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初中作文教学>中考作文教案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中考作文审题技巧》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13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中考作文审题技巧
 作文的第一要素,是迅速而准确地审题。     审题,就是弄清命题者的“指令”,叫你写什么,就得写什么。打个比方:当本校300多名考生都按照命题要求去打“排球”的时候,你却我行我素,去踢“足球”,这就违背游戏规则了,你“足球”踢得再好,也是无效的。     审题的大忌,是匆匆扫描考题。正确的做法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咬文嚼字,把题目的意思看清楚。譬如这么默读:以——珍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如此咬文嚼字,是力图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     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出现两次以上时,它就有可能是关键词。如有的作文题中,多次出现了“你”(“你是怎样的呢”、“你的情况”、“关于自己”、“你的经历、体验”等),可见考生必须写自己。但有许多人高度“忘我”,只写“他人”!     面对老师出的一个题目----写下你初中生活中最值得珍惜的五样东西,一位同学经过几番思考之后在纸上写下了书、纯真、友谊、苦难和爱。接着老师又要求在写下的五样东西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权衡之后,只好首先放弃了对纯真的留恋。可老师又一次次几近残忍的要求在剩下的几样当中再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于是他不得不又一次忍痛划去了苦难、书、友谊。最后偌大的一张纸上就残存下来一样----爱。     假如你也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准备最后留下的是什么?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如果没有“只要围绕所选的中心写作即可”这一句,则应进行如下分析。     具体解读“关键词” :     第一:一个题目     第二:你     第三:初中生活     第四:最值得珍惜     第五:书、纯真、友谊、苦难和爱。     第六:划去 残存下来 爱。     第七:习作中心。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     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首先应确定写作中心,其次还应考虑“你”和“初中生活”。     实际写作中心应为:“珍惜+_______”      不过有一点须注意:“这样的问题”具体指什么应搞清楚。     可以理解为:     1、写下五样东西,然后作出取舍。     2、已知五样东西,从中作出取舍。     由于关键词不止一个,如果在考场上只在心里盘算,那就很可能有所遗漏。所以,不能“心算”,必须采用最“笨”的办法——“笔算”,即把好不容易找出来的几个关键词,一一在试卷上圈出来。这样,关键词就“跑”不了啦!为了防止被误解为“做记号”,可用铅笔画圈圈,写完后拿一橡皮擦去。(或摘录在草稿纸上)以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操作程序”,可供采用。 
切记:静心慢读,圈画关键。

中考作文怎样审题
请记住,考场作文,审清题目要求,永远是你的第一要务。那么,考场作文临场审题该如何作文呢?
步骤一:审清关键词语
近年中考作文命题,大致仍然保持三种命题方式,即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无论何种方式,其命题均有一个或两个关键词,审题的第一步就要彻底弄清这个词的真正含义。请看下面三个文题。
题目一:2003年江苏南通市中考题
有位名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都曾在某些方面有过浓厚的兴趣。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题自选;2、600字左右;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题目二:2003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
题目:————的我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例如:诚实的我,幸福的我,成长中的我,渴望理解的我……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和校名,否则扣分。
题目三:200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题
友善,是一个人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前提:爱群、利群、乐群,是社会风气良好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友善是心平气和的与别人探讨问题,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友善是对陌生人的一个微笑,友善是“希望工程”,是“送温暖”活动……友善,意味着关爱他人,不苛求于人,不强加于人,进而有助于人。它表明一个人胸怀的宽广,体现一个人精神境界的纯净高尚,友善是光明与和平的使者!
