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作文>高中作文教学>高考作文素材
  • 资料信息
  • 科目: 

    高考作文素材

  • 格式: 
  • 大小:     
  • 时间:  2017-12

作文热点素材:华裔科学家高锟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该文件

作文热点素材:华裔科学家高锟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附精彩评论10篇)
1.事件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和另两名美国科学家一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详见本报10月7日报道)这是继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又一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截至2009年已有8位华人科学家获诺贝尔奖分别是五个物理奖,两个化学奖。
1957年 物理学奖 杨振宁和李政道
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获奖时31岁;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获奖时35岁。
1976年 物理学奖 丁肇中
丁肇中因发现新的J/ψ基本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获奖时40岁。
1986年 化学奖 李远哲
李远哲因在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获奖时50岁。
1997年 物理学奖 朱棣文
朱棣文因发明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获奖时49岁。
1998年 物理学奖 崔琦
崔琦因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获奖时59岁。
2008年 化学奖 钱永健
钱永健因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获诺贝尔化学奖。
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获奖时56岁。
2009年 物理学奖 高锟
高锟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就”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高锟:1933年生于上海,英籍华人,获奖时76岁。
2.评论
1.8华裔获诺贝尔奖拷问我国教育制度
高等教育的行政化色彩日益浓郁,教育与学术都趋功利化,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创新人才,是一个综合体系,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社会用人制度与环境,缺一不可。基础教育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基础性作用;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与学术规范训练,可培养一个人的科研精神与正确的学术习惯;而良好的用人制度则鼓励每个人发挥各自所长。以现实而论,在国内求学、工作者这三者都有缺失。
2006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说:“去年看望钱学森时,他提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我理解,钱老说的杰出人才,绝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大师级人才。学生在增多,学校规模也在扩大,但是如何培养更多的杰出人才?这是我非常焦虑的一个问题。”
要解决温总理所谈到的“非常焦虑”的问题,有必要实事求是地反思教育基本制度。(摘编自《南方都市报》10月8日文/熊丙奇)
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科学家、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高锟榜上有名。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
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一直是分析家关注的重点。而分析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我国内地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8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只有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曾在内地接受过两年基础教育,之后在香港培正中学接受教育。
概而言之,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与内地现在的教育及学术其实都关系不大:李政道、杨振宁从西南联大毕业后赴美求学;朱棣文、钱永健生于美国、长于美国;另外还有两位在香港接受完高中教育,两位接受台湾高中教育、大学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23.3%,但在杰出人才培养上,我国内地教育必须承认存在不足。
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产生少数几位顶尖人才,更重要的是,在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上,我国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格局始终难以突破。 (本文来源:人民网 )
 
2.中国本土科学家离诺贝尔奖,究竟还有多远?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6日宣布,英籍华裔科学家高锟和另两名美国科学家一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详见本报10月7日报道)这是继美国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又一位华裔科学家获此殊荣。
在为同是炎黄血脉的华裔科学家喝彩的同时,我们忍不住老话重“问”:中国本土科学家离诺贝尔奖,究竟还有多远?
我科学家何时获奖?这个问题已经提了好久
据已发布的材料,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启动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按科技论文数排序,我国自2004年以来一直排在世界第五位,论文数排在世界前四位的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
可是我们每到诺贝尔奖颁奖的时刻,就不免有一种盼望、甚至着急。正如红网网友所说,我们不愿意在每年的这个时刻保持缄默。据说自1900年至2008年,美国已有274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占世界获奖总人数的70%以上,而其人口不到世界的5%。
《新京报》还指出了一个数字,从1901年到2009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有8人是华裔科学家。华裔科学家取得的成就,足以证明中华民族不比其他民族逊色。
自从1957年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给国人带来荣耀之后,中国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奖的问题就一再被提起。随着获奖的华裔科学家日益增多,我们依旧分享这份喜悦的同时,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越显得迫切。那么,我们的短板究竟在哪里?
