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狼牙山五壮士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重点:抓重点句,揣摩关键词蕴含的情感,从而深入体会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雄气概,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 继续学习在阅读中分析重点句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口号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五壮士的口号为什么说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1、 读生字(生字卡)
2、 读课文
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随时注意正音二、质疑
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
生答后,板书:勇敢,不怕死
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
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
(勇敢,为人民不怕死)
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
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
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
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
(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
(生答)
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
(“跳下悬崖”这一段)
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
三、讲读课文:
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
生:有用,第一段是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
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
(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
师:好,还有补充的吗?
(说明敌人多,我们六班只有五个人)
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以少胜多)
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
(生读第二段,同桌互相讨论分层)
指名生回答:分三层
师: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有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
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
(五壮士怎么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表现出一种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英勇杀敌)。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
(有用,因为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他们是英雄。)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
(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
(第二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名总说,下面是分说)
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如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
师:我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生读第一句,描写班长的动作、神态)
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齐读
师:哪一个词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
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第二句谁分析一下?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
生: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
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请一个同学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
师:第四句呢?
(表情和动作)
师:以表情为主还是以动作为主?
(以表情为主)
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
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
生(齐答):仇恨!
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
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
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课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部分,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 运用“抓词语——品感动——诵壮举”的方法,自读感悟,理解表现五壮士英雄壮举的词句,提高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抓重点句,揣摩关键词蕴含的情感,从而深入体会五壮士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和为人民利益壮烈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五壮士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一)引“壮”
1.ppt出示描写五位壮士的一组词语:
坚强不屈 昂首挺胸 斩钉截铁 壮烈豪迈
全神贯注 热血沸腾 惊天动地 气壮山河
2.指名读,齐读,检查字音是否读得正确。
3.选择一个认为最难写或者最重要的词语进行抄写,检查学生写得是否正确美观。
4.预设问题:写了什么词语?为什么?选择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词语说一说。
预设学生情况:
从书写方面,“斩钉截铁”和“昂首挺胸”比较难写,从感情色彩方面,“壮烈豪迈”,写出了五壮士跳崖时的英勇;“惊天动地”,写出了狼牙山五壮士的举动惊动天感动地,深深地震撼着所有的中国人。可能有的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不太准确,教师要及时纠正,通过查词典或者放在文中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
【设计意图】利用词语检查,不仅了解了学生对词义理解,还使学生初步感知了五壮士的英雄壮举
过渡:古代壮士慷慨悲愤,当代的壮士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示的词语,想想词语描述的都是课文中哪些画面,找出来,读一读,好好体会体会。
PPt出示:满腔怒火、斩钉截铁、英勇顽强、壮烈豪迈
满腔怒火—打
PPT出示:“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象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1)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带着理解读。【预设:愤怒】
(2)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学生交流。
PPT出示:①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被打死打伤中国人达2100余万人,1000余万人被残害致死。仅南京,6个星期内,就杀死了30万人。 ②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手段极其惨忍。③1941年起,日寇在共产党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杀光、烧光、抢光,被杀害中国人不计其数。
(3)而现在,他们又要对我们的群众赶尽杀绝,能不愤怒吗?
(4)这段话抓住人物的什么来写?想象一下,此刻,鬼子们正拿着枪支、挥舞刺刀、张牙舞爪、耀武扬威的功上来,而你就是五战士中的一员,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1.观·壮举——坚强不屈
PPT出示句子
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ppt出示句子
(1)初读,谈体会。
预设学生情况:
从拧、抢、夺、举、砸等动词感受到五壮士虽身处绝境,仍斗志昂扬。
(2)交流抗战资料,看资料谈感受。
预设学生感受:
体会到日本侵略军的兽性,唤起对侵略者的痛恨。
(3)诵读,再体验
预设点拨:同学们,五壮士举起的是什么?还是什么?砸向敌人的仅仅是石头吗?(决心、仇恨)
预设学生情况:
举起的中国人不屈的精神,举起的是中国人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砸向敌人的是五壮士的决心和仇恨。
能用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吗?
(4)指名读、齐读,感受“五壮士”当时的心情,感受怒火在五壮士心中燃烧。读出他们决心用石头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课文中事例,联系现实生活,补充资料,把“决心”“仇恨”两个词放在具体事实中理解,从抽象到具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之动心,再以“情”促读。强烈的情感需要通过读来表现,这样就把读的质量提高了。
2. 察·壮举——爱憎分明
ppt出示句子: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连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1)抓词语,体会感动。
预设学生情况:抓住五壮士脸上的表情。
(2)预设点拨:
此时此刻,用一个字概括战士们脸上的表情,那就是(笑)。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他们因为谁而笑,笑什么?
