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4.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导学案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孙权劝学》导学案ppt课件《孙权劝学》导学案ppt课件《孙权劝学》导学案ppt课件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播放歌曲)
导入新课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2
《资治通鉴》

第一课时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读准字音和 停顿。
3.积累重点文言字词。(重点)
4.能准确翻译课文。
5.理清课文思路。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3
1.注音: 
卿(       )  邪(       )  涉(       ) 
猎(       )  孰(       )  遂(       )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4
检查预习
《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编年
战国
1362
司马光
2.作品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1086)
字 君实,是北宋_____家、______家。
政治
史学
五代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5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30年派将军卫温到达夷州(今台湾),加强了与夷州的联系。
资料链接:人物介绍
鲁肃(172~217)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洲。不久病故。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9
朗读课文
划分文言文朗读节奏
1、主谓之间可停顿。如:蒙/乃始就学
2、谓宾之间可停顿。如:隔/篁竹,闻/水声
3、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可停顿。
如:奉命/于危难之间
4、句首的语气词、连词、关联词、总结
性词后面可停顿。如:夫/大国,难测也
故/逐之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10
的方法
初,权/谓吕蒙(méng)曰:“卿/(qīng)今/当(dāng)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shè)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jí)更(gēng)/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读:
读准 字音(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读准节奏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11
翻译五字法
温馨提示:
1、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等可保留不翻译。
2、调:调整倒装句的句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
3、换:用现代汉语替换古文词。
4、补:补出省略句中省略的内容。
5、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二读:读懂文意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12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调)。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替)。卿言多务,孰若孤?(替)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补)。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13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14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用“翻译五字法”和“字字对译”的方法,翻译课文,并把划出重点文言词语。有疑问小组讨论解决。20分钟。
孙权劝学 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侧面

理清思路
吴下阿蒙:
拓展延伸:两个成语: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刮目相待:
吴下,指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比喻人学识尚浅。
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造句。
1、《资治通鉴》是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体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到______共_____年的史事。
编年
战国
1362
司马光
2、司马光是北宋_____家、______家。
政治
史学
五代
当堂训练
2、选出红色词的正确意思。
(1)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A、告诉,对……说
B、叫做,称为
C、认为,以为 D、所谓
(2)卿今当涂掌事 A. 沿途掌管做事
B.在安徽省当涂县做事
C.掌权管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A.告辞 B.推辞 C.辞谢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A.过水去打猎
B 粗略地阅读
C.干涉别人打猎
(5)卿今者才略 A.谋略 B.略微 C.省略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兄弟为什么发现事情这么晚呢
B.长兄为什么了解这件事这么晚啊
C.兄长识别事实多么迟啊
B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22
《资治通鉴》

第二课时
1.学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人物的写法,体会“劝学”的技巧;
2.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明白后天学习的重大作用,勉励学生重视读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23
《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学法指导:快速从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自主学习一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
卿言多务,孰若孤?
(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学习的目的、方法)
(委婉的批评)
(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朗读课文,思考: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2.孙权的话表现了对吕蒙的什么态度?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4.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5.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想一想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法指导:1.自学5分钟,有疑问做好标记;2.小组讨论疑难:(1.2.3组讨论第2题;4.5.6组讨论第4题;7.8.9组讨论第5题;10.11组讨论第6题)4分钟。3.分组展示,加分。
自主学习二
本文注重以对话描写表现人物。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2.孙权的话表现了对吕蒙的什么态度?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有关心、厚望,语重心长。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反问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反问句,指责中有自豪心情的语气
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3.吕蒙读书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鲁肃(侧面描写)
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②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的合理规劝④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他人。
6.提问: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请解释"吴下阿蒙"
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
孙权:严格要求 殷切期望
以身作则 现身说法


吕蒙: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才干谋略 大有长进
人物形象:
再读课文:读出语气(情味),体会人物形象
孙权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不悦、责备。
现身说法,言辞恳切。
鲁肃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吃惊,称赞
吕蒙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深感自豪
2017年3月8日星期三
31
方仲永
吕蒙
当涂掌事
乃始就学
五岁能诗、
贤于材人远矣
年长乃学
学有所成
少年不学
一事无成
比较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联系现实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延伸迁移
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本文以对话为主,简练几句话,就体现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当堂检测:
1、文章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
涉猎,见往事耳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
卿今当
涂掌事,不可不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朱 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劝学名言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 -杜甫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孔子
劝学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