科研“财力”之不足
科研要创新,财力和人力都不可或缺。没有钱,就建不起一流的实验室、买不起一流的设备;没有人,科研创新就更是一场空谈。
虽然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已有很大提高,但我国对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仍严重不足。正如红网的评论指出,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占比,仍严重落后于美国的2.8%的比例,科研收益率也逊于美日等国。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必须加大科研投入。
体制有待创新
13亿国人自然也不缺乏聪明才智。但值得思考的是,美国的科学家常常会一辈子潜心于实验室,而我们不少科研人才在小有成就之后,就走上了行政岗位。正如《燕赵晚报》指出,青年科学家创新的鼎盛期不长,不当官不送礼就难以搞到科研项目的潜规则,虽只是个别存在,但他们一旦遇到这种情况,相信其创造热情、研究兴趣都会受到影响。
何以如此?《新京报》分析认为,当前科研创新体制本身就有待创新。不能让科技工作者一旦取得一点成绩,就把心思放到追逐权力上。一旦大权在握就控制了资源,同时也失去了研究的动力,再加上被行政事务耗去了大量心力,因此就没有多少精力花在专业研究上。
比诺奖更重要的是诚信
我国的科研事业还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那就是令人担忧的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
科研创新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超越前人、超出时人,但这种超出是建立在诚实而非虚假的基础上。
据《法制晚报》报道,今年7月,中科协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55.5%的科技工作者表示确切知道自己周围的研究者有过至少一种学术不端行为……科研人员或许可以将“责任”部分归在不合理的考评制度上,是否曾真正拷问过自己内心?所以,《法制晚报》的评论感慨,“得诺奖”或许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令人欣慰的是,一些高校已经逐渐认识到铲除学术腐败重要性和紧迫性,不仅对其“严刑峻法”,而且重视正确引导学生。《解放日报》的一篇评论里就谈到,新学年伊始,北大、清华、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在新生入学第一课上就邀请学者主讲学术道德,对新生进行学术规范教育。学校这样做,希望新生从一入学就能严谨治学,形成良好学风。这一切努力,或许真能使杨振宁所预言的“中国科学家二十年内获得诺贝尔奖”成为现实。(李坤晟、李洪磊)
3.诺奖是中国人永远的痛吗
2009年的诺贝尔奖公布了,里面又出现了华人的身影——物理学奖由华人高锟和2名美国科学家共同捧获。(10月6日新华网)
虽然说科学不分国界,但是科学家有国籍。高锟是英美双重国籍,却不是中国籍,让中国人心喜的同时难免心痛。再联想起去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华裔科学家钱永健先生在接受中文媒体采访时所谓的“我并不是中国人”之类的获奖感言,中国人更心痛了:诺贝尔奖,到底离中国人有多远?
5000年的文明就不说了,缺少科学的基因。梁漱溟先生指出,人类学术无非研究三个问题:第一,人对物的问题。人类征服自然,产生自然科学。第二,人对人的问题。人与人相处,产生社会科学。第三,人对己的问题。人与自己较量,产生宗教。梁先生认为中国学术早熟,一开始就不注重解决第一类学术问题,却直奔第二类和第三类学术。先生是从学术上立论的,实践生活中也确实如此。河南杞县出个最早的关心地球及宇宙毁灭的人,却被中国人整成了绵长的讽刺——杞人忧天;明朝出现一个利用火箭飞天的人,却被中国家庭整成了教育孩子的反面榜样——万户飞天。所以,文明很悠久,却孕育不出近代科学,甚至与科学渐行渐远。
近代中国出现了伟大的五四运动,旗帜是民主与科学。民主与科学引进多少且不说,只说成果,民国出现诸多大师,而且民国的两位科学家——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中国人民站起来了。30年河东——大搞社会主义建设;30年河中——摸着石头过河,大搞改革开放。如果说前30年情有可原的话;那后30年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迎风招展,愣是没有招出一个诺贝尔奖来。