预设学生情况:
因为敌人而笑,笑他们的愚蠢,笑他们的失败,那是嘲笑冷笑。
预设指导朗读:带上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可能会说因为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而笑,笑他们终于安全了。那是放心的笑。
预设指导朗读:那谁来联系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把这放心的笑读出来。
也可能会说因为自己而笑,笑自己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那是欣慰的笑、无憾的笑、自豪的笑。
预设指导朗读:那你应该联系哪句话来把这份笑读出来。(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或者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还可能会说因为祖国而笑,笑祖国一定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那是胜利的微笑。
教师小结:前有悬崖,后有鬼子,他们却凛然而笑,此时指名朗读,让我们都来读出你不同的感受。
(3)男女生读。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让学生在朗读中悟情,在想象中创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此处抓住神态描写,从一个“笑”字,通过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理解了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的欣慰、自豪,从而训练了学生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实现朗读的个性化。
3.悟·壮志——永放光芒
ppt出示句子: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
抓词语,体验壮举。
预设导语:再把这段话读一读,把最震撼你的划一划,读一读,它或许是一个表情,或许是一个动作,或许是一句口号。画出后细读,最让自己震撼的细节读好,读出自己的震撼。
(2)指名读,感悟壮举。
预设学生情况:
“昂首挺胸”体会到五壮士对死亡毫不惧怕,从“砸碎”体会到五壮士决不把这把枪留给日寇,
预设点拨:“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哪些词深深地震撼着你?
预设学生情况:抓住 “冲锋”、“第一个”,从“班长马宝玉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体会班长从来都是战士们的榜样,危险面前从来都是冲在最前面,也看出了壮士面对死亡,无所畏惧。
(3)播放视频五壮士英勇跳崖的片段,再次感受他们的壮举。
(4)预设指导朗读:
为了体现这种豪言壮志,对口号的处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读能体现壮士的英雄壮举?
预设学生情况:采用加入读的方式
(配乐,国际歌)师:五位壮士一个接着一个毫不犹豫,昂首挺胸从悬崖上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指名读——
师:这壮烈豪迈的口号声响彻云霄,震撼大地。它喊出了中华儿女头可断,血可流,民族尊严不可丢的凛然正气。男生加入读——
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全班读——
(5)写法小结:刚才我们是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感悟五壮士的壮举的。在今后的作文中,你们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写作。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特定情境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其内心的体验。通过图片、录像、配乐等手段,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使朗读指导更加有效。抓住描写五壮士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品味“壮”,落实单元的任务,领悟写人文章的写法。
1.出示填空,练习背诵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连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 望望 )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2.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在这段话中,既有人物的语言描写,又有动作、神态的描写,背诵的设计,使学生不仅积累了语言,而且再次领悟了写人文章的方法,为今后的运用语言打好基础。
预设导语:这是五个人的团队,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屹立在狼牙山顶峰。就是这个团队完成了艰难的掩护任务,就是这个团队完成了英勇杀敌的光荣任务。文章有一段话,集中地写到了五位壮士并肩战斗的画面,哪一段?
预设学生情况:课文第二段,
让我们用深情朗读,一起重温他们当时战斗的画面。
1.ppt出示五壮士画面
2. 师生对读(五壮士动作的部分)
3.师读:感谢作者把这五位壮士的英勇的画面像浮雕一样屹立在我们的面前,定格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走近了,走近了,深情地凝望他们的拳头,他们的神情,他们的表情,这是胡福才,这是胡德林,这是葛振林,这是马宝玉,这是宋学义——拿起笔来,选择一个英雄,加上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把他们屹立在狼牙山的形象写下来。
4. 教师小结:是啊,英勇顽强、壮烈豪迈、视死如归,这就是壮士,狼牙山五壮士。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出示: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五位壮士,五座丰碑,头顶蓝天,脚踩巨石。他们,和狼牙山融为一体,永远地屹立在狼牙山上,永远屹立在中华大地上。这真是“易水千古悲壮士,狼山万世颂英雄!”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在学生充分揣摩、推敲、感受、理解“法”的基础上练一练、仿一仿,用一用——显性的写,不仅感受到文字的美,更接受了文字蕴含的思想教育——道——学生自己教育自己、静静地教育自己是最有生命力的,这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应有之意、实践之法。
今天,我们走进了历史,走进了国难当头的岁月,走进了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岁月,我们感受了被侵略的屈辱,也感受了壮士们的坚强不屈。
1、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想?说一说。
2、你积累了哪些赞美壮士(英雄)的好词好句,写下来,越多越好。 (教后修改)
狼牙山五壮士
顶峰歼敌 壮
引上绝路 烈
诱敌上山 狼牙山 跳
接受任务 崖
坚强不屈 勇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