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16 社戏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16 社戏

  • 格式:  PPT
  • 大小:  1.52M    54张
  • 时间:  2016-02

同类资源

《社戏》ppt课件9
大小:1.27M
《社戏》PPT课件
大小:1.09M
《社戏》PPT课件2
大小:1.59M
《社戏》PPT课件3
大小:13.32M
《社戏》PPT课件4
大小:3.21M

《社戏》ppt课件(50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社戏》ppt课件(50页)《社戏》ppt课件(50页)《社戏》ppt课件(50页)《社戏》ppt课件(50页)
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杯美酒。
—— 高 尔 基
社戏
鲁迅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同时,又是古代的一个地区单位。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课文中的 “社戏”就是指村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等。
读一读
归省 行辈 惮

絮 叨 撺 掇 凫水

潺 踱 皎洁
xǐng
háng
dàn
xù dao
cuān duo

chán
duó
jiǎo
为下列的词语选择一种最恰当的解释。
(1)是待客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A、礼节 B、几样礼节 C、礼物 D、礼貌的程度
(2)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A、竟然 B、抄近 C、直接 D、拐弯
(3)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
A、某种联系 B、原因条件
C、表明组织的证件 D、关联、牵涉

(4)小小年纪便有见识。
A、知识 B、认识 C、胆识 D、阅历
思考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根据事件划分课文结构。
中心事件是到赵庄看戏。
一 (1—3段)看戏前
写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
(4—30段)看戏中
看社戏的全过程
三 (3l一40段) 看戏后
看社戏后的余波
请同学朗读第一部分。
思考:1、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
乐土
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 “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
(3)和小朋友玩,没有太多的规矩;
(4) 可以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1)可以免念《诗经》之类难懂的书;
3、这一部分与写看社戏有什么关系?
(1)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同去看戏的人物。
(2)由一般乐事(钓虾、放牛等)引出最大乐事(看社戏),为下文作铺垫。
1.第二部分是写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划分好层次。
一层(4—9)、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10--13)月夜行船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层(14—21)去赵庄看社戏;
四层(22—30)月下归航偷豆。
看戏前的波折
1、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看戏前的波折和转机。
2、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波折
1、叫不到船;
2、没有大人陪同
3、外祖母要担心。
转机
1、八叔的航船回来了
2、少年与我同去,
且都识水性。
3、双喜写包票。
一、使文章的情节波澜起伏,为看社戏做铺垫。
好处
二、表现农家少年的热情和聪明能干。
唐伯虎祝寿
这个婆娘不是人,
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都是贼,
偷得蟠桃献娘亲。
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词句
第一盼望——
急得要哭——
高兴
第10段第一句表明我 的 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由原来的沉重沮丧变为
轻松喜悦 。
月夜行船
一切问题都解决之后,小伙伴们自然要急急忙忙赶往赵庄看戏。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描写的?
月夜行船
第10自然段对少年朋友的驾船动作运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进行传神的描绘。
月夜行船
动作描写


退后
上前

表现小伙伴们驾船技术的熟练高超。。
“跳”字和“飞一般径向”表现了什么?
去看戏时的愉快急切的心情。
片断训练
仿照此段,以“拔河”、“接力赛”、“陈佩斯吃面”、“打针”……为题写一片断,至少使用5个动词,表现人物活动的特征。
《社戏》读写结合
A.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B.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三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视觉:
豆麦“碧绿”、远山“淡黑”,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觉:
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
"潺潺"的水声,小伙伴的说笑、嚷声,远处的"歌吹"。
触觉: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

(以动写静,既表现了船速之快,又烘托出“我”急迫去看戏的心情。)
修辞手法:
片断训练
请同学们仿照第11段写法,以“我”终于获了奖,怀揣奖状回家的情景,写一段环境描写,以衬托人物喜悦心情;或月考(考试)失败了,回家见父(母)亲前的情景,以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烦躁、悲观、失落、懊悔的心情。在景物描写中至少表达两种感官感受。
阅读14~21段。讨论:
1、这一部分写在赵庄看戏,我认为戏好看不好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2、伙伴们爱不爱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我认为不好看。
1、铁头老生不翻筋斗
2、没有“我”最爱看的蛇
精和跳老虎。
3、是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
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2、伙伴们爱不爱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伙伴们也不爱看。
表现:稀奇、渐不明显、
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
打哈欠、各管自己谈话。
(侧面描写)
朗读22~23段。
这一部分写月夜归航,环境描写又是从哪两个角度来写的?
思考
视觉
听觉
(写我对赵庄的依恋之情)
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窜,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正面、侧面表现孩子们驾船技术高超。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讨论:这几段写偷豆要表现什么?
默读24-27自然段
偷豆这一情节,表现了农家少年的天真、热情、纯朴。
第三部分
看戏后的余波
自读第31至40自然段,讨论六一公公的形象。
淳朴善良、
热情好客、
宽厚
小说还描写了几个人物?你最喜欢哪个?他具有怎样的品质?
我喜欢文中的双喜。因为他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比如当“我”看不成戏,“急得要哭时”,双喜马上计上心来,解决“大船”的问题,而且“打包票”保证“我”的安全,让“外祖母和母亲也相信”;因为他像个小领袖,敢于负责,比如当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大家都已经厌倦但不好说回去的时候,又是他提议回家。
双喜
阿发
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洁无私,比如午夜归航时,阿发以“我们的(豆)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
小伙伴
我喜欢文中的一群小伙伴。因为他们友爱热情,比如“我”是“远客”,他们得到父母许可,“伴我来游戏”;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船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因为他们聪明活泼,比如对付细心的八公公,他们议论之后,想出要八公公归还枯柏树,当面叫他"八癞子”的办法。因为他们很能干,比如他们驾船技术高超,水性很好。
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思考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 —欧阳修
迅哥之意不在戏,在乎山水人和之间也,山水人和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戏也。
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和他们的劳动的本领、办事的能力。再加上特有的农村优美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代表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美好的回忆和对人生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优美的自然景色
自由自在的生活
农村孩子的聪明、热情、淳朴
人与人之间友善、和谐的关系
《社戏》是一幅( )的风情画;
《社戏》是一曲( )的人物赞歌;
《社戏》是一首( )的童年抒情诗;
《社戏》是一个饱经沧桑的人回忆童年生活所讲述的一个美丽的童话,是看倦了都市尘嚣的都市人回归( )、向往( )生活的动人心曲……
景 美
人 美
生活美
情意美
本文通过童年时“我”和伙伴们在农村看社戏的事件,抒发了“我”对美好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从而表达了“我”对热忱、友好、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向往。
课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