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乘着音乐的翅膀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乘着音乐的翅膀

  • 格式:  DOC
  • 大小:  127K    22张
  • 时间:  2016-02

《综合性活动-乘着音乐的翅膀》教案4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
(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陈光荣 510520)

[内容提要]:本文从活动的依据、信息技术运用、活动过程、活动评价和审美鉴赏等环节全面详细地描述了该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效果,较完整系统并具体感性地展现了新课标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过程。旨在追求有效驾驭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以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并为新课标下课程整合的理论研究提供个案实例。
[关键词]:综合实践 课程整合 审美鉴赏

课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
教材定位: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一、活动计划
1.活动名称: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
2.活动组织:陈光荣
3.主持人选:肖展诗、李贝尔
4.参与活动:初三4班
5.活动时间:①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周末和课外时间按要求准备;
②2005年12月1日展示一课时;③总结审美鉴赏一课时。
6.活动地点:中学楼223多媒体演播室
二、活动依据
1.乐有乐章,文有文章,都是指有一个主题,可以独立作为一个完整的部分来欣赏的单位。作文与音乐有许多相通的地方,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而自古至今文人一直特别重视文章的声律,如沈约的“声律说”、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声律》篇,都是谈论文章声律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把诗喻为果树。把诗的内容、思想感情比作根,把语言比作苗,把声比作花,把义比作实。据说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时,每写完一章都要弹钢琴朗读,以验证是否通顺。所以,欣赏文学与学习作文,音乐有许多可以借鉴的东西,如音乐的节奏、旋律、韵味等。
2.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广州市教育局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于2005年9月印发了《广州市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定的实施意见(试行)》。该文件的“评价内容表”中,对学生“艺术修养”的有关要求是:①审美与艺术表现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或美术表现形式,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②活动参与:个人参与各种艺术活动,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艺术学习的持久兴趣。③掌握基本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设计意图
整体设计意图: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表达了艺术家对于生活的理解,宣泄着他们的喜怒哀乐。聆听音乐,可以提升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性情。我们设计这一活动,就是要在音乐和语文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音乐,并且用语言文字去描述和发现艺术家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
四、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对音乐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感受,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将听觉形象转化为语言形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的活动中喜爱音乐,同时培养学生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五、活动准备
1.搜集整理一些关于贝多芬与音乐的参考资料给主持人。
2.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146—P147的相关内容及要求,印发一份例文给学生;部分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同学,准备好乐器弹奏。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一些音乐光盘;制作多媒体课件。
4.邀请音乐老师一同参与,共同指导。
六、信息技术运用
本次活动所用到的软件制作平台和软件:
1.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课件的展示页面,用于连贯活动的各环节和渲染气氛。
2.FrontPage:制作网页,用于展示一些视频或多媒体插件,如《乡愁》配乐诗朗诵,可以收到更好的视觉听觉效果。
3.Authorware: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如《听潮》的配乐朗诵,让学生欣赏大海的波澜壮阔的图景,倾听从沉吟到激昂的潮音,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听潮》的真实意境,领略大海真正的美。
4.Flash:制作图文并茂插件,如《乡愁》配乐诗朗诵,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文学中的音乐图画美和音乐图画中的文学美。
5.Movie maker:用于编辑视频、合成音乐,如肖展诗朗诵音乐小说所用到的一组音乐就是由这一软件编辑合成的。
6.《128音乐大师》软件:安装后,依靠鼠标和键盘就可以演奏钢琴、电子琴或钟琴等等。活动课上,黄可可同学(获钢琴八级证书)就是使用这一软件,在键盘上弹奏了动听的《小舞步曲》的。
七、活动过程
活动开始,主持人开场白(1—2分钟):
肖: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贝:音乐可以诠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它带我们飞翔,飞到那梦幻幸福的境界。
肖:音乐响起的时候,你会想起什么?
贝:也许是瞬间穿过时光隧道飞驰而来的旧日情节。
肖:也许是缓缓蒸发蔓延开的朦胧心情。
贝:也许,只是沉浸在音乐里,咀嚼每一个字每一个音符的深意。
肖:在音乐里,我沉重的躯壳脱落,浑浊的灵魂出窍。生出透明的双翼,飞向无尽的天空。
贝:多么美的时刻,多么美的幻觉。
肖:有些事,只能隔着音乐回望。
贝:有些梦只能借着音乐痴狂。
肖:现在,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去感受音乐,也去了解那些为音乐付出了大半生的音乐家的故事!
[多媒体运用]:
幻灯片首页面描述:一条呈水平横穿页面中部的跳动着的音符带,将主页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正中位置是红色醒目的艺术字“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两旁各有一只可爱的小天使在扇动着翅膀;下部是大家熟悉的坐落于二沙岛上的星海音乐厅图片。页面上还用小一些的字体注明了本次活动的课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活动的班级、策划人、主持人等信息。以《致爱丽丝》作为主持人开场白的背景音乐。
◆王晓怀《音乐,心灵表白》中这样描述:活动一开始,两位主持人的开场白说得优美,押韵,犹如一首精美的诗。多媒体课件也随之播放,同学们都说“哇!好漂亮!”“技术好高超!”“光荣兄不愧是光荣兄”等等。

