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1 *沁园春 长沙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1 *沁园春 长沙

  • 格式:  PPT
  • 大小:  275K    12张
  • 时间:  2015-10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8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沁园春·长沙》ppt课件8
沁园春 长沙
毛 泽 东
浙江东阳中天中学 卢通权
词的有关知识
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
写 作 背 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农民运动蓬勃兴起。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创建了湖南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经在广州正式成立。但陈独秀看不到革命力量,想把革命领导权交给资产阶级。这年10月,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追忆了昔日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豪放词,巧妙地回答了革命领导权问题 。
舸 gě  怅 chàng 
寥 liáo 廓 kuò 
遒 qiú  遏 è
读准字音
前三句(起句)写了什么?请调整一下词序
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
中间七句(铺叙 )
1、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
山、林、江、舸、鹰、鱼→万 物 (意象)
2、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绘的?
远眺:群山→山红林染如画 近观:江中→水碧船急驶   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 俯视:水底→鱼儿轻快畅游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使之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
3、找一找具有表现力的词
万→山之多;遍→红之广;层→林之密;尽→染之透;漫→水之盛;透→水之清;争→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击→飞之矫健;翔→游之轻快;竞→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4、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想到了什么?(最后三句)
面对生机蓬勃、绚丽壮美的大自然和广阔宇宙,诗人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一问也写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凌云壮志。
(景——情——志)
下阕过句: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调整成正常的语序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曾携百侣来游。
(追忆青年时期的革命活动)
中间七句分写革命活动
这几句形象的概括了当时年轻一代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评论国家大事,把权贵视为粪土。
粪土一词的用法是:把……看成粪土
以设问句结尾: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实际上这是对上阕“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革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有肩负着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豪情壮志。艺术的回答了“谁主沉浮”这一问题。
(叙事—抒情—言志)
上阕两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 重在写景 即景抒情 提出问题
下阕两幅画面: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 通过回忆 重在抒情 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