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语文课件

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新闻阅读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新闻阅读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新闻阅读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新闻阅读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新闻阅读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高考专题总复习新闻阅读ppt课件
新闻阅读
粤考解读
见P184 ~185实 用类文本阅读 “对考试说明的具体阐
释”。
粤考精讲
一、(2012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寂寞出学问
——《解放周末》对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

昨天是第25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

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

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
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
于教师。
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
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
样的致谢?
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
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
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
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
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敬意,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钱穆先生说过,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
秦: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 世纪50 年代,南京大学
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
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
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
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
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
作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
一。
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
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
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
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十几篇论文、好几部大
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
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
可以完成的。“著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
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
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
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必须静心求实。
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
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
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
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20年
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
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当年陈先生住
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20 平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
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
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
不吃这个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
难以体会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
中,内心也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
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
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
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
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
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
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
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
者。
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
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
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

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

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知识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

良心、主张社会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者在和媒体

互动中,要守住学术界限。学者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

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

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

以变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

才”。这事实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

(原载《解放日报》2009年9月11日第17、18版,有删改)
1.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 C 级。解答此题,应先根据题干要求,通读全文,

从原文中筛选出和题干相关的句子,再加以提炼。访谈在记者

的提问和总结的带动下分为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均为秦绍德

对“寂寞出学问”不同方面的认识,由此分别列出要点即可得

出答案。
【参考答案】①治学精神方面:要有坚守学术,静心求实

的精神;②治学态度方面:要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③

治学环境方面:媒体与学者应当形成良性关系,要弘扬学术精

神、宣传学术成果而不是学者的私生活。
2.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
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

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本题在采访之初即提及,在采访

末段专门讨论媒体与学者应有的关系,答题区域可以确定主要

在末段,但是也不能忽视前文,媒体作为外部环境是对学者思

想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个影响点在于出学问必须“静”,如果

媒体过分关注,无疑会打扰学者做学问。
【参考答案】①媒体过分关注会影响学者静心求实;②媒体

过分关注学者的私生活会影响它们恰当地宣传学者的学术成果;

③学者在与媒体互动中不能守住学术界限,降低了学术影响。
3.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
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
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
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F 级。虽然这题的答案有一定
的开放性,但作答时也一定要结合题目要求,扣住文本思想内
容作答。应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有条有理,有理有据。
【参考答案】①这种倡导是复旦大学发出的,所以“关乎
复旦”,同时这种倡导又是推而广之而向所有学术界同仁倡导
的,所以,“不止于复旦”。②倡导是向复旦全体教师的,所
以“关乎教师”,而在各行各业都有学者,他们“做学问”都
需要“寂寞”,所以,这种倡导“不止于教师”。
二、(2010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让法律来保护阳光


“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
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 年1 月1 日,中国
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
——摘自胡锦涛2005 年11 月7 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
上的致辞
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
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石油,这些能
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
保护它们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
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慕风的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①其实
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
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供热,能让汽车跑,
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 1
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
爽、送几片白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
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
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无奈地独处,
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②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
着丰富的能源呢?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本事,为什么

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限,有眼不识金

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

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

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

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

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

何苦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

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

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③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
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部门说不美观。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

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

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热电厂买电去。玉米

的传统用途是食用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

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

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循。

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

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

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

再生能源法》。
1831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

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

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么用?”法拉第说:“先

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

的财富和税收早已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

了相关法律。现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

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

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人保护

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

益的。
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做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

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

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和马克思为之奋

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

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序立法,现在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

为保护利用自然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

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

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

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
1.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
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C 级。分析修辞方法需要考生把握常见修辞方法的基本特

征及作用。①处,“满肚子委屈”,把阳光当做人来写,运用

了拟人的修辞方法。②处是反问句。③处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

法。至于每处的表达效果,考生要结合上下文分析。

【参考答案】①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说明可再生能源

没有被开发。②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

不了解。③用排比的修辞方法突出新能源在推广过程中受到的

重重阻力。
2.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
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结构、对文本的某种

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D 级。根据题干,

考生需要先分析上下文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再分析引用这个

历史事实的作用。上文是说由于人们的认识有限和固执,使得

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等新能源的本事使不出来,

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下文是说新能源必将成为社会发

展的巨大动力,因此要为保护利用这些新能源立法。考生只要

了解了这些,然后再结合这个历史事实进行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①承接上文提到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总是遇
到许多阻碍,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证明了当初
电力能源的开发利用也遇到了阻碍,但最终不仅突破了人类的
旧有认识,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②为下文的太阳能等可
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提供了事实依据,预示着可再生能源必将
成为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需要通过立法来保护其开发利
用。
3.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
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概括中心意

