为工业区,形成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
6)由图可知,地租因素对__区、___区布局影响较小,对__区影响最大。
7)该图反映的是____这一经济因素对__及__的影响。
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图回答:
1)表示商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a,表示住宅支付地租能力曲线的是b。
2)距市中心远近对于商业影响最大,对住宅影响较小,对工业影响最小
3)图中A为商业区,该区位于市中心的原因是①商业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
②靠近市中心就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4)图中B为住宅区,形成原因是①住宅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②有利于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5)图中C为工业区,形成原因是①工业愿意支付的地租最高②面积大,满足工业用地量大的需求
6)由图可知,地租因素对工业区、住宅区布局影响较小,对商业区影响最大。
7)该图反映的是距市中心远近这一经济因素对土地租金及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2、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变化有何规律?原因是什么?
答、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市区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
原因:随着工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和 的兴起,市中心 、 、 ______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 、 ,。
第三产业
用地紧张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
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第二节
1、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    和广大的    。
2、不同等级的城市其提供的服务种类和服务范围有什么不同?小城市如县城提供的服务种类____、级别____、范围______;大城市所提供的服务种类 、级别 、范围 。
3、等级较 的城市数目较少,等级较 的城市数目较多,等级较 的城市相距较远,等级较 的城市相距较近。等级较 的城市服务范围包含了多个_____的城市服务范围,就整个区域而言,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 的。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 。
小城镇
农村地区











等级较低
层层嵌套
排斥
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




读图2.15,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 级居民点,最高级的是 ,共有 个,最低级的是 ,共有 个。
2、图中数目最多的是 级居民点,服务范围最广的是 级居民点。
3、图中高一级居民点的位置与低一级居民点的位置关系如何?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如何?为什么这样设置?
3
A
1
C
18
C
A
低一级居民点分布在高一级居民点周围;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方便全体居民。
高度概括为:城市化表现、原因、标志、时空差异、对地理环境影响
城市化的表现:
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②城市数量增加
③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
3、城市化的原因:是 的必然结果, 动力来自两方面:拉力主要有: 、 、 和
。推力主要有: 、
和 。

4、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标志:可以用
来表示。
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就业机会多 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 文化设施齐全
交通便捷
乡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
自然灾害 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推动城市化发展的
二、世界城市化进程
1、世界城市化进程地区差异:图2.18和图2.23说明了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起步 、水平 、70年代后速度变 ,甚至出现_______现象;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起步 、水平 、速度 ,城市发展不合理(人口集中在少数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停滞



3、世界各国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发达国家大都进入了城市化的 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大部分处于 和 阶段。
后期
初期 中期
30%以下

30%~70%
较高
70%以上

缓慢
迅速
缓慢甚至停滞
缓慢
迁往郊区
逆城市化
各功能用地混杂布置,功能分区不明显
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紧张等
大城市的中心空洞化、逆城市化
世界城市化进程时间差异: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大气圈的主要影响:出现城市“ ”现象。
2、对水圈的主要影响:
使地表径流 ,使城市附近的河流汛期流量 。
3、对岩石圈的主要影响:
对土地质量有不良影响。
4、对生物圈的主要影响:使生物多样性 。
热岛
增大
增大
减少
(二)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城市环境恶化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