诺贝尔奖与我们无缘,甚至大师也与我们无缘。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光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三十年吧?中国知识分子中的标杆人物——陈寅恪先生当年被邀请担任科学院中古史研究所所长时说:“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一切都是小事,惟此是大事……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因此先生当所长的第一条件就是“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文革”一开始,先生就成了反动学术权威。与此相反的是,现在的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做物理研究,高度关注的是物理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声言:不做狭隘的物理学家,能写成套的“三个代表”文章。如此广博,诺奖还是没降临中土。
曾经获得诺奖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老先生安慰大家说:20年内中国本土定会出诺奖获得者!也不知老先生的乐观来自何处。有人出主意说:中国应该实行双重国籍!这样,这些华裔科学家就不见得会蹬掉中国国籍了,甚至美日这些老拿诺奖的也可以入籍中国了。想法不错,不只是科学,艺术上也可以减少尴尬。比如《建国大业》里的众多明星大腕若有了双重国籍,我们就不会把这电视剧看作纯外国友人的狂欢了!(作者为大学教师、评论人)
4.中国人不要太在意诺贝尔奖
一年一度诺贝尔奖出炉之时,也是中国人五味杂陈之日。2009年的文学奖、和平奖、物理学奖等奖项各有其主,这些奖又都与中国人无缘。
令世人感到意外的是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由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不仅他国学者感到不可思议,而且美国的一些学者也认为不可理解。因为诺贝尔和平奖申报截止之日距奥巴马任美国总统才两周。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是为已经作出了贡献的人而设立的,而不是为将来有可能作出贡献的人设立的。如此说来,奥巴马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资格是值得质疑的。另外,再来看看美国对于世界和平的表现。他们不仅擅自对伊拉克、阿富汗两个主权国家发动战争,涂炭生灵,摧毁家园,而且至今仍然在向伊拉克和阿富汗增兵,并且那里的流血事件不断发生,何谈有利于人类和平。如果将时下流行的一句话送给诺贝尔和平奖的评委们是比较合适的,即:“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因此,我们不要太在意诺贝尔奖,别因为西方人的偏见和错误,影响了我们的情绪和信心。
说完了诺贝尔和平奖,我们再来看看中国人为什么与诺贝尔文学奖无缘。当我们了解了诺贝尔文学奖评比的游戏规则后,就会真相大白,大可不必悲观,因为并不证明华语作家水平太差,而是游戏规则太不公平。据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的18个老头子里,只有一个懂中文。而其他17个人一定懂瑞典文和英文,也可能懂得欧洲其他的文字。在这样的游戏规则下,指望这些西方人把诺贝尔文学奖评给华语作家是十分困难的。因此100多年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半是欧洲人,其次是美洲人,亚洲人最少,只有三四个。而在欧洲人中,北欧人占的比例最大,这是地理上的“自我中心”主义使然。因此,余光中先生提议,占全球1/4以上的华人应该设立世界性华语文学奖,评选我们自己的奖项。我曾在2008年10月11日在新浪网发表题为《支持余光中先生设立世界性华语文学奖的呼吁》的博文,表达了自己的主张。
诺贝尔先生是伟大的,是值得全人类尊敬的,但执掌诺贝尔奖评审大权的后代们却违背了诺贝尔先生的遗嘱,滋生了严重的政治偏见,使诺贝尔奖注水、变味和异化,因此,我们不要太把诺贝尔奖当回事,千万不要因此丧失了民族自信心。
我国古代智者老子教导我们:“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说白了,诺贝尔奖只不过是一种外界的掌声,在这种并不公平的游戏规则下,这种外界的掌声不能由我们自己掌控。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命运交给并不公正,并不值得信赖的人。
当然,我们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奋发努力,应对经济危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民生,加快发展我国的经济,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繁荣我国的文化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与交流,用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和成果改变国家的形象,改变一些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
我们相信,中国人会有大面积收获诺贝尔奖的那一天,我们需要民族自信心!
