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统编本/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 格式:  PPT
  • 大小:  1.98M    63张
  • 时间:  2018-03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ppt课件
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丁肇中教授的文章会给我们极大的启发!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丁肇中( AFP PHOTO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出生于美国,三个月后随父母回到中国。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 1956年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目前,丁肇中教授仍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他曾多次回国探亲,对祖国的科学事业极为关心。是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
丁肇中(1936~ )
作者简介
到目前为止,有10位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按获奖时间顺序为: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4、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86年获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5、达   赖:1935年生于青海,中国国籍,198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
 6、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7、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8、高行健:1940年生于江西,作家、翻译家、编剧,1987年出走前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获奖前的几个月刚刚加入法国籍,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获奖代表作《灵山》原是作家出版社的一部约稿并预付了3000元稿费,;
9、钱永健:1952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6岁。

10、高锟: 1933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2009年获得诺贝物理学奖,时年76岁。
李政道(WIKIPEDIA):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杨振宁(Getty Images):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李远哲(Getty Images):1936年生于台湾,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86年获诺贝尔获化学奖,时年50岁
朱棣文(Getty Images):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9岁
崔 琦:1939年生于河南,美籍华人,1998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59岁
高行健(Getty Images):1940年生于江西,在大陆读完中学和大学,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籍,200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时年60岁
钱永健(Getty Images):1952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200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时年56岁
高 锟(AFP PHOTO):1933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2009年获得诺贝物理学奖,时年76岁
课前预习整体感知:
1、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
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3、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4、理清课文结构
学习目标:
1.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3. 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如丁肇中先生本人所说: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
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多年来,我在美国的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背景
1、注音:丁肇( )中 彷徨( )
2、释词:
彷徨:
齐家:
袖手旁观:
不知所措:
zhào
páng huáng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何处去。
即把自己的家庭治理好。
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协助。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检查预习
不知所措( cuò )
解释下列词语 格物: 致知: 正心 :
修身:
齐家:
抽象:
一帆风顺:
推究事物的道理
求知,得到知识。
端正心思。
就是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整齐家政。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检查预习
欣赏朗读 感知课文
一、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思考1:在《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格物致知”的意义又是什么?
欣赏朗读 感知课文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推究。致:获得。 :“格物致知”出自《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
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有想象力、有计划、客观地探索事物的精神
2、“格物致知”在《大学》里早已提到,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是否得到了大力传扬?为什么?
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即自然科学的实验精神。
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事实论证)
原因是: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3、传统儒家“格物”“致知”的途径或态度是什么?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这种做法对中国一些读书人继续支配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1)传统儒家“格物”以“致知”的途径是

(2)这样做的依据是:
(3)继续支配中国一些学生的表现是
真理是由圣人领悟并传给一般人,研究圣人之经书即可得到真理。
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
①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
②偏向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4、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实验的方法
1.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2.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我们有句俗话说:“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
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
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无论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还是课本的不断翻新,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不断的实践
5、“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答:原因是
大多数人缺少完成一个成功的实验所需要的眼光、勇气和毅力。
6、既然实验精神如此重要,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很重视它了呢?为什么?
1.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2.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以自己的经历为例(事实论证)

8、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是什么?(用课文原话回答。)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7、格物致知精神仅仅应用于自然科学研究吗?
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

9、讨论:〈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不一样?
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一样。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10、讨论第4段举王阳明“格物”失败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
11、讨论:第8段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归纳:举研究竹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12、中国学生的现状是什么样的?11段
归纳。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 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不会做研究。
13、讨论:第12段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了什么?这是什么论证?
归纳:举我个人的经验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属于举例论证。
提问:第九段讲的

是什么道理?
归纳:实践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量,而是需要小心具体的
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
12、讨论:为什么说当今社会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归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作者围绕问题进行几个方面的分析?举了哪些事例?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研读课文,探寻方法
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
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以研究竹子的性质为例)
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以作者本人的经历为证)
研读课文,探寻方法
提出问题: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解决问题: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 道理论证
二、论证结构:
分析问题
得出结论
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
(3---12)
(13)
提出论题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端。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接着,指出当今的中国学生依然轻视实验精神。
(1---2)
小结
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引 论
(提出论点)
本 论
(阐明道理)
结 论
(解决问题)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解释格物致知的含义
古代并未重视格物致知
现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论证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应有格物
致知精神
贡献人类社会
培养实验精神
板书设计
质疑问难,合作交流
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这种格物致知精神?
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
我们今天学习的科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
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
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
伽利略 -- 自由落体实验
你还能举一些“通过实验来获取新知识”的例子吗?
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
“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
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
为论证观点,作者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之间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的事例
一种竹子的实验
作者本人的经历
彼此联系,互相对比
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对比)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7.你认为我们当代中学生最主要的弱点是什么?这一弱点是如何形成的?
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们中学生目前最主要的弱点是缺乏责任心。这主要是因为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大多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造成意志薄弱;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中对于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较为薄弱。
1.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的?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实验的过程、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这几个方面来论述说明的。
阅读第六段至结尾回答下列问题
2.作者以自己起初在美国的经历为例,主要是为了证明什么观点?
举自己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这一观点。
3.文中倒数第三段中加粗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这几个词都表明作者所说的是一般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也不包括特殊情况,使语言表达严密。
4.划分最后一段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第一层是第①句,第二层是②③句,第三层是④—⑦句,第四层是第⑧句 第一层承上启下,点明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第二层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来具体论述其意义;第三层揭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第四层得出结论,提出希望。
5.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6.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培养格物致知的精神?
示例:应克服只空想只动脑而不动手的学习习惯;克服想当然的毛病,培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探究精神。(言之有理即可。)
本文就中国学生的现状,指出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真正意义,希望我们这一代要培养实验的精神。文章用摆事实、讲道理和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了中心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这是一篇著名科学家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经验之谈的议论文。
小结: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议论文)
板书设计
丁肇中
一、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二、论证结构:
分析问题:(从三个方面分析)
解决问题:必须重视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希望)
三、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拓展延伸
你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大家讲一讲。
示例:下雪了,我伸出双手,接过翩翩飞来的小雪花,在手指温柔的一握中,小雪花不见了,只见手心里泪珠点点,于是我知道雪融化后是水。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 墨子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刘向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鲁迅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来。 —— 伽利略
除了实验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可以识别错误。
—— 狄德罗
格言名句
实践出真知。
送给大家一句话: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
布置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