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高考复习>高考课件>历史课件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ppt课件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ppt课件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ppt课件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ppt课件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习和宗教改革ppt课件
第1讲 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背景
(1)政治: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一些城邦奴隶制_________发
展到顶峰。
(2)经济:古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
(3)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民主政治
2.兴起
人是万物的尺度
人文主义
思想力
美德即知识
研究“人”
3.发展
(1)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_________,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
考。
(2)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
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人类社会
问题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提示:(1)积极意义:提倡人性,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这是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
(2)局限性:过分强调个人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性,认为没有是非之别,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
问题2:说说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提示:(1)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强调知识、美德作为个人存在价值的重要内涵。
问题3:苏格拉底属于智者学派吗?
提示: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但他不属于智者学派。智者学派强调人的感性(自由),忽视道德;苏格拉底强调人的理性(美德)。
问题:苏格拉底与孔子在道德价值观上的主张及目的有何不同?
提示:孔子主张“仁”,希望恢复奴隶社会秩序;苏格拉底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目的是重建城邦公德。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文艺复兴
(1)背景
①经济: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_____________。
②阶级: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
③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希望_________,也追求现世的享乐。
④文化: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和
典籍。
(2)实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3)核心:_________,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资本主义萌芽
创造财富
人文主义
(4)成就
人文主
薄伽丘
神曲
义之父
莎士比亚
(5)意义: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促使人们从封建愚
昧中解放出来。
2.宗教改革
(1)背景
①经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思想:文艺复兴使_________的权威受到质疑。
③导火线:1517年教皇出售赎罪券。
(2)序幕:马丁·路德贴出了著名的“_____________”。
天主教会
九十五条论纲
(3)马丁·路德的主张
①只要有___________,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
②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_____》的权利。
(4)影响
①形成路德派、加尔文派、英国国教等新教。
②_________得到进一步传播和发展。
虔诚的信仰
圣经
人文主义
问题1:18世纪的学者费内隆写道,在16世纪,人们将“文艺复兴”一词只理解为恢复古代传统。这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新兴的资产阶级没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取代基督教文化,于是借助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问题2:有人认为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树立了上帝的权威,因此马丁·路德的学说与人文主义没有联系。这一观点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马丁·路德的学说强调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的虔诚信仰使自己摆脱“罪恶”,不需要教会作为中介,它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从而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智者运动的兴起与当时雅典的民主政治密切相关。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虽然不属于同一派别,但他们都关注人类社会,是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开始渗入西方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文精神最终形成。
●宗教改革运动把矛头指向了宗教特权,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主题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材料一 “关于神,我无法知道它们存在还是不存在。因为有许多障碍使我们得不到这种知识,一则这个问题暧昧不明,再则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泰格拉
探究1:普罗泰格拉是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请依据上述材料简要归纳智者学派的基本主张。
提示: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
材料二 你们不能只追求荣誉和享乐,要知道,知识才是美德。你们不能只注意金钱和地位,而不注意智慧和真理。你们不要老想着人身和财产,而首先要改善你们的心灵。金钱不能买到美德,美德却能产生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就是我的教义。
——苏格拉底
探究2:根据材料二,分析苏格拉底演讲的背景。
提示: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城邦制度。
材料三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并对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说法进行了修改,他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探究3:结合材料分析苏格拉底和智者学派思想的不同。
提示:(1)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主张“美德即知识”;反对智者学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该有客观标准。
(2)智者学派主张民主政治,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道德的少数人治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
一、希腊先哲的思想成为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的原因
1.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上,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构成了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2.苏格拉底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对探索知识和自由的理性精神的崇尚与追求,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他创建了严密的逻辑论证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类不断追求真理、了解未知的人文精神。