5.要创新的何止是《同一首歌》
央视王牌栏目《同一首歌》近日一直陷在停播风波之中。先是有演出商报料,在试图邀请《同一首歌》演出时,得到的答复却是国庆之后节目要停播,所以暂时无法接演出;随后有媒体称用短信向该节目制片人孟欣求证停播一事,得到了孟欣肯定的答复;紧跟着,针对停播传闻,央视文艺中心主任张晓海却在电话中直接回应,没有接到停播的通知。
纷纷扰扰的内幕让我们这些局外人一如既往地看不清楚,也听不明白。然而,不管停播与否,这个2000年创立、曾经风靡一时的金牌栏目,近年来一直危机四伏,顶着大家的口水前行。2004年被词曲作者以侵犯著作权告上法庭,后又屡屡传出明星不满该节目不尊重演员的劳动成果,甚至有媒体曝光了《同一首歌》的圈钱内幕。更重要的是,连观众都开始不买账,纷纷炮轰节目变味,早已不再是原来的慈善公益演出。不少观众认为该节目走的是传统煽情的老套路线,节目资源贫乏,表现形态单调。
《同一首歌》栏目借用歌曲《同一首歌》,以鲜明的主题为线,请来大家熟悉的歌星,唱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歌曲。在起初,这种新颖的演出方式确实让观众耳目一新。然而,随着千篇一律的表演形式日复一日地不断上演,除了近乎可以忽略的演出地点的差异,我们甚至不能说出此地的《同一首歌》与彼地的《同一首歌》有何不同。在如今的眼球经济年代,无论是哪个栏目组,试图“一本通书读到老”的打算乃至念头,都注定会遭遇观众的嫌弃。
事实上,没有创新便寸步难行的,又何止一个栏目组。近日,一年一度举世关注的诺贝尔奖新鲜出炉,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三大奖项被来自美国、英国和以色列的9名科学家收入囊中,而文学奖则由德国女作家获得。对于13亿国人而言,这又是一个没有惊喜的世界盛宴。尽管包括此次获奖的“光纤之父”高锟在内,已有8名华裔获得诺贝尔奖,然而共同的特征是,他们并不代表中国获奖,且没有在内地受过任何教育,或者仅接受过极少的教育。中国出不了大师是不少人心头的痛,因此国人对于诺贝尔奖的喜恶态度一直很暧昧。
诺贝尔奖的精神突出强调创新,要超越前人而有益于今人,才是诺贝尔奖考量的标准。但是,我们的教育环境最缺乏的往往就是对创新思维的培养。世界范围内华人获诺贝尔奖并不罕见,足以说明不存在种族的优劣,区别的正是受教育的方式。或许,获得诺贝尔奖对于国人而言只是一个象征。但是,没有创新,难行的就不仅是一个栏目组,更是整个民族。
6.诺贝尔奖不会眷顾蔑视哲学的民族
日前,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华人高锟、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3人共同获得这一荣耀。至此,从李政道开始,先后已有8位华人是诺贝尔物理和化学奖获得者。
高锟获奖在中文网络世界刮起一阵旋风。
网言
“攀亲”没什么意思
网友“狂轰滥炸”:高锟获奖引发了媒体的大呼小叫和刻意渲染,似乎他个人的获奖已经等同于“我们的荣耀”。这种“攀亲”有意思吗?炒作这一事件到底想说明什么,是我们很行还是我们恰恰不行?
惦念诺奖源于自卑
网友“无风要起浪”:一有华人获奖我们就会发出尖利刺耳的叫好声,其实这有什么必要。说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奖有政治因素当然是极度夸张了,但对此念念不忘只能说明我们很自卑,我们潜意识地认为我们不如西方人。但无论诺奖如何权威,它从来都不可能是衡量成就的唯一标准。
分析
7.“华人”获奖难以变为“中国人”的荣耀
1.
高锟获奖对于中国人意义黯淡
的确,高锟获诺贝尔奖除了证明宽泛意义——因而也是人种-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在智力上并不比西方人差外,什么也证明不了。
但是,认为中国人是“劣等民族”的西方偏见早就被前几任诺奖华人得主击溃,至今可以说已经万劫不复。高锟获奖的“证明中国人如何如何”的意义,显然已经非常黯淡。
不仅如此,我们好像无法分享高锟的荣耀。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具有心理上的意义。在我们摆出“我们华人获诺奖了,了不起啊”的POSE时,事情其实在性质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POSE在逻辑上已讽刺性地反过来质疑我们自身。
高锟出生于上海,在香港接受教育,而且出任过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这足以成为他是“我们中的一员”的证据。但让人沮丧的是,他是美国国籍,不是国籍意义上的“中国人”。如果以国籍来报道他的获奖,我们一定非常难堪。更重要的是,我们似乎找不到多少东西来表明高锟和你我一样是“土生土长”非常“国产化”的中国人。相反,和曾获诺贝尔奖的其他几位华人科学家一样,他的教育、研究和中国内地都没有多少亲缘关系。
2.
