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2* 丝绸之路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 2* 丝绸之路

  • 格式:  PPT
  • 大小:  967K    19张
  • 时间:  2015-04

《丝绸之路》PPT课件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丝绸之路》PPT课件2《丝绸之路》PPT课件2
2.丝绸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读读记记文中的词语。
2.初步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层次。
3.细读课文开头和结尾,明白这样开头结尾的好处。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读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学习指导(1):









我会读:
古朴 典雅 石雕 矗立 鸵鸟 戎装

满载 芝麻 缫丝 守候 冶铁 凿井

灌溉 犀牛 雕刻 凝望 商贸 遐想

精神饱满 美轮美奂 高鼻凹眼 丰富多彩

栩栩如生 不计其数 浩浩荡荡 崇山峻岭
我会读:
矗立: 守候:
栩栩如生:
浩浩荡荡:  

五彩缤纷:

崇山峻岭:  
美轮美奂:

遐想:
高耸地立着。
等候。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水势大的样子,形容声势壮阔广大。文中指迎候中国使节的安息国兵马不计其数,极有声势。
颜色繁多,非常好看。文中指中国赠送的
绫罗绸缎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
高大陡峭的山岭。文中说明路途遥远。
轮,高大;奂,众多。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文中用来形容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
由于汲取了西方文化的长处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精
美绝伦。
漫无边际地想象。(语意未尽)
我会读:
学习指导(2):
1、认真读读课文的开头、结尾,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并说一说首尾与中间部分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巨型石雕矗立在陕西省西安市玉祥门外,这里正是汉代古都长安,也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座群雕是历史的浓缩,是昔日繁华的见证,所以作者站在这里,“仿佛看到”“仿佛听到”,自然而然地遥想起丝绸之路两千年前辉煌的历史。这也是作者写作此文的动机触点。)
一座古朴典雅的“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那驮着彩绸的一峰峰骆驼,高凹眼的西域商人,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商人们在这个东方大都市开了眼界,正满载货物返回故乡。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这句话还与课文第一段相呼应。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每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古朴 典雅 石雕 矗立 鸵鸟 戎装

满载 芝麻 缫丝 守候 冶铁 凿井

灌溉 犀牛 雕刻 凝望 商贸 遐想

精神饱满 美轮美奂 高鼻凹眼 丰富多彩

栩栩如生 不计其数 浩浩荡荡 崇山峻岭
复习旧知:
学习目标:
1.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2.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指导(1):
1.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用——线画出来。
默读课文2—13自然段,回答问题:
3.你知道哪些“丝绸之路”的故事?
2.这条“丝绸之路”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哪些句子体现了两国人民的友好与融洽?用~~~~线画出来。
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
(中国使者的这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这条路将远隔千里的中国与安息国联系在了一起,使两国人民友好往来,互赠礼品,进行经济、贸易与文化的交流,所以中国使者才由衷地感叹这是一条“伟大的路”。)
中国使者指着身后的骆驼队,只见每峰骆驼的背上都驮着两个大包袱。打开包袱,各色绫罗绸缎,五彩缤纷。
  安息国将军高兴地连连点头,他把手一招,四名士兵送上两个大礼盒。打开一看,里面装着许多特别大的鸟蛋,每个足有斤把重。这是当时中国没有的鸵鸟蛋。
  中国使者正要道谢,将军又把手一招,走上两个人来,原来是魔术师。打头的一个拔出一把匕首,插入自己嘴里,顿时吞了下去。只见他一拍肚子,匕首又从嘴里吐了出来。第二个则张开大口,喷出一团又一团火苗。魔术师的精彩表演,让在场的人们都看得惊呆了。将军含笑说道:“今天是个值得庆祝的日子,特地让他们前来助兴。”
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往来。从那以后,一队队骆驼商队在这漫长的商贸大道上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造纸、凿井、灌溉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核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等食品带到我国,还有狮子、犀牛、良马等动物,也传进了我国。我国的音乐、舞蹈、绘画、雕刻,由于吸收了外来文化的长处,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美轮美奂。
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正在安息国边境守候。将军骑在高头大马上,身后兵马不计其数。这浩浩荡荡的大军奉安息国国王的命令,正在迎候远道而来的友好使节。
   “来了!来了!”安息国士兵欢呼起来。
  骑兵迅疾分列两队,一左一右,摆成夹道欢迎的阵势。乐队奏起了军乐,人群一片欢腾。
  中国使者从骑着的骆驼上下来,右手高擎节杖,满面笑容,大步向前走去。将军翻身下马,立正高呼:“本将军奉命率官兵欢迎大汉国使者!”中国使者抱拳,作揖还礼:“有劳将军远迎。我是博望侯张骞的副使,谨代表大汉皇帝向安息国国王陛下致敬!”将军还礼表示感谢。
玄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经。但此时的丝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国旅行。公元627年(一说629年)唐三藏还是悄悄地从长安出发,越过边关,绮河西走廊途径伊吾(哈密),高昌(吐鲁番)向西边进发,当时唐三藏认为伊吾、高昌为异教之地,但却意外地得到了热情的接待,特别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国竟有僧人三千人。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绮塔缤斯、塔什干、撒马尔汗等地抵达印度。唐三藏还留下了西行记录《大唐西域记》一书共12卷。(后人根据他的行记写了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小说《西游记》)
丝绸之路的故事
中国的丝绸不但内服而且外用。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首脑凯撒穿着一件丝绸长袍到剧院看演出。谁料,他比演员更引人注目,满剧场的人都把眼光盯在这件从来未见过的丝袍上。当大家知道这是中国生产的丝织品后,又是高兴,又是羡慕。此后,身着中国丝绸锦绣,成了罗马上层人物高贵和权力的象征。欧洲人把中国叫作赛里斯国(Serice),就是丝绸之国的意思。今天,我们在雅典卫城巴台农神庙的女神像身上,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博物馆收藏的酒神巴克科斯的女祭司像上,都可以看到希腊罗马时代的人们所穿着的丝绸服装,轻柔动人,当时的罗马为了进口丝绸流失了大量黄金,罗马元老院曾多次下令禁止穿用丝织服装,但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丝绸之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