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班级管理>心理健康辅导
  • 资料信息
  • 科目: 

    心理健康辅导

  • 格式:  DOC
  • 大小:  93K    13页
  • 时间:  2016-08

道德教育教材--勤奋教育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勤奋教育

衡阳县第一中学:聂仲生

第一节 勤奋教育概述
勤奋,就是坚持不懈地(工作或学习)。其近义词是“勤勉.辛勤” ,反义词是“懒惰”。
勤奋有两种,一是体勤,二是脑勤。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更是精神上的勤奋。无论哪种勤奋,都需要毅力来支撑。    
勤奋的外在表现为目标明确,合理高效地利用时间。一个勤奋的人,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积极主动,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争分夺秒地学习,并且永不满足。
勤奋的内在动力是对所做的事有真切之爱。真切的爱产生毅力,决定选择,推动着勤奋。从这个角度来说,勤奋不仅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美德。它历经时光长河的洗礼,沉淀了无数经典。

(一)与“勤奋”相关的成语
发愤忘食、焚膏继晷、将勤补拙、牛角挂书、勤能补拙、燃糠自照、手不释卷
夙兴夜寐、夙夜匪懈、韦编三绝 、业精于勤、勇猛精进、引锥刺股、朝斯夕斯孜孜不倦、朝乾夕惕、 昼耕夜诵、穿壁引光、悬梁刺股、冬寒抱冰、积雪囊萤

(二)与“勤奋”相关的格言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华罗庚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达·芬奇(意大利)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 --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因斯坦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 --雨果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 比丰   
★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 英国   
★科学是为了那些勤奋好学的人,诗歌是为了那些知识渊博的人。
—— 约瑟夫·鲁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 。 —— 约翰·塞尔登   
★勤奋好学是提高自己拥有才能的最好方法,也必须培养自身有坚强意志和承受能力,这是立足于每一时代的先决条件。——方海权   
★终生努力,变成天才——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   
★哪里有天才,我只不过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天才就是勤奋。——歌德   
★天才就是忘我。——叔本华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 富兰克林   
★天才出于勤奋——高尔基   
  
