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综合练习

  • 格式:  PPT
  • 大小:  428K    74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ppt课件2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ppt课件2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ppt课件2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ppt课件2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ppt课件2人教版七年级(下)文言文复习ppt课件2
复习《口技》
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字 ,明末请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⑵文体常识《口技》一文选自《 》。
代 选编的一部 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初进土。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海渔篇》等。
⑵文体常识《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选编的一部笔记体小说,以叙写故事为中心。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施八尺屏障
众宾团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
妇抚儿乳
众妙毕备
宾客意少舒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也
以为妙绝
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曳屋许许声
②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
妇抚儿乳
宾客意少舒
不能名其一处
③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虽人有百手
会宾客大宴
宾客意少舒
一、通假字
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通“座”,座位)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擅长。者,……的人)
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宴,宴请,用作动词)
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众宾团坐(围绕而坐)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静悄悄)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其夫呓语(说梦话)
妇抚儿乳(喂奶)
众妙毕备(全、都)
宾客意少舒(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其中。间,夹杂)
虽人有百手(即使)
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用作动词)
以为妙绝(以为,认为。妙绝,极点)
变色离席(色,脸色。席,座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
两股战战(股,大腿。战战,打哆嗦,打战)
几欲先走(几,几乎,差点儿。走,跑)
曳屋许许声(拉)
②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
宾客意少舒(形容词做副词,稍微)
不能名其一处(名词做动词,说出)
③古今异义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今义:会议。)
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今义:数量少。)
④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绝:1.以为妙绝
2.群响毕绝

妙:1.众妙毕备
2.以为妙绝
作:1.有鼠作作索索
2.百千齐作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遂于外人间隔
是:1.当是时
2.问今是何时
坐:1.满坐寂然
2.众宾团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
2.自为其名
④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名词,手指)
2.不能指其一端(动词,指出)

绝:1.以为妙绝(副词,极)
2.群响毕绝(动词,消失)

