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复习题5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期末复习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七年级数学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期末复习课件七年级数学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期末复习课件七年级数学第五章平行线与相交线期末复习课件
1
收获的季节
期末总复习 第五章
2
知识结构:
相交线
平面内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
两条直线被第
三条直线所截
邻补角
对顶角
对顶角
相等
垂线及
其性质
点到直
线距离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平行公理
平 移
条件
性 质
相交线
1.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_______________.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垂直平行三种.”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3.相交:
当两条直线有公共点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
4.平行:
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相交、平行
两条直线相交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则∠1与∠2互为__________;∠1与∠3互为__________.
1.邻补角:
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
一个角的两边分别为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3.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
对顶角
练一练
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若
∠AOC=35 ° ,则 ∠AOD= ,
∠BOD= .
E
A
O
C
F
B
D
145°
35°
垂线、垂线段
1.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垂线的性质: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垂线段:
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4.垂线段的性质:
垂线段最短.
5.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练一练
已知P是直线l外一点,A、B、C是直线l上一点,且PA=5,PB=3,PC=2,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 )

A .等于2
B.大于2
C.小于或等于2
D.小于2
C
8
练一练
10、图中能表示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线段有( )
A 2条
B 3条
C 4条
D 5条
B
A
C
D
D
练一练
分别过点A、B、C画对边BC、 AC、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F.
B
A
C
三线八角
如图,图中的同位角有:
内错角有:

同旁内角有:
∠1与∠5, ∠2与∠6,
∠3与∠7, ∠4与∠8
∠3与∠5, ∠4与∠6
∠3与∠6, ∠4与∠5
练一练
如图, ∠1与∠2是_____和_____被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角.
∠3与∠4是_____和_____被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角.
AD
BC
AC
内错
AB
CD
AC
内错
练一练
如图, ∠1与∠2是_____和_____被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角.
∠3与∠4是_____和_____被_____所截形成的______角.
AD
BC
CD
同旁内
AB
CD
BE
同位
平行线
1.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b∥a, c∥a,那么_______.
b∥c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练一练
如图,已知直线a∥b,∠1=54°,那么∠2,∠3,∠4各是多少度?
解:∵ ∠1=54°
∴ ∠ 2=∠1=54°(对顶角相等)
∵ a∥b
∴ ∠ 4=∠1=5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3=180°-∠2
=180° - 54°=126°(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命题 、定理
1.命题: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2.题设、结论:
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如果”后面的是题设,“那么”后面的是结论.
3.真命题、假命题:
若题设成立,则结论也一定成立的命题,是真命题.
若题设成立,则结论不一定成立的命题,是假命题.
4.定理:
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
17
练一练
(1)同角的补角相等;
(2)等角的余角相等;
(3)互补的角是邻补角;
(4)对顶角相等;
(1)题设: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
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与结论:
(2)题设:两个角是相等的角的余角;
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3)题设:两个角互补;
结论:它们是邻补角.
(4)题设:两个角是对顶角;
结论:这两个角相等.
平移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的基本性质:
①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②对应角相等;