古今中外这些称赞勤奋的惯用语尽管角度不同,但显示了这样一个共同点:勤奋是人类优秀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人类的起点,又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勤奋永不过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勤奋往往和踏实、自信、坚韧、刻苦联系在一起构成主动学习、坚持学习、顽强学习的学习品质和劳动品质。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也曾指出:“榜样的力量往往会对品格的形成产生极大的影响,但个人精神的自我创造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却是更为根本的。仅仅依靠后者就可以支撑生活,给个体独立和力量。”  他充分肯定了“勤”在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克服心理、能力上种种不足之处的重大价值。
有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有两种:一种是鹰,一种是蜗牛。不管是天资奇佳的鹰,还是资质平庸的蜗牛,能登上金字塔尖,极目四望,俯视万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勤奋。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羽翅望塔兴叹。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能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爱因斯坦说:“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事实上,一个勤奋的人,他能够取得的成就必然比其他人要多。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用他们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学习是一种实践,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有了辛勤的劳动,我们才会有成果,不劳而获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奠基石,是补拙益智的催化剂,是通向成功彼岸的桥梁,是自学课堂里的老师,是人生航道上的灯塔。
书山跋涉,需要勤奋的步伐。“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可以使学习更加精深,松弛会使学业荒废。现在我们的知识还是很贪乏,肤浅的,如果不勤奋学习,就不能为社会主义大时代建设贡献力量。“勤”字应该成为我们学习上的座右铭。高尔基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真像饥饿的人需要面包一样,非常需要学习,需要勤奋地学习。勤奋学习会使有天赋的人才能更出众,平凡人也能通过勤奋弥补缺陷。
人生成功,需要不懈地努力。农民种田,你要勤奋才能有好收成;经商办企业,你要勤奋才能生存和发展;你是文学家,那么需要勤奋才能写出好作品。你是科学家,那么需要勤奋,才能站到学科前沿。即使你是拾荒者,你都要起得早,跑的快,走得远,才有可能拾得好东西。事实上,这世界没有哪一个工作懒惰可以干得好。
   有一种说法,多付出百分之五的努力,积累下来可以决定百分之百的差别。这句话很有道理。比别人哪怕做得多一点点,累积下来,一年5%,两年10%,四年就是20%,滚动加滚动,自己就会有一种超前的意识,没有人推你,你自己就会推动自己前进。要想优秀,你必须每天都为进步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成功的开始,不刻苦努力就无法保持优势。如果别人要求你走一里路,那么你要自觉自愿地要多走一些。顶尖人物都是不以分内之事为满足的,他们比常人做得更多,走得更远,多付出的汗水将会成为明天的投资。比尔·盖茨说过:“机会是给那些勤奋的人准备的圣诞大餐,想要享用这道大餐,必须努力才行。现在你只要做得比你得到的还多,将来你就会得到比你做的还多。”成功需于脚步不停的人,但更属于脚步飞快的人。
  江泽民同志曾经题辞:“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从小要立下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志向,养成求知不懈、热爱劳动的习惯。”胡锦涛同志作过讲话:“当代青年应该成为有远大理想的一代”,“勤奋学习的一代”,“艰苦创业的一代”,“道德高尚的一代”。 在与师生代表的座谈中,总书记希望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这些都是党中央对全国青少年的殷切期望和重要要求。
历史与现实,偶然与必然,都要求我们自觉地让勤奋成为一种常态。
但是,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不少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百般迁就。我们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的做法。
由于面对浮躁、喧嚣的社会,个别人急功近利,一些违背规律的所谓“学习窍门”、“得高分的诀窍”、什么“边玩边学的有大成绩”、“老实勤奋型的没有大出息”等等的宣传。
由于人们在大谈素质教育的同时,强烈抨击中国传统教育,把中国传统教育说得一无是处,说中国学生是天下最累的人,背负着三座大山。似乎要搞好中国教育,学生们必须摔掉三座大山。有的小报甚至把“少读书,少学习,多唱,多跳,多玩”鼓吹成学习经验。这种教育思维仿佛是告诉我们:我们现在在搞素质教育,你们再也不用背沉甸甸的书包,再也不用勤奋了的误导。 我们发现:我们的青年学生缺乏勤奋的品质!
近日长江商报的一篇新闻《湖北男子大学毕业不工作“宅”家14年后饿死》,讲的是一个叫王小林的人,1970年出生,十堰郧县杨溪铺镇刘湾村6组人。小学时,王小林非常聪明,很有悟性,成绩一直很好,一次数学竞赛中,他考了全县第三名。王小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直当班长,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王小林小时候很听话,读书很用功,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王小林从郧阳师专毕业后又到荆州师范学院读书,期间,姐姐为了他早早辍学。在王小林读大二时,父亲去世,很长一段时间家人都瞒着他。1995年王小林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郧县一所中专教书。由于不满学校的安排,没多久,他就不干了。回到家,王小林很少帮助母亲干农活。有一次,因为干活的事,他与母亲发生争吵,甚至将母亲打成骨折。对于儿子,母亲也失望了,住到了女儿家,一住就是14年。此后,王小林无人管束更加懒惰。他不做事,整日在村里闲逛。想吃东西,就到别人家菜地里拔点菜。他姐姐每次回家,都给他买些吃的。家里东西吃完了,亲友看他可怜,有时给点钱,他买方便面度日。饥饿的时候,他碰见什么吃什么。没成熟的果子,地里的花生、玉米棒子,他都拿来充饥。一位邻居说:一到冬季,王小林几乎只吃蔬菜,全是生吃。就连红薯叶也大把采着吃。在村民眼中,王小林就像野人一样生存着,不用厨房做饭。但村民们都不认为他是患了精神病。70多岁的老人刘明荣说:“他说话清楚,一般人还说不过他,原来打牌、下棋像模像样,不像有精神病。”村小组组长何宗平介绍,王小林和人们谈论时政时有板有眼,有理有据,根本看不出他有精神病。3月12日,被人发现“宅”死家中,疑是饿死。
