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1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ppt课件免费下载
板块二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考情分析
1.创办经济特区
(1)设立
①1980年我国把 、珠海、汕头、厦门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②1988年我国设立海南省,划出海南岛设置 。

问题探究4:国家在设立经济特区时,为什么首先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设立?
(1)近代以来,对外被迫开放较早,历史上与海外有着密切关系,便于吸收外资。(2)近代民族工业兴起较早,有重要的工业基础和海陆交通便利。(3)广东福建等地是著名的侨乡,靠近港、澳、台,便于联系。
深圳
海南经济特区。
(2)特点①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②特区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 形式,经济活动以 为主。
(3)影响
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 。
②对沿海地区实行 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③ ,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经验。
①开放: 、 、 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多元化经济所有制
市场调节
排头兵
外向型
特区的改革
天津
上海
广州
①开放: 、珠江三角洲、 和环渤海地区。
②结果: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③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①建立:中国政府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 。
②特点: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为主;通常汇集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 的特点。
③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江三角洲
闽东南地区
经济技术开发区
知识密集
3.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目的
①尽快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②带动 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
(2)时间:1990年, 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3)意义: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4.格局: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5.特点:全方位、多层次、 。
长江三角洲
浦东开发
沿海开放城市
宽领域
①经济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排头兵。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通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②加入世贸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对中国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是如何应对。
史论术语
史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说明中国吸取了历史上闭关锁国导致日益落后的教训实行对外开放。
主题 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说明实行对外开放是为了提高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作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同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样,是我国对外经济联系的桥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它要把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引进来,加以吸收消化创新,向内地转移,推动科技进步„„尤为重要的是,必须面向世界,发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为增加我国的外汇收入多做贡献。
——《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
依据所给史料分析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

(1)从历史角度而言,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结果,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通过对外开放,利用和吸收外国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加快我国的发展。
(2)从世界角度而言,对外开放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
(3)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改革目标看,只有对外开放才能跟踪世界先进水平,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2012年广东文综历史,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据《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问题:(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无法想象的,为什么?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10分)
感悟高考
【考点】中美关系与中国的对外开放
【答案】(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解析】本题以日常生活用品切入考查世界经济交流(物质文明交流),切入点贴近生活,予以考生亲切感;把政治、经济模块和中外历史有机结合,主题明确,跨度大,突出考查综合分析能力。第(3)问把中美关系的变化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有机结合,根据两个时间节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2005年”,并结合中国的对外关系组织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