二、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把哲学研究的中心放在了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可以把两者看做西方人文主义的先驱。
(2)都否定绝对权威。
2.不同点
(1)背景:智者学派与雅典民主政治的高峰相伴,而苏格拉底时期雅典政局动荡。
(2)内容:在普罗泰格拉那里,人还只是个体感性的人,而在苏格拉底那里,人则成了普遍性的理性思维的人。在“人是万物的尺度”中人对自己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在苏格拉底的理论中人对自己的认识则已经具有了理性认识的含义。
(3)影响:苏格拉底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特点极为相似,因此可以把他看成是启蒙思想的先驱和战友。而普罗泰格拉则被看做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滥觞。
【互动探究】
材料 (孔子)与苏格拉底比较,他们共同之处都是以审美的方式不倦地追求人之为人的完美。他们的不同之处是,两人主要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思索。一个从人的“自我意识”,唤醒人的“反思”;一个从人的“群体意识”,呼唤人们之间的“仁爱”…… 由此可见两人的精神指向不同,一个深入人之心,一个游于国之间。一个“立”于自我之意识,一个“行”于群体之意识。
结合材料指出,孔子与苏格拉底在价值取向上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东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
提示:(1)价值取向不同:孔子侧重于人的“群体意识”,苏格拉底侧重于人的“自我意识”。
(2)认识: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该时期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决定的。
【备选要点】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异同
1.相似之处
(1)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很相似,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2)他们都是伟大教师的典型。
(3)他们本身都未曾留下著作,其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
(4)都关注人、人类社会,以人为本,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
(5)都强调“道德”的价值,重视教育的功能。
2.不同之处
(1)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主张“爱人”和“克己复礼”,用礼仪规范人的行为,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作用,有利于个性发展。
(2)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实用性;苏格拉底关注的是人的主体作用、价值,具有哲学理性。
主题2 人文主义的复兴与发展
材料一 人文主义小说《巨人传》描写道,1533年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探究1:以上两则材料对文艺复兴的看法有何不同?你认为哪一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提示:材料一认为文艺复兴是“真理的重新恢复”,材料二认为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材料二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文艺复兴只是借助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形式,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材料三 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适应时代要求,他从1506年开始,在弗洛恩堡一所教堂的阁楼上对天象仔细观察了30年,从而创立了一种天文学的新理论——日心说。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
探究2:据材料三,分析文艺复兴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提示:文艺复兴运动不仅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材料四 当钱币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徒的正道。
——《路德选集》
探究3:根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和罗马教会的主张有何不同。
提示:(1)得救途径不同:后者主张要按照教会规定的行为,按教皇的命令去做才能得救;前者主张只要虔诚地信仰上帝, 就能够赎罪,而不用靠教会、教职人员和繁琐的圣功。
(2)实质不同:后者本质上是要维护教皇的权威,前者否定了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探究4:结合马丁·路德的思想,分析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含义。
提示: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倡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
【互动探究】
材料 对人和人性的探讨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在美国电影《华尔街》中有这么一段经典台词:“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结合14世纪至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试从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这句话的评价。
提示:积极意义:15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经历了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等事件;经过了资本原始积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阶段,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和人类经济的发展。
消极影响:资本主义的“贪图钱财”也给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是造成人类战争不断的根源。
一、正确理解人文主义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2.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的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消极方面
①对它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它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做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1.相同
(1)产生的背景和社会条件: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借助了《圣经》中的原始教义。
2.不同
(1)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宗教改革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是以另一个权威去取代教皇的权威。
(3)文艺复兴主要表现在思想领域和社会上层,而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群众基础更为广泛。
(4)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文艺复兴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不愿走上宗教改革的道路。
【备选要点】人文主义的历史意义
1.打破了神学对文艺创造的桎梏,掀起了思想解放大潮。
2.适应了资本主义的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消除了思想障碍。
3.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贯穿文艺复兴运动始终。
高频点1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T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解析】选B。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排除;C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不符合史实。故选B。
2.(2011·北京文综·T20)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