只拷问教育学术体制失之浅薄
一个问题自然地浮现出来:假定中国人的确了不起,但13亿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为何无人获诺奖?为什么只有那些到海外求学、研究的人才取得非凡成就?
既然不是中国人智力不行,那肯定是另外的原因,因为必须有某种东西为此负责。按照流行的观点,在排除中国人不行的情况下,问题只能归结为中国的教育、科研土壤等不行——它们培育不出诺贝尔奖得主。同样,这似乎也不能证明西方人很聪明,而只能证明他们的教育、科研土壤等远远优于我们。
应该承认这个观点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符合我们的逻辑直觉。它所作出的推论虽然了无新意,但也算深谋远虑:要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或者仅仅是提升中国的科研水平,必须终结把人当机器培养的应试教育体制和只可能制造学术腐败的学术体制。但这最多只是“出人才”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并且,这样的必要条件也是“弱”的而不是“强”的。别忘了,一个人能够取得非凡成就,与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天赋、兴趣、环境只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很难说有一个因素是决定性的。
从这种意义上讲,把只是“华人”而不是“中国人”获得诺奖归结为教育、科研体制,虽然很正确,但也近乎“正确的废话”。细究之下,它只是思维偷懒的结果:我们太需要一个靶子来缓解我们的焦虑了。
结论
诺奖不可能产生于功利化氛围
如果真的要玩深度,恐怕必须追溯到这一层面:我们之所以不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在哲学上不行。而应试教育和学术体制的功利化,不过是轻视哲学思维训练、缺乏直面逻辑与道德正当性拷问的勇气的一种症状。哲学是一切学科之母,物理学、伦理学等概莫能外。在古代,一个人对哲学的学习实际上也是对其它还未“分科”的知识的学习,“知识”和“逻辑思维”同步进行。现代的学术分科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区分了哲学与具体学科,但哲学从来都具有基础性。一旦具体学科在方法论等方面陷入困境,哲学的分析澄清功能马上显示出来。很难想象,一个研究高深问题的人居然对哲学认识论一无所知。
哲学的经典版本是对话。动机是好奇、怀疑。前提是自由。这些都构成一个人在其它学科上作出巨大成就的基础。
从世界上看,一个哲学思维发达的民族是可怕的,而一个在哲学上不怎么样的民族真的不怎么样。犹太人在科技和赚钱上的“厉害”一直为人津津乐道,但影响和改变了这个世界的思想大师,也多出自这个民族。
蔑视哲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流行的趣味,原因是哲学不能带来利益。这种目光短浅实际上是对研究高深问题的一种拒绝。诺贝尔奖不可能产生在这种功利化的氛围中。
(本文来源:新快报 )
 
8.中国离“诺贝尔奖”到底有多远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先生7日在香港说:“我觉得在20年内,中国本土包括香港、澳门一定会诺贝尔奖级的科技成果出现。”(10月8日中新网)    又到一年颁奖时,六十年来,诺奖颁了许多届,始终不见中国本土的科学家的身影,这也让国人在每年诺奖的颁奖礼上,成了多少有点酸酸心理的看客。记忆中,“20年内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这句话杨振宁老先生好像说了很多遍了。2000年,在中科院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杨先生断言:“20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家有望实现这一梦想。”而且,杨先生当时还预测,说是数学、生物两个领域最有希望率先得奖(2000年8月9日《甘肃日报》)。如今,9年过去了,离杨老先生的预言实现还有11年,我们拭目以待。
杨振宁先生的每一次预言,在网络上都会招来很多不同的声音,而且有些声音还颇刺耳。很多人送给杨振宁先生一顶江湖算命先生的高帽,讽刺他信口开河,实际上是反映了一部分中国人看到人家拿奖自己拿不到的一种预言式的自我安慰。
杨振宁先生这几年来对诺奖的预测,经过媒体的放大宣传以后,人们对其言论有不同的解读,照理来说也算正常,但如果出现一边倒的“口诛笔伐”,讽刺不绝于耳,那就不正常了,依笔者看,这种在某些人嘴里以不屑的语气说出的“诺奖情结”不仅不应该压制,还应该大力提倡。
这是因为诺贝尔奖作为物理化学文学经济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了学术领域最高荣誉,它的影响力和标志性意义不言而喻。因为得不得奖,得奖人数的多寡,多少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整体科研实力和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程度,当然,这些都是从整体上粗略的看去,而不是从历史的纵深去看