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是形象化

的说法,意思就是制定法律,保护可再生能源,推动可再生能

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文章第1 段说可再生能源蕴藏着丰富的

能量,但得不到开发利用;第2 段论述为什么要制定《可再生

能源法》;第3 段举例论述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目的;第4

段发出号召:人类要为自然争自由,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自由。

理清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考生即可归纳出第二问的答案。
【参考答案】(1)“让法律来保护阳光”指通过立法来推动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2)论述:①可再生能源不自由,是指
它们得不到开发利用。②不自由主要有两个原因:受科学认识
局限,受眼前利益局限。③只有通过立法突破眼前利益的局限,
才能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展;保护可再生能源的自由发展,
也就是保护人类的自由发展。
粤考规律
新闻阅读一般选择内容比较丰富、新闻价值比较突出的消
息、通讯、特写、新闻评论等形式的新闻作品作为考试文本。
高考选文要求 1200 字左右,通讯和特写的篇幅比较适合,所以
应重点关注。
根据考纲的能力要求,新闻阅读主要考查:①迅速、准确
地捕捉基本信息,概括其主要内容;②把握文章结构,分析语
言特色;③分析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④评价
新闻文本的主要观点和作者的基本倾向;⑤对新闻文本的写作
意图和实效作出评判;⑥对新闻文本某种特色作深度思考和判
断;⑦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新闻文本的深层意蕴,对文本作
多角度多层次的解读;⑧探究新闻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
自己的见解。
从考查情况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特点和趋势:①筛选
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思想是比较稳定的考点;②分析
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
影响是考查的重点;③探究文本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
解,对文本作多角度多层次解读是考查的热点和难点。
考点透析
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
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
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狭义的新闻篇幅短小,可能会在语言运用和表达中有所考

查,在阅读中我们应该关注的新闻是指广义的新闻,重点研究

其中的通讯、特写两种体裁。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
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
二、新闻的基本特征
(一)真实性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新闻的真实性应从以下三个方
面来衡量:
1.准确。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必须完
全准确真实;对事件的情节描写、数字运用、人物语言以及人
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感情起伏的介绍也必须准确真实。
2.全面。对客观事物进行报道的时候要全面看问题,不能
主观片面。
3.深刻。新闻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
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为假象所迷惑。
(二)时效性
新闻要及时迅速地传达出来以求新鲜、新颖、适时。消息
的时效性要求最高,通讯次之,特写最弱。
(三)语言简明
言简意赅,短小精悍,是新闻的语言特征。
三、新闻的分类

(一)消息
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

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

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文体。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

小的一种。
2.基本特征。①真: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

②新: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③活:生动活泼,

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④短:篇幅短小,一个中心,用重点

说话。
3.要素。即: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

事(What)、何故(Why)。这五个“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

致的。
4.结构。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

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导语和主体。消息的结

构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

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
(1)标题。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

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

有三种,即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
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

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明原因、烘

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

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结果和内容提要,对正

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
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

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有具体的

新闻事实内容;“虚”是指描绘气氛、揭示意义或点明意图。

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双行标题必须有一个实

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则副题必须是虚题。
(2)导语。导语是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它用简明
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
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W”和一个“H”:何时(When)、何
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和如何(How)。
常见导语类型有叙述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和
结论式。
(3)主体。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
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求是地写出导语所概述
的内容。
(4)背景。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
的联系等。一般来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
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
景材料。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
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
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5)结尾。结尾即结语。它紧扣主题进行抒情议论,起到表
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
召式、分析式和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
(二)通讯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
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它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一般来
说,通讯有五大特点:①严格的真实性;②报道的客观性;③
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④描写的形象性(通讯对新
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且侧重于写人,突出人物在事
件中的能动作用);⑤议论色彩较浓。
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和
概貌通讯。
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
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下容纳着相当丰
富的人物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
2.事件通讯。即以写事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
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明事件的
典型意义,以体现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
3.工作通讯。即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
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
解决的问题的报道。它是报纸上经常用以指导工作的重要报道
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有四个:一是把介绍工作经验和分析问题
作为主旨;二是凭借事实,深入分析;三是生动活泼,讲究文
采;四是不拘一格,形式多样。随笔、散记、侧记、札记、记
事均可。
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映社会生
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
概貌通讯与人物通讯或事件通讯不同,它不是围绕一个人物或
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
而是围绕主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
(三)访谈
访谈是基于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
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
行报道的文章。它以记录、传达被采访对象的观点、言论为主,
既可以使用问答实录的形式,也可使用被采访者自述的形式,
比较灵活。而访谈札记、访谈随笔、访谈手记等,则偏重于记
者或主持人个人在见闻、调查基础上所发感想的记叙。访谈的
主题要深刻,有针对性、时效性、典型性。
访谈的基本结构为: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吸引对方,
引起对方兴趣,积极进入主题。主体: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
发现新问题、新材料、新亮点,准确判断它们所蕴涵的价值。
结尾:适当的总结,表示对采访对象的感谢,并记录采访对象
的个人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电话号码等。
访谈文体的基本特征从形式上看是由一问一答组成的。
(四)特写
特写,是一种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
特征的片段和细节,作形象性的再现与放大的新闻体裁。特写
用电影拍摄特写镜头的手法,通过形象描绘来再现生活的片段,
给读者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新闻特写具有消息和通讯的某
些特征,比如:在报道的具体、细致方面,与通讯比较接近,
却比通讯更集中、精练;而在报道的及时、迅速方面则与消息
相同,却比消息更形象、生动。
从特写的题材角度出发,可分为四种:①人物特写。以人
物为中心,但既不是人物消息,也不是人物通讯,而是有些类
似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素描。②事件特写。侧重于事件过程的
描写,为了写出特点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一般截取事件的一两
个精彩片段或精选一两个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③景物特
写。景物特写跟风貌通讯有些相似,但侧重于对场面的描写。
④专题特写。写一个问题或一种社会现象。
四、新闻阅读考点阐释

(一)分析综合类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包括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两个方面。所谓筛选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经过辨别把

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信息,就是根据一定的要求,

将文中相关而又分散的信息集中起来,并加以处理。在考试中,

信息的整合能力将集中考查以下三个方面:将隐含信息明示出

来的概括化的能力;将初始信息加以转化的能力;重组初始信

息推断新结论的能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可以从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通读全文,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理顺事件的

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新闻要点;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