妙:1.众妙毕备(名词,妙处)
2.以为妙绝(形容词,美妙,奇妙)
作:1.有鼠作作索索(拟声词)
2.百千齐作(动词,开始,文中是发出声音)
间: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动词,夹杂)
2.遂于外人间隔(动词,间断)
是:1.当是时(介词,这)
2.问今是何时(判断动词)
坐:1.满坐寂然(名词,通“座”)
2.众宾团坐(动词,坐)
名:1.不能名其一处也(动词,说出)
2.自为其名(名词,姓名,名称)
按照要求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1)表示突然发生:( )( )
(2)表示同时发生:( )
(3)表示相继发生:( )
(4)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
(5)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 )( )
联系上下文,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分别指代什么
其夫呓语( )
妇拍而呜之( )
不能指其一端( )
结合文段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分别举例说明。
(2)文中从哪些方面烘托口技人技艺的高超?
(3)文中的宾客的心理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用原文回答)
(4)文中分别从哪些方面写宾客的反应?描写宾客的反应有什么作用?
(5)文章的①⑤段都写到了口技人表演时的道具有什么作用?
复习狼
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作者 ,字 ,号 , 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⑵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 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常识积累
⑴作者常识
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⑵文体常识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共有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
场主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
其一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
又数刀毙之
一狼洞其中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只增笑耳
一、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只有)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缀行甚远(紧跟)
屠惧,投以骨(惧,害怕。以,用)
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困窘,处境危急)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
场主积薪其中(柴草)
苫蔽成丘(覆盖、遮蔽)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倚,靠。弛,卸下)
眈眈相向(注视的样子)
一狼径去(离开)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目似瞑,意暇甚(瞑,闭眼。暇,空闲)
屠暴起(突然)
又数刀毙之(杀死)
一狼洞其中(打洞)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打算)
止露尻尾(屁股)
屠自后断其股(大腿)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
只增笑耳(罢了)
②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1.“其一犬坐于前”中“犬”
动词作名词:
2.“一屠晚归”中“屠”
名词作动词:
3.“一狼洞其中”中“洞”
4.“恐前后受其敌”中“敌”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中“遂”
6.“狼不敢前”中“前”动词作使动动词: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
2.一狼得骨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
2.盖以诱敌
之:1.久之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又数刀毙之
4.两狼之并驱如故
意:1.意暇甚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前:1.其一犬坐于前
2.狼不敢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
2.不治将恐深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2.盖以诱敌
3.投以骨
4.以刀劈狼首
其:1.恐前后受其敌
2.场主积薪其中
3.屠乃奔倚其下
4.其一犬坐于前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③一词多义
止:1. 止有剩骨(副词,只有)
2.一狼得骨止(动词,停止)
敌: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敌对,文中是 胁迫、攻击的意思)
2.盖以诱敌(名词,敌人)
之:1.久之(补充音节,无义)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
3.又数刀毙之(代词,指狼)
4.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取消主谓句的独立性,不译)
意:1.意暇甚(名词,神情、态度)
2.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动词,企图,打算)
前:1.其一犬坐于前(名词,前面)
2.狼不敢前(动词,上前)
恐:1.恐前后受其敌(动词,担心)
2.不治将恐深(动词,恐怕)
以:1.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连词,表示目的,可译为“来”)
2.盖以诱敌(介词,用)
其:1.恐前后受其敌(代词,它们,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代词,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代词,柴草)
4.其一犬坐于前(代词,其中的)
5.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代词,指屠户)
④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今义:耳朵。)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 A.说明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以作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它们消灭掉。
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 C.说明对于狼那样的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 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如果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____和屠户杀狼。
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作者对这件事有什么议论?(用原文回答)
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复习《伤仲永》
常识积累
⑴作者
,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
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四、活用词语
1、“即书诗四句”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邑人奇之”
4、“稍稍宾客其父”
5、“父利其然也”
6、“父异焉”
1、“即书诗四句”
书:名词活用为动词,写。
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日: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
3、“邑人奇之”
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
4、“稍稍宾客其父”
宾客:名词活用为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5、“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活用为动词,以……为有利可图,认为……是有利可图的
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闻:
1. 余闻之也久
2. 不能称前时之闻
其:
1.其诗以养父母
2.稍稍宾客其父
然:
1父利其然也
2泯然众人矣
宾客:
1稍稍宾客其父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为: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一词多义
自:
1.并自为其名(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闻:
1. 余闻之也久(动词,听说)
2. 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代词,他的)
然:
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
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名词,客人)
为: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动词,成为)
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借旁近/与之
B、金溪民/方仲永
C、父/利其然也
D、余闻之/也久
七、思考下列问题
1、仲永经历了哪几个变化过程?请用原文的句子来说明。
明确:A、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
B、十二三矣,不能称前时之闻
C、又七年,泯然众人矣
(仲永由“神童”——变成了“平常人”)
父利其然也,日 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从个人原因来看:
(2)从道理上来说:
2、那么仲永为什么会“泯然众人矣”呢?我们一起来分析吧。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3、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仲永变成常人的原因是什么呢?用自己的话概述,对此,你有什么启示?
明确:
先天聪明的仲永,没能接受后天的教育,所以最终变成了常人。所以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呀。
八、关于写法
1、默读一、二段,思考它们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与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相同吗?若不同,又是什么呢?

2、在写仲永的变化过程中哪个环节写得最详细?为什么?
明确:一、二段是叙事,三段是议论。
明确:是第一个阶段。正面和侧面都写了仲永的才华独特。更衬托出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复习《孙权劝学》
常识积累
⑴作者
, 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 。 ⑵文学常识
,共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 史,记载了从 到
共1362年间的历史。
常识积累
⑴作者
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制的借鉴。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⑵文学常识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撰。294卷,又考异、目录各30卷。编年体通史。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理解重要词语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 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 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
2.但当涉猎
见:1.见往事耳
2.见渔人,乃大惊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若:1.孰若孤
2.仿佛若有光
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 )
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于厅室之东北角
乃:
1. 乃悟前狼假寐
2.蒙乃始就学
3、屠乃奔倚其下
为: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并自为其名
之:
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
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3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为: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并自为其名(题上)
就: 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当: 但当涉猎
当窗理云鬓
可: 不可不学
皆有可观者
以: 辞以军中多务
以钱币乞之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以为
一字多义
接近,靠近,趋向
完成
应当
对,对着
可以,能够
值得



认为
对课文的理解
从《孙权劝学》中学习到了什么?
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
学习要趁早。
知识让人自信,自信赢得尊重。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以能力显实力,用行动来证明。
待人真诚,友谊常在。
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启示:
朗读并理解:
1、这部分主要采用什么描写?
对话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3、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______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
好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