凡事都要争个名次的国人,自然对这个世界级的大奖很情有独钟,但奈何这个可不比奥运会竞技体育,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制度优势,采用举国支持的办法,集国家之力,一鼓作气,拿个大满贯。很可惜,诺贝尔奖不是奥运会,如果是凭吃苦力、下死劲就能夺冠军,诺奖的获得是需要一个润物细无声的宽松制度环境,需要自由的充分发挥个性的创造环境,需要对科学研究的不断投资和极少功利心态的前瞻眼光,而这些,在目前的国内学术环境中,还显得弥足珍贵。
每年的诺奖颁奖,对我们国人来说都是一种刺激,因为泱泱大国,十三亿人口,竟然这么多年没有出现在领奖台上,其中的尴尬和心有不甘,对我们重新思考科研学术的环境便利和其中的教育失误,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至于很多人对杨振宁老先生预言的讽刺,我们更应该理解其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媒体更不应该推波助澜将这种态度放大传播开来,这样于国于民都无益。
诺奖情结,应该大力提倡。(赵木木)
9.严辉文:就让华裔科学家撑起我们的诺奖梦吧
新近揭晓的诺贝尔奖,华人科学家高锟因其在光纤领域的成就而与两名美国科学家韦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一道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至此,共有九位华人获诺贝尔奖金,他们分别是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李远哲、高行健、钱永健和高锟。
诺贝尔奖,是国门大开之后,西方世界留给国人的一大心病。国人的诺奖情结,也许未必如某些人所判断的那样全然是一种病态,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未必没有体现出民族振兴的理想甚至于一种普世价值的追求。
说到诺奖,其实曾经离我们最近也最让国人耿耿于怀的莫过于文学奖了。当同样是亚洲人的印度作家泰戈尔、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等人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也曾经给中国作家接近诺奖带来了大大的机遇,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莫大的躁动,并由此形成了一次次希望又一年年失望的诺奖情结。不过实话实说,如果说这一奖项曾经因为鲁迅、沈从文等大师的存在而如此真实地亲近过国人的话,那么,这类机遇显然随着德国汉学家顾彬所谓的中国“当代文学的垃圾时代”之到来,已呈渐行渐远之势。
至于诺贝尔经济学、和平奖等奖项,本来国人就不曾寄予厚望,再加之西方主流世界观的主导,更是与中国人缘悭一面。
剩下的就是让国人感情复杂科学类奖项了。如果说中国人没有那个能力获奖的话,那么,从杨振宁至高锟,华裔科学家却一次次以不世出的业绩问鼎这一奖项(9位华裔除了高行健系200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外,其余都是因科学研究得奖);如果说中国科学家确有实力的话,工作在国内的科学家又无一赢回这一奖项。这除了我们的科研体制、创新能力以及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公民普遍的科学素养有关之外,实际上我们不能不承认,更重要的在于西方发达国家对于中国高素质科研人才的磁铁效应。
作为一种显而易见的事实,就不需要什么数据和例证来罗列了。当我们的一流大学成为了留学预备学校、当我们的一代代精英成为了留学预备队之后,也进一步为华裔科学家赢得诺奖带来了更大的胜算;而我们也将更多地在听到华裔科学家获喜讯的同时,一次次在心中经历酸亦且喜的轮回。
既然同样是为人类文明和科技进步作贡献,那么,有着诺奖心结的人们,早该习惯于让华裔科学家来支撑我们的诺奖梦了。
 15.诺贝尔奖,中国何以总拿“华裔”说事
 
近来三则消息很火暴,一是河南公务员招考报名超10万人,岗位竞争很激烈;二是国庆阅兵很震撼、国民很自豪、中国很强大;三是2009年诺贝尔奖揭晓,其中仍然没有中国人的身影,国人很怅然。
设若说中国考公务员的热情远远大于拿诺贝尔奖的热情,这是大家都相信的事情。因为在中国搞职称不如搞官位、搞学术不如搞行政,况且诺贝尔奖一不靠关系和人情、二不靠内定和“潜规则”、三又不论资排辈,如此硬靠硬的背景之下谁还对诺贝尔奖情有独钟?但不管怎么说,中国的“阅兵”很成功,各国也都承认中国很强大,如此强大的国家却连一个区区的诺贝尔奖都难以取得,又岂不令人笑掉大牙?于是乎,华裔科学家高锟终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得到了国内媒体的大肆宣捧。似乎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似乎“华裔”就是中国的代名词!——怪哉,这究竟是国人太过于艳羡这个诺贝尔奖了,还是太不懂得自强与自尊了呢?