1.序幕——走进贝多芬(5分钟)
运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学生带入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故事中,从而将学生引入音乐的神圣殿堂。
[多媒体运用]:
字幕:“序幕 走进贝多芬”(6秒自动消失)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贝多芬”(6秒)
效果:上面两行字幕分两屏从底部缓缓升起;第二行贝多芬的这句话,是他留下的昭示天下的最强音。
艺术字:神圣的音乐,心灵的震撼(对称分列于视频、中心图片的两侧)
视频:黑暗中,一声雷鸣,三次电闪;一点白光由远处缓缓逼近,逐渐变大,到达眼前,猛烈爆炸;然后,以贝多芬图像为背景,一串音符随着转动的地球由里向外呈圆弧状翻卷而来;紧接着,隆重推出“震撼”两个字。最后,中心位置的少年贝多芬图像自动闪现。(视频长度38秒)
视频之后,主持人结合幻灯,讲述有关贝多芬的两个故事:“欣然忘食”和“对猪弹琴”。听罢,让人对贝多芬肃然起敬。
图片:上下分别以老年时的贝多芬头像图片平铺,组成类似电影的带状标志;中心位置先出现少年贝多芬图像,接着出现有关贝多芬故事的文字图片(与主持人讲的故事同步显示),最后出现一幅“维也纳中心的贝多芬广场”图片。
图片效果:老年时的贝多芬,岁月的沧桑销蚀着他的肉体,却不能毁灭他顽强搏击的精神,他深邃的目光里有着对音乐的执着追求,也有着对命运的不断挑战。少年时代的贝多芬,炯炯有神的双眼和棕色的鬈发,透露出一种睿智和英气,显示出年少时的贝多芬才华横溢、卓尔不群的音乐家的气质。
背景音乐:致爱丽丝。出现在视频播完之后,贯穿贝多芬的故事,直至本屏幻灯片结束。
音乐意图:让人以平和的心境听故事,并从中受到教育。

