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陋室铭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陋室铭

  • 格式:  PPT
  • 大小:  1.69M    29张
  • 时间:  2017-04

《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教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教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短文两篇-陋室铭》PPT教学课件(七年级语文下册)
唐朝有位著名的诗人,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看人下菜碟,见这位诗人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这位诗人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这位诗人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这位诗人触景生情,又写了
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
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光,搬了三次家,这位诗人想,这也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你要我愁,我偏乐,于是……
于是他怎么做呢?故事没有完,想不想知道故事的结局?
陋室铭
唐 刘禹锡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用韵的文体。是古代散文的一种。
铭:

作者简介
刘禹锡  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关心社会实,忧国忧民。
朗读课文
1、快速自读一遍,注意读音、节奏
2、请一同学朗读
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德馨
鸿儒
苔痕
案牍
xīn
hóng rú
tái

调素琴
tiáo
陋 室 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你们刚刚读课文时读得琅琅上口,为什么会这么上口呢?
请在课文中划出押韵的字,想一想,这些字的韵母都是___。
ing
名 灵 馨 青 丁 经 形 亭
再找一找押韵的规律:
一般偶句末字押韵
这篇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除了押韵,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多用对偶手法,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小结:音韵和谐之美与整齐匀称之美合在一起,就构成了这篇文章的音乐美。正因为它具有音乐的美感,所以文章易读易诵。
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2、“之”的特殊作用:
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
名词作动词,出名
名词作动词,长到。
形容词作动词,扰乱。
形容词作使动词,
使……劳累。
之:助词,无实义,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之:助词,无实义,
宾语前置的标志。
重点句子翻译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
5、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是哪句?它的深刻含意是什么?
合作探究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就忘却了室陋;二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为陋室增光添彩。
研读课文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山 水
2、作者笔下的“陋室”“陋”吗?
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
3、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陋室不陋
景——环境清幽宁静
人——交友高雅
事——生活高雅脱俗、怡然自得
4、“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
这几句采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短文主旨,另一方面表明陋室不陋。
前两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5、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来比自己的陋室,用意是什么?
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明 “陋室”不陋,意在以古代圣贤自比自况,旨在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贤的高雅志趣和节操。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论语·子罕》
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说明陋室不陋。引用孔子的话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照应,不但说明了“陋室”不“陋”,而且以古代名贤自喻,达到“不陋”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叫什么写法?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不慕名利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
“物”:
“志”:
“陋室”
“德馨”
陋室铭
设喻引题




比喻起兴
陋室
德馨
陋室不陋
环境优美(清幽景)
生活情趣(高雅事)
引古贤以自况
反诘点题
交友高雅(不俗人)
陪衬比喻  托物言志
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
(君子之德)
小结课文
填空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引古人自况,陪衬比喻。
为官铭(讽刺某些“公仆”)
  位不在高,有官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这个衙门,唯我独尊。前有吹鼓手,后有马屁精;谈笑有心腹,往来有小兵。可以搞特权,结帮亲。无批评之刺耳,有颂扬之雷鸣。青云能直上,随风显精神。群众曰:“臭哉此翁。”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为公则灵。斯是公仆,服务于民。脚步迈基层,民情入脑深。谈笑有百姓,往来无私情。可以明实况,察真情,无谎报之乱耳,无偏颇之爱心。繁森与焦禄,赢得万人钦。众人曰:公仆精神!
公仆铭
仿写作品
教室铭(讽刺某些学生)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进。心里说,混张文凭。
你觉得上面的“铭”反映的是哪些态度?你对这样的人是如何看待的?
看了刚才这些“铭”,你能否借鉴他们的写法写一篇仿作?
1、为自己要仿写的内容选定标题,如“电脑铭”,“考试铭”,“旅游铭”等等;
2、仿写练笔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韵;
3、主题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你能仿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