在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与两位美国科学家一起荣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当晚,英国政府就发布新闻公报对高锟表示祝贺,负责科学和创新事务的国务大臣德雷森勋爵“非常高兴地祝贺高锟获得这一巨大荣誉”。他说:“这不仅对高锟来说是骄傲的一天,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骄傲的一天。”德雷森勋爵还说,高锟对光纤技术的贡献改变了整个世界通信、娱乐和商业发展的方式,“希望下一代科研人员能够追随高锟的足迹继续前进,帮助英国保持在科技上的领先地位。
事实上,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5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就读。他拥有的是英国国籍,并是在英国开展的使他荣获诺贝尔奖的光纤技术研究。可见德雷森勋爵所说的“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骄傲的一天”中的“国家”绝不是中国。既然高锟是英国的骄傲,那么我们单凭着一个“华裔”的名分就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自豪吗?
诚然,全球都追逐的奖项,对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想不参与诺贝尔奖的狂欢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我国舆论屡屡进入“诺奖时间”之时,又有几人去剖析问题的症结?而在我国舆论屡屡过去的“诺奖时间”之后,又有几人会在体制、机制之上大动手脚认真落实?或许诺贝尔奖对于中国来说原本就是一个“华裔”的梦想罢,试想自诺贝尔奖诞生以来,有哪一个标标准准、真真正正的中国人获得如此的殊荣?
据载,到目前为止有八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1957年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美籍华人,1957年因“发现宇称原理的破坏”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76年因“发现一类新的基本粒子”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美籍华人,1986年因“发明了交叉分子束方法使详细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成为可能,为研究化学新领域—反应动力学作出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达赖:1935年生于西藏,中国国籍,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
高行健:1948年生于江西,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时年52岁。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195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就读,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高行健、钱永健、高锟,都是华人。但毕竟都是外国籍。所以,看到这类消息时,我想国人为什么就会“怅然若失”了。——为什么没有科学家哭着喊着要加入中国国籍的事情发生呢?为什么中国获得诺贝尔奖只能寄寓在“华裔”的光环之上呢?
中国的阅兵展示了大国的国威,中国的庆典凝聚了民族的信心,中国的数据显示了强国的风范。CCTV经常报道中国的这样达到世界先进,那样达到世界领先。教育部也一直在说:中国大学数世界第一,中国博士生数世界第一。而2007年科技部提交的中国科技实力报告也显示:到2006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绾曾表示,“我国目前对三四十岁的年轻科技人才给予的支持是得力的,从人员素质、课题水平,到支持强度、项目数量,较一些发达国家都并不逊色。”——但到了2009年呢?除了一个依然的“华裔”以外,我们还有什么样的感动吗?诺贝尔奖设立已有百余年,中国人百年的奥运梦都圆了,但国人的名字却始终没有真正出现在诺贝尔奖的名单上,如此的尴尬之下,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们难道不该汗颜和反思吗?
说得直白一点,中国之所以无缘诺贝尔奖,是中国人比西方人笨吗?显然不是。在追逐“快餐文化”的大环境下,学术心态浮躁,有几人能坐稳“做学问”的冷板凳?科研人员缺乏创造性和开放性,整天制定计划和玩弄权术,又如何能培养出顶级的科学家? “外行管内行”的现象普遍存在,何以创造最佳条件留住那些优秀的高端研究人才?尤其是当前我国的大学文化中出现只想借学术自由的幌子捞个人私利、损国家利益的致命危机,又谈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