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6 怀念母亲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 6 怀念母亲

  • 格式:  PPT
  • 大小:  1.26M    26张
  • 时间:  2015-02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怀念母亲》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怀念母亲》课件人教版六年级上册6《怀念母亲》课件
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细雨,似拂面春风;有一份情,无私而博大,绵绵不断,情谊深长。这就是母爱,永远都是不求回报,无私的付出。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解释: 谁说小草的嫩心可以报答三春阳光的温暖?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的儿女怎么能报答其万分之一呢? 比喻子女难以报答母亲的情爱于万分之一。形象贴切,一语双关。 后亦用以比喻一个人难以报答祖国的恩情。 寸草:小草。心:指小草抽出的嫩心。三春晖:喻指母爱。三春,春季的三个月称三春。晖,太阳光。
6 怀念母亲
季羡林
国学大师——季羡林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大学西语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交换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
《怀念母亲》一文是季老的回忆录《留德十年》中的一篇。《留德十年》从1934年,青年季羡林大学毕业期待赴德留学终于成行写起,一直写到1946年归国返乡为止。数十篇文章,洋洋十数万言,写尽了十一年羁旅生涯中的跌宕起伏。《留德十年》中的文章,每一篇自成一体,各自独立;连在一起则以时间为序,整体呈现了先生十多年的经历。在这些文章中,《怀念母亲》显得有些特别,它没有像其他的文章那样以写事或写人为中心,而是在叙述文字中夹杂了相当比例的日记、文章片段,头绪比较多。它的主要内容,对母亲(生身母亲、祖国母亲)的怀念是年轻的季羡林欧洲十一年中不间断的情感。
写作背景
1、准确读写课文8个生字和“寝不安席、频来入梦、凄凉、朦胧、可见一斑、真挚”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

3、品味揣摩重点词句,体会作者旅居海外时对祖国异常强烈的思念之情,从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4、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字词正音
zhì
真挚
qǐn
寝不安席
pín
频来入梦
méng lóng
朦 胧

凄凉
bān
可见一斑
piān
篇目
真挚 避免 朦胧
凄凉 引用 强烈

寝不安席 思潮起伏
可见一斑
我会读
词 语 积 累
真挚:
弃养:
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薄暗:
沮丧:
思潮起伏:
心潮腾涌:
(感情)真诚恳切。
婉辞,指父母死亡。
无法安然入睡。
终身的遗恨。
昏暗。
灰心失望。
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
心情跳跃、涌动。
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

2、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两位母亲
生身母亲
祖国母亲
对“生身母亲” 的感情
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这里写出了“我”失去母亲之后的伤心、痛苦和悔恨,文章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我”对母亲的深情。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2、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在你的想象中,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
慈祥的 关爱的 温柔的

妈妈喜欢吃鱼头  

在我依稀记事的时候,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我想,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有鱼肚子上的肉好吃。那年,外婆从江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外婆家乡很金贵的鲑[guī]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你忘啦? 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外婆眯缝着眼,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伢(yá)啦,你吃。”接着,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su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上,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我们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只无人问津的鱼头。
而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子说:“乖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谁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子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肋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打那以后,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她妈妈碗里,很孝顺地说:“妈妈,您吃鱼头。”        打那以后,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做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对“祖国母亲” 的感情
“频来入梦” 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身居异国他乡,心中无限思念祖国,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祖国母亲,频来梦里”。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1、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他乡,想起故乡和老朋友,心中十分忧愁;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所以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虽凄凉,却又是甜蜜。
体现了作者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思念,这种感情浓浓的,化不开。
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本文主题
本文通过作者对亲生母亲、祖国母亲这两位母亲“同样崇高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我的中国心
作业布置
找出课文中描写对祖国母亲魂牵梦萦的句子,读一读,抄写下来。

2 完成本课相关的作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