请以“友善”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要求: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2、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人物真实姓名。
以上三个文题代表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方向。三个文题尽管形式各异,但在临场审题时都必须抓住关键词。题一的关键词是“兴趣”,这里要考虑“兴趣”的含义是什么,“兴趣”的范围有多大。题二的关键词有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则需要你自己选择,进行补充,“我”意味着写作时应围绕自己来写,切不可写他人。而需要补充的词语正是文章写作的中心,你若选填“幸福”,就要写出幸福的体会。你要选填“诚实”就要写出你是怎样诚实的。
步骤二:用好信息提示
从以上文题可以看出,中考作文文题在命制过程中为了减小审题难度,常常要加上一段提示性的文字,这段提示性的文字往往给考生或多或少地指出了写作的方向和内容。因此,在审题时,应注意对提示语的研究,充分利用好提示语。一般来说,提示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指出选材范围,明示构思范例。如题一中明确指出“请结合你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兴趣”为题写一篇文章”,这就给你划定了选材的范围,写作要以“我”为中心选材,突出“我的兴趣”,切不可写成大家的兴趣,同学的兴趣。在题二、题三中信息提示则给我们明示了构思范例。考生可以从中任意选用。
步骤三:化大为小
考场作文的命题范围一般来说都是比较大的,这是因为,中考的对象是广大的初中毕业生,考试的目的是选拔人才,命题必须适合大多数考生的要求。所以,不管以何种形式命题,范围要足够大。要让考生要啥可写,同时,这种命题也要求考生必须在给定的大范围里再次定位,如果说题目范围是“面”的话,考生写作时就必须在这个面上确定一个“点”。这个过程就是化大为小。以上面所举河南题为例,“友善”这个题目内容宽泛,范围较大,写作时一定要化大为小,可以从材料提示中选择一个仔细考虑,材料“小”到何种程度呢?要小到叙事只叙一件事,议论只议一种现象,抒情只针对一种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叙好、论透。比如可从材料中截取这一句话:“友善是在别人遭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一只手。”我们就可以围绕这一点进行构思,想一想,自己有没有遇到过困难,遇到困难时有没有人帮助过你?有,好了,就把这件事写好,写出对方的友善,写出自己的感受,写出自己的感情。如果不想这样写,再反向想一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帮助过他人吗?你有过友善的举动吗?有,可以写,没有,也能写。
中考作文立意的技巧
所谓“立意”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立意也叫中心思想,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立意就是要为诗文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诗文成败的关键。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立意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这是因为各省的作文评分标准中都明确地指出了对立意的要求。一篇文章,不管你的语言多么优美,只要你的立意偏离了要求就只能得到一个最低分。可见,在中考作文的写作过程中,立意切不可等闲视之。那么临场写作,在立意的确定上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抓住“正确”不放松
文章立意首先要考虑“正确”。所谓正确是指文章的主题要符合生活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国家的政治原则,体现出积极向上的健康思想,不片面、不偏激、不灰色、没有低级情趣等等。所以,在考场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观点客观公正的分析事物,反映事物。决不能站在自己的角度反映偏激的思想。从考场实际情况看,完全不正确的立意是很少的,大多数的立意不正确都是体现在“片面、偏激、消极”等方面。
2、纵向开掘求“深刻”
深刻是对文章“立意”的又一重要要求。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正确是远远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是紧密相连的。就考场作文而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做到立意正确,但是能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达到深刻这一目标的就很少了。所以要想获取高分,就必须在立意的深刻性上下功夫。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避免第一构思。为什么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由单向到多向。所以,面对考题,你的第一意识往往是浅层的感性认识,只是对文题的简单认识,而非对事物的内涵产生的理性认识。这种浅层的认识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所以,面对考题,你必须从第一构思入手,纵深思考,深入挖掘,多问几个“为什么”。下面我们围绕一个考题,具体谈一谈怎样让立意深刻。2003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是以“友善”为话题。围绕友善写作,有许多同学仅仅停留在了友善的表面,写友善的作用,写友善的好处,这些都是浅层的思路,缺乏深刻性。在歌颂友善的同时我们不妨想一想:友善无处不在吗?世界真的就是一个只有友善的世界吗?有没有令人深思的反例?这样多问几个问题,你的思路就会豁然开朗。一位考生就是这样经过深入思考之后写成了一篇满分作文《美丽的世界》,文章没有一味地赞美友善,而是从一些社会现象出发引导人们去反思没有友善的社会是多么令人寒心。启人深思,韵味十足,非常深刻。
3、人无我有求“新颖”
在每年的中考中,总有为数不少的考生步别人的后尘,嚼别人的剩馍,立意虽然正确,可是一写就是陈词滥调,结果篇篇文章面目相似,好似是一个模子制造出来的。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还有许多考生的思考方式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只会单向思维,不会多项思维,只知正向思维,不知反向思维,只知眼前“山穷水尽疑无路”却不知走过去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样的作文怎能获得高分?殊不知,大千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正是因为有了“不同”,这个世界才显得多姿多彩。所以,当你面对文题的时候,你要问一问自己,我的立意独特吗?我的立意别人有吗?我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再想一想呢?其实,有的时候问题就这么简单,只是这么一想,一反思,你就可能从平庸走向新颖。2003年广东省作文以《——的我》为题目,一篇满分作文命名为《克隆的我》,文章围绕“克隆”这一新鲜话题表达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这篇文章完全打破了常规的思路,走出了自己的新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另一篇满分作文则命名为《虚伪的我》,将笔触指向自己的缺点,大胆披露自己的“阴暗面”,视觉独特之极,很有新意。
4、学习几种立意的小技巧
(1)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是指审视思维客体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的思考,从而决定自己文章的主旨。万事万物,由于观察者所站角度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不应单一的、片面地看问题,要视野开阔,能从多角度立论。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不尽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