是(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解析】选B。A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排除。B苏格拉底重视道德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正确。C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排除。D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排除。
(2012·浙江文综·T12)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
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
是( )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 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 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带有明显的追求实际功利的含义,因此①可选;王阳明的心学讲求“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如果没有“人的心”,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都将成为毫无意义的虚无,因此②不可选;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其言论完全从个人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因此③可选;百科全书派是一个群体,其中每位思想家的思想并不完全相同,而备选项表述为“共同追求”,过于绝对,因此④不可选。
高频点2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1.(2012·福建文综·T19)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 )
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
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
【解析】选B。具体分析如下:A,希腊罗马文化兴起于古代,而不是15世纪;错误。B,古典文化的复兴,符合15世纪文艺复兴的时代特点;正确。C,欧洲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的德国;错误。D,启蒙思想传播于17、18世纪;错误。
2.(2012·广东文综·T18)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解析】选C。关键信息:“马丁·路德”“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本题要求回答马丁·路德和教皇代表的分歧所在。马丁·路德主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同上帝对话,信仰即可得救,教会代表认为《圣经》容易被人曲解,个人的得道要依赖于教会对《圣经》的解释,所以他们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谁掌握《圣经》的解释权。材料没有涉及教会腐败问题,排除A,很明显也可以排除B,D 《圣经》作为信仰的基础是没有分歧的。
3.(2011·安徽文综·T18)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解析】选C。A强调文化产生的经济根源,不是材料的主旨;B不完全准确,到启蒙运动时期这种神学色彩几乎没有;D人民主权学说是启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丰富了;C意大利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渊源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故判断C正确。
1.(2013·南京模拟)“法律是人为的产物,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不同的法律只不过是不同利益的体现,政府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它的利益,法律不可能为公道、正义等价值准则提供根据,因此法律对人的约束力也是有限的。”以下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智者学派 B.苏格拉底学派
C.启蒙思想家 D.自然哲学家
【解析】选A。智者学派认为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因此约束力也都是相对的,其兴废都以人为尺度。题干意思符合智者学派的主张,故选A。
2.(2013·江西师大附中模拟)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解析】选D。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有道德的人是智慧的人,能做善事和好事。没有德行和知识的人,会做坏事。苏格拉底在这里强调了知识的作用,并认为知识就是美德,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3.(2013·宿迁模拟)“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下列属于“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的有( )
①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②追求个人自由、个性解放
③反对宗教束缚,主张信仰自由
④反对君主专制,建立法制社会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③④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排除③④。①②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主张。故选B。
4.(2013·泰州模拟)“表面上看起来,它仿佛是古代文化的再现,但是它并不是简单地抄袭旧文化,而是一种创新,它有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展。”下列事件或作品最能体现文中精神的是( )
A.《理想国》 B.“九十五条论纲”
C.《哲学通信》 D.《十日谈》
【解析】选D。从材料中的“它仿佛是古代文化的再现”,它“是一种创新”,可以判断这一事件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以上作品中只有D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5.(2013·泰兴期中)右图描绘了修士
和修女们在野宴中纵情声色的情景,
它反映了那个时候西欧知识阶层的( )
A.对发展资本主义的信心
B.对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信心
C.对宗教信仰的渴望
D.对思想自由和解放的渴望
【解析】选D。材料体现了在封建教会压制下,人们渴望获得
思想的自由和解放,处于欧洲宗教改革的前夜。
6.(2013·安徽六校模拟)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可以被看做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
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
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的精神要旨
【解析】选D。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广泛吸收了人文主义的精神要旨,故选D。
7.(2013·连云港模拟) 古代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发展。既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曰:“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百度·百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之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和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认识有何不同?分析产生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通过以上对东西方思想文明的对比,我们从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主张的相同之处。第(2)题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而宋明理学是扼制人性。产生不同的原因从各自的历史背景分析。第(3)题思想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要承认文明的多样性。
答案:(1)相同点:都重视道德、知识并看到美德与智慧之间的关系;都重视教育的作用。
(2)不同: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文艺复兴思想家弘扬人文主义,倡导个性解放。
主要原因:传统儒学受到削弱,社会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结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具有多元性,要客观、辩证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