③对应点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例2. 如图所示,△ABC平移到△A′B′C′的位置,则点A的
对应点是______,点B的对应点是______,点C的对应点是____
。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_,线段BC的对应线段是
_________,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___。∠BAC的对应
角是__________,∠ABC的对应角是____________,∠ACB的
对应角是___________。△ABC的平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移距离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A′
B′
C′
A′
B′
C′
沿着射线AA′
(或BB′,或CC′)的方向
线段AA′的长
(或线段BB′的长或线段CC′的长
21
知识应用:
(1)图1中有几对对顶角?
(2)若n条直线交于一点,共有________对对顶角?
m
n
O
l
图1
l2
l3
l4
l5
l1
ln
6对
22
知识应用:
1. 如图,∵∠D=∠DCF(已知)
∴_____//______( )
2. 如图,∵∠D+∠BAD=180°(已知)
∴_____//______( )
AD
BC
AB
D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3
知识应用:
能由△AOB平移而得的图形是哪个?
A
B
C
D
E
F
O
答:△OFC,△OCD
24
知识应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顶角相等;
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③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④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B
25
知识应用:
如图,不能判别AB∥CD的条件是( )
A. ∠B+ ∠BCD=180° B. ∠1= ∠2
C. ∠3= ∠4 D. ∠B= ∠5
B
AD∥BC
26
知识应用:
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是射
线 ,∠1= 32° ,∠2=58° ,则OE与
AB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
垂直
E
A
O
C
B
D
1
2
∵∠AOE= 180°-∠1-∠2= 90°(平角定义)
∴OE⊥AB(垂直定义)
27
例1. 如图 已知:∠1+∠2=180°, 求证:AB∥CD。
证明:由:∠1+∠2=180°(已知),
∠1=∠3(对顶角相等).
∠2=∠4(对顶角相等) 根据:等量代换 得:∠3+∠4=180°.
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得:AB//CD .
28
例2. 如图,已知:AC∥DE,∠1=∠2,试证明AB∥CD。
证明: ∵由AC∥DE (已知)
∴ ∠ACD= ∠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1=∠2(已知)
∴ ∠1=∠ACD(等量代换)
∴AB ∥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9
知识应用:
如图,∠B=70°,∠BEF=70° ,∠DCE=140°, CD∥AB,求∠BEC的度数
解:∵∠B=∠BEF=70°
∴AB∥EF
又∵CD∥AB
∴CD∥EF
∵∠DCE=140°
∴∠CEF=40°
∴∠BEC=∠BEF- ∠CEF=70°-40°=30°
30
知识应用:
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BOC ,∠2 :∠1= 4:1,求∠AOF的度数.
解:设∠1=x
∵∠2 :∠1= 4:1
∴∠2 =4x
∵OE平分∠BOD
∴∠DOE=∠1=x
∠DOB=2∠1=2x
由∠2+∠DOE+∠1=180°
∴4x+x+x=180°
x=30°
∴∠AOC=∠DOB=60°
31
知识应用:
直线AB、CD相交于点O,OM⊥AB.
(1)若∠1= ∠2,求∠NOD的度数;
(2)若∠BOC=4∠1 ,求∠AOC、∠MOD的度数.
解:(1)∵OM⊥AB
∴∠MOB=∠MOA=90°
∵∠BOC=∠AOD(对顶角相等)
∴∠1+∠MOB=∠2+∠NOD
又∵∠1=∠2
∴∠NOD=∠MOB=90°
解:(2)设∠1=x
∴∠BOC=4∠1=4x
∴∠MOB=∠BOC-∠1=3x
又∵∠MOB=∠MOA=90°
∴3x=90°,x=30°
∴∠AOC=∠MOA-∠1=60°
∵∠BOD=∠AOC=60°,
∠MOB=90°
∴∠MOD=∠BOD+∠MOB
=150°
32
知识应用:
如图,AB∥CD,EF分别交AB、CD于M、N,∠EMB=50°,MG平分∠BMF,MG交CD于G,求∠1的度数.
解:∵∠EMB=50°
∴∠BMF=180°-∠EMB=130°
∵MG平分∠BMF
∴∠BMG= 1/2∠BMF=65°
∴∠1=∠BMG=65°
33
知识应用:
如图,已知DE、BF分别平分∠ADC 和∠ABC,∠1 =∠2, ∠ADC= ∠ABC .
试说明AB∥CD.
解:∵DE、BF分别平分∠ADC 和∠ABC
∴∠3=1/2∠ADC,∠2=1/2∠ABC
又∵∠ADC= ∠ABC
∴∠3=∠2
∵∠1=∠2
∴∠1=∠3
∴AB∥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
知识应用:
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20°,现将这一长方形纸片沿AF折叠,若使AB’ ∥BD,则折痕AF与AB的夹角∠BAF应为多少度?
解:长方形ABCD中,∠BAD=90°
∵∠ADB=20°
∴∠ABD=70°
∵AB'平行BD
∴∠B'AB=180°-∠ABD=110°
由题意可知
∠BAF=1/2∠B'AB=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