(2)融旨于景
这是一种散文写作的立意方法。是指作者把要表现的主旨融合在所写的景物中,借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致。如2003年宜昌满分作文《为自己撑起一片天》,采用的就是融旨于景的方法。文章通过描写高山上的雪松、沙漠里的白杨与环境拼搏的情景,表达了自己笑对失败、笑迎人生挑战的积极生活态度。
(3)融旨于物
融旨于物的立意方法适用于记叙文的写作,是指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2003年云南省中考作文题之一是要求以“——真好”为题写作。一个考生命名为《做一片云真好》,文章融旨于物,借“一片云”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情感。文中“一片云”的特性就是作者性情的体现。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精巧而自然。又如2003年南通中考满分文《兴趣》借花抒情,文章围绕“桂花”这一物展开描写,表达自己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
(4)反用其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问题。是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如2003年荆州市题要求以“给——的一封信”为题写作。一考生命名为《给诸葛亮的一封信》,文章“旧瓶装新酒”,围绕“失街亭”这一事件,巧妙联系当今世上官僚主义严重、弄虚作假盛行等不良之风,借古讽今,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个性十分突出。
(5)一字立骨
这种方法是指以一个和主题密切相关、成为勾连全文线索的关键字为立意之本,经纬全篇。使之成为文章的“眼目”。这种写法可是文章线索分明,主题集中。如2003年浙江省满分文《曲径通“乐”处》,通篇围绕一“乐”字做文章,论述了人生之路,一定要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要努力克服,奋勇直前,在拼搏中获得快乐。
从08年中考满分作文学开头技巧
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第一段,开头段写好,才能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地随着你的思路走。
开头要新颖夺目、展示你的丰富积累、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能力,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向心性。开头应与全文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连,为突出中心服务。
2.精简性。语言要精简,小巧动人,醒人眼目。
请看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小蚂蚁壮壮是蚂蚁王国的大力士,这可是蚂蚁国王亲口说的。可是那一天小蚂蚁壮壮遇到一件怪事——它的力气消失了。”
(选自2008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消失的力量》)
【技巧点拨】:这个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小蚂蚁的力气消失了。读者会想,它是怎么消失的,得了什么病还是有其他古怪?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效果很好。
【技巧二】、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余余落辉,我爱一彩最美;涓涓潺水,我掬一片最清;回顾走过的树林,我独恋枫叶最红;回眸成长的足迹——我不忘毅者无疆的坚强。
(选自2008年徐州市中考满分文《成长回眸》)
【技巧点拨】:追忆式文题,需要考生追述过去发生的事,此时不妨联想回忆,引发思绪。这个开头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余晖,潺水,树林,由“我”的独恋枫叶联想,使“我”回忆成长的足迹。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抒发情感。
【技巧三】、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我心中流淌着一条河,河上只有一座桥,走到尽头,我便能抵达母爱的彼岸,而河对岸的父亲,却与我隔开了十五年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
(选自2008年河北省中考满分文《那一刻,我们跨过了那条河》)
【技巧点拨】:写作记叙文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才吸引人。这个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阅读兴趣。小作者把自己与父母的感情比作一座桥,这个比喻是富有韵味的。然而开头就把自己与父亲的情感矛盾揭示出来,令人生疑。
【技巧四】、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如果人生是一支“凌寒独自开”的梅,坚守自我就是那默默浮动的暗香,只要你耐得住苦寒和寂寞,你的人生就会香远益清。如果人生是一只小小的鸟,坚守自我就是那“精卫填海”的执著,只要你坚守着心中的信念永不言败,你的人生就会张扬出瑰丽的彩虹。
(选自2008年湖南省考生中考满分文《在坚守中成就自我》)
【技巧点拨】: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运用常能为文章增添许多风采。上面的开头用排比构架,句式整齐;再用诗词与典故充实,让这个开头熠熠生辉。
【技巧五】: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里有一股扑鼻的香味,总以为是同学们身上的香水味,可仔细嗅了一番,却都不是,恍然大悟的我跑到室外花坛之处,果然,通红的鸡冠花静谧的伫立着,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但无张扬之意。(选自2008年河北省中考满分文《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例子,文章从写花起笔,由花及人,烘托了一种香远益清的氛围,歌颂了生活中出处充满关爱的主题。
【技巧六】: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看到作文考题,我想起这首歌。半年来,每当听到这歌声,我心里总有惶惶的感觉。歌声让我想起父母,想起一包泥土。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选自2008年江西鹰潭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带上那包泥土》)
三毛说“人生最深、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生,慢慢品味出它的和谐与美。”静下心来,翻开书本,那些沉积的墨香一点点溢满空间,那些尘封的快乐一点点打开。学习,其实很快乐……(选自2008年山东省中考满分文《学习其实很快乐》)
【技巧点拨】: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中考作文联想的技巧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借助生活积累,创造形象,表达思考,是基本特征。在这个活动中,联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贯穿于材料的选择、内容的拓展、主题的提炼、结构的安排、人物的刻画等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联想就象是一团发酵剂,一下子扩大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思路开阔。在中考作文的写作中,同学们一定要学会联想,让联想成为你作文成功的翅膀。那么,联想的方法有哪些呢?
