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bluepallas0227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题 号







得 分









一、请将下列语名工整规范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二、选择题。(2分/题,共18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 深遂(sui) 一拍即(ji)合 义愤填膺(yin)
B、 捋(luo)胡须 气冲斗(dou)牛 妇孺(ru)皆知
C、 踌(chu)躇 狩(she)猎者 锲(qi)而不舍
D、 亘(geng)古 钦(qing)佩不已 潜(qian)心灌注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仿徨 历尽心血 杂乱无章
B、萦带 警报迭起 家喻户晓
C、篷勃 炯乎不同 兽挺亡群
D、荒漻 锋芒必露 人迹罕至
3、下列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①书诗四句 书:写 ②稍稍宾客其父 稍稍:稍微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事:认清事物
B、①弥高 弥:更 ②著我旧时裳 著:穿
③迥乎不同 迥:差不多
C、①兀兀终身 兀兀:劳苦的样子 ②愿为市鞍马 市:集市
③义愤填膺 膺:胸
D、①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路,当权 ②刮目相看 刮:擦擦眼
③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言辞
4、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作者杨振宁是美籍华裔化学学家,获1957年诺贝乐化学学奖。
B、《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主人公是俄国作曲家,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
C、《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
D、《最后一课》作者都德,法国作家,他以作品《小酒店》闻名于世。
5、下列各句成语运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春天到了,小草五光十色,到处都生机勃勃。
B、张华的作业做得不堪设想,受到老师的批评。
C、夜深了,我一个人漫步在寂静的街头,在人声鼎沸中回忆过去。
D、那是一件鲜为人知的往事,老奶奶一直默默的把它记在心里。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十五”期间,泰州市将建立质量技术保证体系,力创国家级名牌产品30个。
B、源于新疆的沙土在西风环流带的吹送下,影响到太平洋地区、东亚和中国。
C、我们热烈欢迎教委领导到我校莅临指导。
D、三年来,这个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7、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1、___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___会走他已经走过的道路。
2、他___孤独,___有“永恒”为伴。
3、过去他___过那么多的不幸和苦难,可是现在他感到非常___。
A、1如果 仍 2诚然 并且 3遭受 兴奋
B、1如果 也 2虽然 可是 3遭到 高兴
C、1如果 仍 2诚然 可是 3遭受 高兴
D、1如果 也 2虽然 并且 3遭到 兴奋
8、对下面各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和它在句中所起作用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运用了反复、反问的手法;加强语势,强调了对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否定。
  B、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水花的形状、水花之多和水花飘落的姿态。
  C、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水花数量之多、色彩之艳、形状之美。
  D、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疏疏朗朗只用少数几笔的。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景泰蓝的构图没有只用少数几笔的。
9、下列四组对话中,语言得体的一项是 ( )
A、甲:昨天我生日,你送我一支笔,十分感谢!
乙:那只笔挺贵的,是在精品商店买的,希望你喜欢。
B、甲:你的作文没话说,全班第一。
乙:你知道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我是天天写日记的!
C、甲:谢谢您给我让座!
乙:没关系,帮助老人,这是我应该做的。
D、甲:欢迎你下次再次光临我们的商场!
乙:你们这里服务态度好,下次我一定光临。
三、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语言积累:(1分/空)
1、《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山中杂诗》中描写世外神奇景观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___国作家代表作有___被称为_____;他的好友______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好友多时不见,你决定连夜乘车(或乘船)去寻找拜访他,这时可用________,_________来抒怀。(《峨眉山月歌》)
当你独爱这路途中视、听到闲淡宁静之景时,你可用______,______。(《滁州西涧》)
(二)语言运用:
7、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使之与上下文句式协调,文意贯通。(2分/空)
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政客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乞丐说:"是色味俱佳的美食。"商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人说:"___________________。……看来,这个问题不会有统一的答案。我们只能说,一个人最重要、最喜欢的,就是最宝贵的。
8、哲理分析(3分)
一位阿拉伯王子出门去寻宝,临行前许多人送了贵重的东西,而一位长老却送了一柄长勺,他很不以为然。沙漠的路途十分劳苦,他就扔掉了随身携带的那柄长勺。经过两年的长途跋涉,王子找到了埋着宝藏的山谷,可他用三年的时间都没有打开藏宝的大门。一天夜里,真主显灵,告诉他,打开山谷的钥匙就是那柄不起眼的小木勺。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明白了什么哲理?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共35分)
(一)读《孙权劝学》,回答下列问题。(15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所益。”蒙乃始就学。
1、填空(1分/空,共10分)
(1)《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一部 体史书由 朝 主特编篡。
(2)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而吕蒙开始却以 为理由,拒绝读书。孙权以自己为例,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 ,使吕蒙拒绝读 书的理由不攻自破,蒙 。
(3) 出自本文两个成语是 、 。
3、解释加点的词(0.5分/空,共2分) 卿今当涂掌事( ) 蒙乃始就学( )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4、解释句子(1分/空,共2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哪些书?(3分)

7、读了这则历史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二)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自来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 能概括出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段中两处划线字的含义。(2分/空,共4分)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最后一段,在文章里起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逢入京使(8分)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1、此诗选自_________代诗人的《 》,表达了______________之情。
2、解释诗中的字词。
故园:______________ 漫漫:________________龙钟:____________________传语:_________________

(四)我长大了(1分/空,共8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曾认为上中学就是“长大”,是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 第二次,“我”曾认为长青春痘就是“长大”,是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 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作(35分)
28、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得最紧密的人。当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当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候,当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母亲就是我们最坚实的情感依托。2007年的母亲节又要来临,让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吧。请以“母爱”为内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6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
要求:1、填写题目:________
2、以记叙文为主,运用恰当的修辞、描写、表达方式等;
3、文中不得出现人物姓名、地名等;
4、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6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答 题 卡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请将下列语名工整规范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二、选择题。(2分/题,共18分)
三、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25分)
(一)语言积累:(1分/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_____国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他的好友__________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阅读理解:(共35分) 
(一)读《孙权劝学》,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填空(1分/空,共10分)
(1)选自《      》,     体史书由    朝      主特编篡。
(2)原因是          ,以         为理由,拒绝读书。指出的读书方法:      ,蒙      。
(3) 成语是 、 。
2、解释加点的词(0.5分/空,共2分) 卿今当涂掌事(      ) 蒙乃始就学(    ) 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 (     )
3、解释句子(1分/空,共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一句中的“经”指哪些书?(3分)

5、读了这则历史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二)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回答下列问题。(共10分)
1、 能概括出选文内容的一句话是什么?(1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选文中闻一多先生都“做”什么了?(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分析段中两处划线字的含义。(2分/空,共4分)
(1)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选文最后一段,在文章里起的作用是什么?从哪个词中可以看出?(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逢入京使(8分)
1、选自_________代诗人的《   》,表达了_____        _________之情。
2、解释诗中的字词。
故园:______________ 漫漫:________________龙钟:____________________传语:_________   ___
(四)我长大了(1分/空,共8分)
1、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曾认为上中学就是“长大”,是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 第二次,“我”曾认为长青春痘就是“长大”,是把 作为长大的标准。 我终于意识到“长大”的真正含义,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
6、“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