读完此文毛骨悚然,也感慨万千。虽是个案,却也是警示!
目前,人们很推崇美国的教育。认为美国学生没有分数的压力,好自由好玩。其实美国学生更辛苦,更勤奋。上高中大学时,他们绝大多数边打工,边学习。校园里,他们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打工时,他们学习社会知识、社交能力、生存能力。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一部勤奋的历史。
必须指出,勤奋是我们当代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古人云:“奋和愤盛衰之本,勤与惰成败之源。”捷克著名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勤奋可以克服一切障碍。”基佐说:“勤勉是成功之母。”吉姆·罗恩说:“每一发愤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富兰克林也说过:“勤勉是幸运之母,上帝对勤勉给予一切。”应该明白,天道酬勤,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给予了天分,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
勤奋是美丽的! 
 第二节 名人伴我成长
美丽的勤奋催生了高尚的勤奋者。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屈原:屈原小时候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妈妈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 ★苏秦:战国时期,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经过如此的勤奋刻苦,学识大增。后来,他再去六国游说,竟然挂了六国的相印。 ★司马迁:年轻时博学历史,积累了大量资料,准备写一部史书。后来,因为得罪了汉武帝被押进牢狱。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甘受生不如死的“腐刑”,以坚强的意志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完成了不朽的巨著《史记》,对后世的史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衡: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里很贫穷。张衡从小就勤奋好学,加上天资聪颖,很早就闻名乡里。据史书记载,他10岁时就“能五经贯六艺”,过目成诵。他兴趣很广泛,常常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而且写得一手好辞赋。 一天,张衡从一本诗集里读到四句诗,描述了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的变化:“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他觉得这太有意思了。天上的繁星闪烁,有的像箕,有的像斗,有的像狗,又有的像熊,它们的运行义各有怎样的规律呢?这简直是太美妙了。于是张衡根据诗的内容又参考别的书籍画成了天象图,每夜只要是没有云彩,他就默默地对着天象图仔细观察着夜空。广漠的星空有多少难解之谜呀,他观察着、记录着、思考着,他的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充满了五颜六色的幻想。后来,他终于确认那四句诗里描述得不够准确,事实上斗柄早春指东北,暮春却指东南。 ★孙敬:东汉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匡衡:非常喜欢读书。但是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匡衡邻居家日子过的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得很亮。他想到邻居家去读书,可是遭到拒绝。后来,匡衡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在墙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光就透过来了,他把书对着光,读起挺方便。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钱买书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一个才主家,家里堆了很多书,他就去帮才主家干活,不要钱,才主很奇怪,问他:“小伙子,你为什么白白干活呀!”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帮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才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借给他看,后来,匡衡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车胤:晋代时,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孙康: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祖逖: 当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晋朝有一些有志气的将领还坚持在北方战斗。刘琨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刘琨年青的时候,有一个要好的朋友叫祖逖。在西晋初期,他们一起在司州(治所在今洛阳东北)做主簿,晚上,两人睡在一张床上,谈论起国家大事来,常常谈到深更半夜。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惊醒了。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 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么回事。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它在催我们起床了。” 两个人高高兴兴地起来,拿下壁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熹微的晨光下舞起剑来。就这样,他们一起天天苦练武艺,研究兵法,终于都成为有名的将军。 ★王羲之:每天刻苦练字,专心学习而忘了吃饭。有一次,他专心练字连吃饭都顾不上,丫环不得不把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端上,但王羲之仍不为所动。丫环没法,告诉夫人,等她俩来时,捧腹大笑。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错把墨汁当蒜泥蘸着吃了,满嘴是墨,黑呼呼的。