技巧一:相似联想,生动形象。
指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类似事物的回忆,它反映着事物间的相似性和共同性,是事物间暂时联系的泛化或概括化的表现。如下例:在家中,父亲是饱经风霜的诗人,母亲是笑看人生的画家,而我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父亲教我如何躲开人生中不必走的弯路,母亲教我如何用手中的笔填充着美好的未来蓝图,而我用父亲给我的经验、母亲给我的教导,抬头向前看着,跨步向前走着,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建造这美好的未来。(选自2003年辽宁省中考满分文《角色》)
啊!原来如此。桥就是父亲的背,就是老师的眼,就是同学的情。这些桥是多么美丽,多么感人,多么值得赞颂啊!其实,我知道桥又岂止这些。人世间多少浓浓的情,多少深深的爱,那都是桥啊!(选自2003年山西省中考满分文《美丽的桥》)
运用指南:相似联想在写作中较为常见,像比喻、象征、拟人等手法的使用,从心理基础上看都属相似联想。在上面两例中,第一例将父亲比成诗人,母亲比成画家,这种“比”的过程其实就是联想的过程,第二例中由桥联想到父亲的背、老师的眼、同学的情、甚至于人世间的各种情与爱。这样一来,父母亲情的伟大就生动的表达出来了,而且表达得有深度,有个性。
技巧二:对比联想,深刻鲜明。
指把性质截然不同或情境完全相反的表象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由对比关系的事物构成的联想。请看下例:
我喜欢贝多芬的《月光》,优雅、宁静。我经常躺在床上听这首曲子。房间里流淌着音乐的旋律,风轻轻地吹着,月光透过窗棂散落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音乐流淌到你身边,仿佛将你包围起来,轻轻地,柔柔地带着你飞升起来┄┄ 柴科夫斯基则不同,他的曲子时而低沉忧郁,时而激情澎湃。宁静的时候,音乐很弱、很弱,但却不显得无力。忧郁时很沉静,就像在对你哭诉,旋律却不显得杂乱。就在这时音乐又倏地高上去, 变得急促、欢快,富于激情。如果一截断,就会像热血喷涌出来一样,然后又变得缓慢、低沉┄┄(选自2003年云南省中考满分文《有音乐真好》) 运用指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运用对比联想,将贝多芬的音乐同柴科夫斯基的音乐进行了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二者的个性特点,揭示了音乐中蕴藏的丰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技巧三:接近联想,丰富多彩。
指由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它在时间或空间接近的其他事物的回忆。运用接近联想,可以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作者开阔思路,笼大千世界于笔端。如下例:
诗离不开情,更离不开活生生的人。读诗让人自能从白纸黑字间熟识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他们诗书满腹,才气纵横,却又粪土王公,淡泊名利;向往田园归隐,采菊东篱但又心怀天下,不吝以一腔热血普救苍生,“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在我眼里,他们是真正的中国人,华夏的精神支柱!又有李白的潇洒自如,王维的自然超脱,杜甫的悲天悯人┄┄如此种种,诗人们的独特品行不一而足,令人神往。读好诗,得以超越时空阻隔,与如此诗人神交,不亦乐乎?(选自2003年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陶醉》)
运用指南:这段文字中列举的几个人物分属不同的时空,但由于它们具有接近的共同点,都属于“诗书满腹,才气纵横,却又粪土王公,淡泊名利;向往田园归隐,采菊东篱但又心怀天下,不吝以一腔热血普救苍生“的事例,因而作者把他们联系到了一起。使得文章材料丰富,意蕴深厚。
技巧四:追溯联想,意境深远。
指抓住一点串连下去,勾出一串连贯的记忆表象。这种方法常用于追忆式文题写作中。如下例:
很多日子里,心情好复杂也好温馨。总希望有一个人呵护于身边。又是一个抒情的季节,大地重新从薄明的晨曦中有了亮色,春风吹起了我心中那多情的歌,三月里的小雨里缠绵出一个美丽而湿润的故事┄┄(选自2003年吉林省中考满分文《长大》)
运用指南:这段文字以“季节”为联想点,联想到逝去的生活场景。读者面前如同展开了一幅生动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生活的眷恋。联想手法的运用既加深了内容又拓宽了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