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总复习

免费下载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复习资料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复习资料免费下载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ppt课件复习资料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新兴力量的崛起
多极化趋势加强
20


50





20


80

90


一、美苏争锋
(一)两极对峙(“冷战”)格局的形成
1、历史背景
(1) 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基本轮廓
(2)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
(3) 美苏两国势均力敌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经互会成立
工情局成立
华约成立
北约成立
“铁幕”演说
2、形成过程
序幕
开始
政治
经济
军事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佩斯等地。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假使西方民主国家团结一致,严守联合国宪章的原则,那么,它们推行这些原则的影响力将是巨大的,没有人会来冒犯它们。” ——丘吉尔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家和地区指哪些地区?
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南欧等国家(包括德国东部地区)。
丘吉尔认为这些地区面临着什么?
苏联和共产主义威胁
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共同遏制苏联。
丘吉尔认为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史料回放——杜鲁门主义
“……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还是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加给自由国家人民,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从而也破坏了美国的安全……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就其本身的命运。” ……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利,我们就可能危机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
杜鲁门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材料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意图: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进而向全世界扩张
外交特点:公开干涉其他国家内政、遏制共产主义,与苏联进行全球范围对抗
指资本主义国家
指希腊、土耳其的共产党武装
来自苏联的高压和控制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说,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苏联、东欧各国也被包括在马歇尔计划之内,但它们最终拒绝参加。根据该计划,从1948年4月到1952年6月间,美国共拨款131.5亿美元,其中90%是赠与,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成为了另一个温情脉脉计划的代名词,实际上,这种援助计划的背后掩盖的是一种力图把欧洲“美国化”的企图。但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帮助欧洲“决然抛弃了沙文主义思想、精神沮丧和权威主义的解决方案”。
——《战后欧洲史》 [美]托尼·朱特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推行霸权政策
实现称霸战略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冷战
“冷战”(Cold War):“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对苏联和社会主义进行遏制的政策 。
美苏对峙的特点:没有爆发激烈的冲突(战争),只有剑拔弩张的紧张
-------- L·S·斯塔夫里阿诺斯(L·s·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二) “冷战”对世界的影响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1949
1953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1957
1958
反弹道导弹(ABM)
1968
1972
1975
1984
1、消极影响:
表现二:美苏之间——全面冷战
表现三、美苏之间——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2、积极影响:
(1)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在共存中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六十年的变迁
日本 :
发展中
国家:
欧洲 :
中国 :
一体化之路
非军事化之路
和平崛起之路
南南合作之路
新兴力量的崛起之路
多 样 性
经济一体化
政治一体化
(2)过程:
1、欧洲的联合
(1)原因:
①欧洲联合的思想由来已久
②二战使西欧各国力量削弱,受美苏冷战的威胁
③根本动因: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直接原因:法德和解
漫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
怎么办


欧洲一体化有何特点?
想一想
成员国不断增加
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促进西欧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增强同美国抗衡的实力,冲击美苏两极格局
出现多极化趋势
(3)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1: 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材料2: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材料:3:欧盟绝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以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迅速兴起的日本
日本经济的恢复(1945—1955年)
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956—1973年)
日本经济的顶峰(80年代)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及泡沫经济破灭后(80年代末—90年代)
(2)过程:
(1)原因
内因
外因
制定了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重视教育
非军事化政策
广泛的社会改革
依赖美国保护,发展对外经济
军事订货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要重视教育和科技
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
探究问题
日本的崛起对我们有何启示?
3、新中国的崛起

1949
53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一五”计划完成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重返联合国
中美中日关系改善
78
71
72
综合国力迅速增强
4、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不结盟运动诞生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是________,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结盟
在两极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
(2)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_____年,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61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推动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4)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
独立自主、非集团
(5)不结盟运动对国际关系突出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
三、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苏东剧变原因: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根本原因)
国内出现政治、经济困难
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西方的“和平演变”
2、表现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3、实质: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转向资本主义制度
4、影响:
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
5、认识:
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不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6、教训: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坚持独立自主,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鼎足之势话西方
美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
可利用资源:
综合国力世界第一,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
追求目标:
追求建立“单极世界”
推行的政策: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行动措施:
1998年对伊拉克空中打击;1999年科索沃战争;
2001年阿富汗战争;
2003年伊拉克战争。
海湾战争中美
国使用的武器
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
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
阿富汗战争
欧共体成员国组建欧盟
追求目标:
加快一体化进程,反对美国建立“单极世界”
行动措施:
1991年,签订“马约”;
1993年,欧盟成立(总部在布鲁塞尔);
1999年,欧元正式启用;
努力建立欧洲防务体系。
2011年,欧盟成员国达到27个。
影响:使欧盟的综合实力大大增强,
国际地位举足轻重。
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追求目标:
成为政治大国,东亚地区的领袖
行动措施:
A.注重日美关系;
B.注重与亚洲邻国建立密切的经济分工与合作关系;
C.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D.企图成为军事大国(1992年,陆海空军指挥控制自动化)。


军事实力日趋膨胀,引起亚洲各国对日本未来走向的担忧和疑虑
走出低谷的俄罗斯
俄罗斯保持大国地位
追求目标:
维护国家统一,尽快恢复国家综合国力,以确保大国地位。
行动措施:
A.1993年,推行全方位外交,确保大国地位;
B.加强与欧盟的关系,反对北约东扩;
C.采取强硬措施镇压分裂主义势力(车臣问题)
D.协调与独联体内其他各国的关系;
E.发展与亚太国家的关系;
F.2000年以来,普京总统的举措:改组政府,应对车臣问题,强化中央权力(作用)。
风云际会看东方
Asian
A.1992年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国;
B.1990年以来7次挫败西方国家人权问题的反华提案;
C.已经成为政治大国;
D.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E.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人民币不贬值;
2009全球国家综合国力TOP15排行榜(中国排第七)
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如何?
世界格局的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日本、中国、俄罗斯、欧洲联盟是重要力量。

发展趋势: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