★白居易:能够取得辉煌的文学成就,与他早年刻苦攻读有直接关系。据他自述,当时是“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正是这种刻苦努力使他才华大进,九岁时就写出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千古传唱的名句。
★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为了研究药的性能,发展祖国医学,踏遍了祖国山山水水,访问了成千上百的农民、樵夫、渔夫,终于写出了举世闻名的《本草纲目》。   
★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  
★梨园“三怪”:瞎子双阔亭,自小学戏,后来因疾失明,从此他更加勤奋学习,苦练基本功,他在台下走路时需要人搀扶,可是上台表演却寸步不乱,演技超群,终于成为功深艺湛的名须生。另一位是跛子孟鸿寿,幼年身患软骨病,身长腿短,头大脚小,走起路来很不稳便。于是,他暗下决心,勤学苦练,扬长避短,后来一举成为丑角大师。还有一位是哑巴王益芬,先天不会说话,平日看父母演戏,一一记在心,虽无人教授,但他每天起早贪黑练功,常年不懈。艺成后,一鸣惊人,成为戏院里有名的武花脸,被戏班子奉为导师。   
★曾国藩: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很聪明,记忆力也特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但是很遗憾,他只能成为贼,因为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最后变得不知所终。而曾先生凭借自己的勤奋,将天分变为天才,成为连毛泽东都钦佩的“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华罗庚:小时候家境贫寒,初中未毕业便辍学在家。辍学之后,他心中依然放不下数学。不能上学,就自己想办法学。一次,他向一位老师接来了几本数学书,一看,便着了魔。从此他一边做生意一边算账,一边学数学。有时看书入了神,连客人都忘了招呼。傍晚,店铺关门以后,他更是一心一意的在数学王国里漫游。一年到头,几乎每一天都要花出十几个小时,来钻研数学,有时,甚至连觉都不睡了。还有的时候,睡到半夜,想起一到数学难题的解法他准会翻身起床,点亮小油灯,把解法记下来。后来,他患上了伤寒病,残疾了。但他并没有因为病痛而停止对数学的研究,他躺在床上,写出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定理。在不懈的努力下,他终于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家。成为震惊世界的数学大师之后,他仍然十分勤奋。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一直热心于“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普及。二十多年中,他的足迹遍布祖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用数学方法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华罗庚教授曾说他的“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5年6月12日下午,华罗庚教授在东京大学的讲坛上,向日本数学界做学术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时,心脏病突发,蜚声国际数学界的一颗明亮的星不幸陨落了。
★钱伟长:著名科学家。是当代勤奋刻苦的典型。一次,他在给大学生传授“读书秘诀”时说:“我每天学习的时间比你们要多,每天晚上八点开始学习,不到凌晨两点我是不停止的。”
★苏步青:我国著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名誉校长。他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他想,这辈子肯定没有读书的机会了。 恰好,村里一户有钱人请了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有空,就在窗外听听,随手写写画画。想不到,那位公子没学好,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热忱地鼓励他。这使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愤图强。真下了决心,情况就不一样了,从第二学期起一直到大学毕业,他每学期都考第一。苏步青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好多好书。进初中后,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教师一看,那写作方法,很像是古代著名的《左传》的写法,便怀疑这是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上课时,老师要考考他,随便点了《左传》上的一篇文章,要他说说写的是什么。不料,他立即一字不错地把那篇文章背给老师听。这使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原来,他读《左传》读得能够背出来了!
★张广厚: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有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遭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李嘉诚凭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一步一步成为全球商界叱咤风云的精英。李嘉诚说,“我认为勤奋是人成功的要素,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蔡天石:来到人间就是一个畸形儿,只有一只左手。他凭着顽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未进过学校大门就学完了初中的全部课程。后来,他在吴运铎、高士其等人战胜伤残、为人类作贡献的精神激励下,立志学习刻印艺术。制印中,他只能左手执刀,半截右上肢抵住印床,往往由于用力过猛,锋利的刀刃戳中右上肢,鲜血如流,疼痛难忍。可他总是咬紧牙关,贴上止血膏,继续再刻,常常弄得右臂伤痕累累。工夫不负苦心人,多年的刻苦磨砺,蔡天石练就了一手笔法挺秀、布局合理的左手篆刻技艺。他的作品不仅传到全国各地,而且传到日本、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梅兰芳: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他打开鸽子笼,先将领队放出, 再放第二、第三队……对此做法有些人感到不解。原来是这么回事。梅兰芳年少时双目眼皮下垂,眼珠转动不灵 活,这对于一名演员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梅兰芳想了个办法——养成鸽子来锻炼目力。 放鸽时尽眼力在底下辨别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