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17 端午的鸭蛋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 17 端午的鸭蛋

  • 格式:  PPT
  • 大小:  1.03M    17张
  • 时间:  2015-02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17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端午的鸭蛋》ppt课件(17页)
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
汪曾祺(1920.3.5~1997.5.16),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大淖记事》《受戒》等。

作品多写童年、故乡,写记忆里的人和事,浑朴自然、清淡委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显示出沈从文的师承。
汪曾祺
络子( )

脉络( )
这些字,你会读了吗?
拧( ) 熏( ) 门槛( )

城隍庙( )胤( )门楣( )

硝药( )苋菜( ) 籍贯( )
níng
yìn
xūn
huáng
kǎn
méi
xiāo
xiàn

系统( )

系鞋带( )




lào
luò
掉色 ( )
用酒和( )
shǎi
huò
多音多义字(词)
(一)拧(拧)níng
①两手握住物体的两头各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扭、绞):拧毛巾;把麻拧成绳子。
②用两三个手指扭住皮肉用力转动:他拧了一下孩子的耳朵。
(二)拧(拧)nǐng
①控制住物体的一部分向里转或向外转:~螺丝;~紧瓶盖;~开龙头放水。
这些词,你会解释吗?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
因而也感到荣幸。
与有荣焉:
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
囊萤映雪:
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
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后形容
读书刻苦勤奋。
结构
道习俗(1)
说鸭蛋(2-3)
品端午鸭蛋(4-6)
品读文章第一段
文章中介绍了哪些端午节的习俗?
走进课文 道习俗
系百索子
做香角子
贴五毒
贴符
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
吃“十二红”

(闲适自由)
品读文章第二、三段
走进课文 说鸭蛋
2、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记?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家乡的鸭蛋?
家乡的鸭蛋
名声
特色
人们的赞赏
自己的感受
袁枚的食单
质细而油多
蛋黄通红

热爱自豪
品读文章第四至六段
打络子
挑鸭蛋
装鸭蛋
挂络子
吃鸭蛋
玩蛋壳
走进课文 品鸭蛋
(详)
(详)
(详)

(怀念热爱)
囊萤映雪的故事(联想)
文章语言的特色
1、平淡有味:
2、方言入文:
3、带有文言色彩:
好处是:使文章增添书卷气和典雅之美
好处是:作者脱口而出,直率朴素
好处是:读起来亲切自然。
4、有点幽默:
好处是: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贴五毒.帖符.喝雄黄酒
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名声
特色
鸭蛋络子
玩鸭蛋壳
主旨:对童年生活的怀想 对家乡的热爱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文章读来从容闲淡,流露出的是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

文章不做刻意的雕凿加工,也不刻意追求结构的严谨,但在随意之中也体现了构思的严谨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