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2 故都的秋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 2 故都的秋

  • 格式:  PPT
  • 大小:  1.49M    42张
  • 时间:  2015-11

《故都的秋》ppt课件(42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故都的秋》ppt课件(42页)《故都的秋》ppt课件(42页)《故都的秋》ppt课件(42页)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永春职业中专学校
郑妮雅
总 纲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介绍
三、教法、学法
四、教学过程
五、教后感想
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

一、教材分析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职专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具体编排在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在那个时代,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的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在鉴赏阅读中,既要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也要辅之以抽象思维,更要注意学生美感思维的激发。
2、教学目标:

一、教材分析
a、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b、领悟作者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
c、体会课文疏朗而又细腻的语言特点。(第二课时)
d、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领会作者把故都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自己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一、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突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是在特定的心境下写本文的,所选取的故都风物都带上了作者苦闷心灵的影子,因此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尽可能的贴近郁达夫当时的内心世界是突破重难点的关键。
一、教材分析
4、教具准备:

印发预习材料、课文朗诵带、制作幻灯片。
5、教学时数:

2课时

我的教学对象是美术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对散文是不陌生的,刚刚学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感受过散文的语言美、绘画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调查得知,许多同学课外都喜欢看散文,兴趣比较浓,尤其是女生,订阅了《读者》、《散文》等杂志,一般同学生也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设置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二、学情介绍
三、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这是一篇讲读课,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以画带学为辅助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以及亲自动手的能力。
朗读感受 设疑讨论
以画带学
教法、学法确立依据:
1、新教材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和培养语感。这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2、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3、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认知规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对知识初步获得整体印象后,会有意识地进入知识的探究情境之中,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
三、教法、学法

1、文章的“文眼”在哪里?
2、请同学们“以文为本”,结合自己的想像画出五幅秋景图。(注意色彩的搭配)
3、故都的秋景多种多样,作者为何只选取上述秋景描绘呢?试从主、客观方面加以分析。
4、课文结构是怎样的?除了五幅图之外还写了些什么?
5、如何做到前后呼应?
6、抒发了对故都清秋一种怎样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预习题:
(二)温故知新,导入课文。
教师提问:当秋天来临之际,你感受到了什么?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学生回答:畅谈感受,回忆关于秋的诗文。
四、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三)幻灯片显示相关材料和图片,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于秋的景观图片,尤其注重北京秋景图片的展示,如香山红叶、北海、陶然亭等。
要学生进入学习氛围,调动其求知的欲望,就要注意调动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美感思维,让学生的思想随着美的画面动起来,到秋的意境中去“设身处地”地体验对象。
(四)听朗读录音(十分钟)
听朗诵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正音,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听和感受语言美的能力,尽快的进入到课文的情境当中。
(五)结 构 提 纲
故都的秋
总写
分写
总括
向往和感受
南国之秋
五幅秋景图
秋的色味
眷念之情
秋晨
秋槐
秋蝉
秋雨
秋果
四、教学过程
板书是课文简单、直观的再现,通过板书抓住重点,理清思路,在头脑中建构起一幅本文的框架图。
四、教学过程
A、引导学生朗读文章的开头部分“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从中找出本文的“文眼”。
学生回答:清、静、悲凉。
“文眼”在散文阅读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引导学生迅速找出“文眼”,为进一步深入分析确立了方向。
四、教学过程
B、文章的景物描写如何体现出“清、静、悲凉”的特点呢?(请同学将课前要求画的秋景图展示一下,并用文字加以说明)

小院清晨:
“牵牛花的颜色: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槐树落蕊而知秋:
“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秋蝉蝉鸣而报秋: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秋雨淋人人知秋:
“灰沉沉的天底下”,“咬着烟管,在雨后
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去一立”
秋果奇景:
“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等枣树叶落,
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设计意图
这是本文的重点,美术班的的学生由于本身专业的特点,对于色彩比较敏感,而且想像力也相当丰富,让他们亲自动手,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能够与本身的专业知识相联系,并且用文字说明图画还能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C、文中的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这些景物的清闲、幽静、落寞表面看都是秋的真实色彩,但故都秋的景物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香山的红叶,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作者为何只选取了这几处景物来写呢?
补充说明:郁达夫简介及《故都的秋》的写作背景。(播放相关的图片资料)
结合作者简介和时代背景布置学生回去思考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
这是本文的难点,《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但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离今天较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要补充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以此来突破难点。
四、教学过程
D、文章在刻意描绘的几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朗读开头两段和结尾两段)
明确: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进行对比,形成首尾呼应,抒发了对于故都秋的眷恋、向往。
文章到最后再点明作者写作《故都的秋》的目的,总括全文。
四、教学过程
(六)比较阅读:(5分钟)
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音乐及歌词。
提问:《前门情思大碗茶》的词作者为何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
(答案下节课讲解。)
设计这一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认真思考,明白景的选择都是为表现情感服务的。
四、教学过程
(七)总结:(3分钟)
“文眼”——“客观色彩”与“主观色彩”的融合——体会悲凉、伤感之音的由来(第二课时)
教师的总结能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结构和逻辑顺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
(八)布置作业:(2分钟)
1、文章的“形”与“神”是紧密结合的,除了本节课上提到的外,还有哪些,找出来。
2、故都的秋景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了这几处景来写?
3、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用了四组比喻,请对其进行揣摩。
4、读其它古今写秋的诗文,摘抄诗句,文句,并对其一作简单鉴赏。(不得少于10首)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有助于文学常识的积累。并提出预习要求,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五、教后感想
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但由于写作年代较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有些困难。困难主要在于一些“负面”情感难以理解。如“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消除时代隔阂,让学生想象着郁达夫久有品赏故都的秋的心愿,又久经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终于回到故都北平,自然有多种复杂的感受,包括“负面”的感受。还要指导学生反复读,带着深情读,渐渐感悟到作者的心态,便是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谢谢!
设计意图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材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这句话辨证地阐述了教材、教师、教学三者的关系。“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这就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习。因此,教师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岁去人头白,
秋来树叶黄。
潭柘寺
陶然亭
钓鱼台
普陀山的凉雾
玉泉的月夜
钱塘江的秋潮
我爷爷小的时候常在这里玩耍,
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儿叫,
伴随他度过那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
他一日那三餐,窝头咸菜,就着一口大碗茶,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好许他最廉价,
可是谁知道,谁知道,它那醇厚的香味儿,
饱含着泪花,饱含着泪光,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
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
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欲见它更显那英姿挺拔,
叫一声杏儿豆腐,京味儿真美,
我带着那童心,带着那思念,再来一口大碗茶。
介绍作者郁达夫
郁达夫 (1895~1945)现代作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发起成立创造社,出版了新文学最早 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以其“惊人的取材、大胆的描写”而震动了文坛。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回国后 参加编辑《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1923年起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等校任教。1927年8月退出创造社。
1930年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并参加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1933年初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在白色恐怖威慑下由上海移居杭州,徜徉于浙、皖等地的山水之间,写有不少文 笔优美的游记。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 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 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写作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来的苦闷和离群独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