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 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 格式:  PPT
  • 大小:  589K    26张
  • 时间:  2015-11

《廉颇蔺相如列传》ppt课件14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廉颇蔺相如列传》ppt课件14《廉颇蔺相如列传》ppt课件14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司马迁因李陵案而遭受最为耻辱的腐刑后,“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他曾想过死,但想到“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犹豫了,因为他把事业、理想看得比一切都宝贵,他毅然活下来,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正因此,司马迁才对那些在逆境中发愤,在厄运中不屈不挠,在险境中视死如归的仁人志士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史记》才会出现那么多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磨难英雄形象。比如荆轲、毛遂…而蔺相如则是这些人物中的突出典型。蔺相如在虎狼成群、险象横生的环境中,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国家利益至上,凭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国家的尊严。
故事发生时的背景
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
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
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
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  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
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
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
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
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
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
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
时代背景简介
课文所写事件发生在战国后期,当时秦、楚、齐、赵等七国纷争,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对外扩张.
结构分析
1—13 节:完璧归赵。  14—16节:渑池相会。  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

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
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
内 容 分 析第一部分(1-13段):
1、 故事开始时,廉颇和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分别如何?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蔺相如者,缪贤舍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2、 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揣摩秦书里“请易璧”的“请”所表现的含义。
秦故作礼节的狡诈,客套中的强硬。初次感受《史记》的用语的精当。
秦王“遗赵王书”给赵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3、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计未定”和“求人,未得”于相如
的出场有什么作用?
4、缪贤的推荐可不可以简略成“臣舍人蔺相如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
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
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
矣。
借此认识史家笔法。叙事的详略是紧扣人物的塑造的。借缪贤亲历突出蔺相如的勇谋,尤其是智谋,虑事的周全长远,计策的可行有效。
5、王召见时,相如的观点态度是什么? 这里可以看到相如怎样的形象?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
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与前文诸大臣谋而未定形成对照,衬托出相如的胸有成竹的果断和勇气。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6、秦庭之上,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结合前后文,他从哪里看出的?
章台见相如——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得璧传美人——戏弄臣
左右皆呼万岁———骗璧到手的群臣狂喜
这些细节相如看在眼里,了然在心里,说明相
如很细心,富有洞察力。
7、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
誓死捍卫:
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怒发上冲冠。
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设计智取:
璧有瑕,请指示王。
说理斗争: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
欺,况大国乎?
且以一壁之故逆强秦之
欢,不可。
8、相如“归璧于赵”的考虑和策略是什么?
有没有漏洞和值得商榷之处?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
——迎合秦王的虚荣心
赵王诚意斋戒,要求秦王也要斋戒,并设大礼,
“臣乃敢上璧”——拖延时间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
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9、完璧归赵后相如的地位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内 容 分 析第二部分(14-16段):
1、渑池相会的前提背景
是什么?
赵国两次军事失利。秦在军事
斗争胜利后,欲在外交上获得不战
之利。
赵王态度如何?
畏,怯,毋行示弱
2、秦王与赵王对比
秦王酒酣,请赵王奏瑟——盛气凌人
赵王鼓瑟——胆怯顺从,唯唯诺诺
秦御史和赵御史对比
秦御史前书——主动记录,示秦强,录入史册公然侮辱赵国
赵御史,顾召书——被动,胆怯,退缩
秦之群臣和蔺相如对比
秦人多势众,有预谋在先,齐祝寿提无礼要求。
赵,唯相如一人而已,仓促应战,随机应变,针锋
相对,而能力挽狂澜,保全赵国尊严。
相如与赵王、赵御史对比
“前曰” “前进缶”“跪请”,动作有
礼节却又咄咄逼人,并在保持了最
近距离时以死相逼。面对秦王左右
拔刃的危急时刻,相如“张目叱之”
,则“左右皆靡”,足见其壮士之气
骇人,勇气可畏。
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
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
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怿,为
一击缶。
小结:通 过以上四处比较,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在对比衬托中非常醒目。所以“ 渑池之会”, 秦终不能加胜于赵,甚至可以说是赵国一次漂亮还击。
内容分析 第三部分(17-21段):
1、廉蔺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用廉颇的话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
羞,不忍为之下!
相如出身低微,开始只是“缪贤舍人”,而现在却
“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如果说完璧归赵是蔺相如一个人的功劳,那么渑池
之会呢?赵之所以保全尊严,除了蔺相如的智勇之外,
还有什么原因?
体会渑池相会前廉颇的做法:诀别、陈兵。——
果断,有见地。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说明廉颇也有功劳,只是
赵王更感激蔺相如罢了,所以蔺相如的地位超过了廉颇,
于是就产生了矛盾。
2、 廉颇扬言见到相如“必辱之”。相如是如何对待的?
相如有意退让,“不肯与
会”,“常称病”,“不欲与
廉颇争列”。即使见到廉颇,
相如也“引车避匿”。从这里
可以看到相如的大度与气量。
3、写舍人们的“相与谏”有什么作用?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
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
甚。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
去。
表现出相如对廉颇忍让的不易,
引出了相如对避让的解释,突出了人物形象,推
动了情节。
4、相如避让的原因是什么?他是怎样让舍人们心服口服的?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
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
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相斗,其
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
也。
相如用比较法,把廉颇和秦王相较,强调自己避
让隐忍的原因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显示出
相如,国家利益至上的大局观念。
5、廉颇听到相如的话后如何表现?
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廉颇知错能改,坦白直率。
廉蔺交欢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爱国
总结人物形象
蔺相如有智谋,有勇气,善于言辩,爱国,待人宽厚,有大局观念。
廉颇,有勇力善战,爱国,为人坦率,知错能改,也有眼光和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