2.上篇——真情演绎:难忘的旋律 尽情的演奏(8分钟)
乐器弹奏安排三个人(每人约2分钟):
郭梦旋:二胡独奏——《美丽的花朵》
张彦平:小提琴独奏——《花儿与少年》
黄可可:钢琴独奏——《小舞步曲》。采用“128音乐大师”软件,以键盘代替钢琴演奏。
[多媒体运用]:
字幕:“上篇 真情演绎”
效果:字幕分两行从底部缓缓升起,6秒。
艺术字:“难忘的旋律 尽情的演奏”
效果:半圆弧状呈现在屏幕上部。
图片:浅灰色大理石纹理作背景,下部是跳动的五线谱拉成一线,中心位置是一组乐队在演奏。
意图: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引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背景音乐:短暂的一声(14秒)音乐由弱而强欣然扬起又落下。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
[审美鉴赏]:
音乐教师王丹丹老师现场点评如下:
郭梦旋:表现比较大方,基本掌握二胡颤音的演奏方法,乐曲的音准欠缺,乐曲演奏不够熟练。
张彦平:小提琴的演奏姿势、技法较熟练,音准把握的比较好,略有些紧张。
黄可可:在电脑中操作乐曲很熟练,可见对简谱的掌握还是很扎实的。
总之,在演奏的过程中都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对乐曲的处理太缺乏表现力,可能是练习时间不够或对作品理解不深刻的缘故吧。
忠告:无论是在任何时候演奏乐曲或演唱歌曲首先要自己感动自己,这样才能感动听你音乐的人。
王丹丹老师从音乐专业的角度对三位上台演奏的同学给予了评价。在演奏技巧方面,黄可可比较熟练,她毕竟已获钢琴八级证书,也算是很专业的了;另外两位同学在演奏技巧方面可能欠缺,但他们的坚持与沉着,也为他们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好评。在这一环节中,看看同学们有些怎样的收获:
◆王玥《活动感想》:
吖郭,她和我住在同一个宿舍中,她每天晚上都十分努力的练习。甚至有时老师关了大厅的灯,她就躲进厕所练习;她怕吵着我们休息,便用一支笔卡在弦上,降低音量并关上厕所门和窗。在上这节活动课前一天晚上,她不断的调弦、试音,还让我们帮她听听那个音不准,那一晚她调了很久,终于把音调好了。她开心的笑了。我也为她的成功而笑。
你知道吗?吖郭在课上演奏时忘记了曲子,在下面坐着的我,心也嘭嘭直跳,嘴里不停的嘀咕:“惨了,惨了,怎么办?她忘记曲子了。”尽管如此,吖郭没有放弃,她凭着自己的记忆力和对音乐的感悟把曲子改了,她成功了,她坚持把这首曲子拉完了。
起初,我并不知道张彦平要表演,在上这节活动课的前一天晚上,他在办公室里练习。那时我正在回宿舍的路上,听到不知从那里传来的优美的声音,便兴致勃勃的坐在宿舍楼下的草地上听,去寻找那优美的声音是从那间教室传出来的。后来我们班的女生说那是张彦平在办公室里拉小提琴,我这才知道他一直在努力的练习。
在这节课上,张彦平拉得十分投入,他闭着眼睛,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拉,他好厉害,我十分羡慕他。
可可弹的那首《小步舞曲》我很喜欢听,但是十分可惜,她弹的时间太短了。
◆胡炜茵《享受音乐》:
在昨天的活动课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郭梦璇、张彦平和黄可可的表演。刚开始上台表演时,我感觉到她们是很紧张的。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和同学,心里的压力肯定是很大的。郭梦璇和张彦平的演奏频频出错,这让她们更加紧张。只见郭梦璇她停了一停,深深吸了一口气,闭上眼睛,用二胡中最难的抖功继续为我们演奏。张彦平也是一样,我知道她们都不想让我们失望,也不想让这节活动课失败。慢慢地,她们脸上的紧张渐渐被自信覆盖了,她们已经完全投入到自己的演奏中了。我知道只有投入自己的演奏,才能表现得更加完美。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音乐的存在,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才能乘着音乐的翅膀飞翔。当时,我被她们的演奏感染了,我感受到了音乐的存在,感受到了音乐的美。看到她们的指尖在琴玄上跳动,就像一个舞动的精灵,为我们演绎出一个个优美的音符。我承认,我当时是羡慕她们的。她们早已沉浸在音乐的世界中自由飞翔了。
◆黄可可《音乐能体现人格》:
音乐是高雅的,懂得欣赏音乐的人也是高雅的。
这次活动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郭拉二胡的那一幕了。或许有人认为小郭拉的二胡不是很好听,也不是很熟练。但我的看法与他们不同,小郭需要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把她那非常生疏的二胡回忆起来,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当时,她到了场上,由于紧张而不能正常发挥。但是,我看得出,她在尽量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也在努力地把这一首生疏的曲子演奏完。这就是她的可贵之处了,她尊重自己,她尊重在场的所有观众,同时,她也尊重音乐。虽然她不能弹奏出那种美妙的旋律,但是她的勇敢,她的坚持,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欣赏的地方!
◆李嫣然《与音乐再次相见》:
上完那节活动课,音乐又再次在我心中浮起。音乐,曾经让我辉煌。记得小时侯我学芭蕾舞,有优美的音乐在身边伴随,那时一切都是那么美;后来我学钢琴,我与他相随相伴,成了日日夜夜的好朋友。但是初三到了,我似乎不再与这些有任何瓜葛,感情渐渐在模糊的水雾里挥手而去。那节课,小郭拉起了二胡,张彦平拉着小提琴,还有黄可可在电脑键盘上奏起了“小步舞曲”,在屏幕上的镜头是飞跃的刘翔,他飞得那么高,那么好。而我却在不知不觉中与音乐疏远,我也希望能发挥自己的一丝特长,但是我到现在还是无法做到。是音乐的神奇让我害怕了?是因为我的懒惰,我胆怯,让我忽略了身边音乐的美妙?我知道,当一个人失去了享受音乐的感觉,这个人就不再美丽……
想到这些,我惭愧了。他们与我同龄,与我同班,这样在无形之中也告诉了我,音乐还在我身边等待着我,我是可以的;只要我爱上音乐,我将与音乐在空中快乐飞翔。音韵美,人的心灵美,我与音乐正是再次相见的时候了。
◆杨嘉玲《心随你飞翔》:
在这节课中,每一个人都显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露出了自己真情的一面。
郭郭的表演让我十分感动,她是第一个上场的,从她上场时给我们投来无助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十分紧张,即使她表演中有了失误,但是她却始终坚持着,坚持着,她勇敢的表现让我不得不佩服,我在宿舍里每晚看着她把已经生疏的二胡重新拉起,身为她的好朋友,我只能在她身边默默的支持她,跟她说一声“加油”,而张彦平的小提琴与黄可可的电脑钢琴演奏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
◆潘松深《感受音乐的美》:
昨天,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活动实践课。里面的每一个环节,都非常有趣,特别是那两位主持人,她们那高超的主持能力,让这节特别的课进行得很顺利。
在这节课上,最让我感动的环节是张彦平同学表演的小提琴。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学里给同学和老师们演奏小提琴。一开始,他特别紧张,当他拿起小提琴时,我感觉他就像拿起了一块巨石一样沉重。但是,小提琴声帮他缓解了一下情绪。他越拉越投入,整个人都陶醉在自己的琴声中了。就算是不小心拉错了一个音调,他都能冷静地调整。整首曲子听上去感觉很快乐,在曲子里更能体现出张彦平同学在台下花的功夫。整个过程他完全闭上眼睛凭感觉去演奏,他已完全融入到了音乐里,最后他完美的结束了演奏。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从掌声中可见全场的人都被他感动了。正如王老师说的“想要感动别人,必须先要感动自己。”他真的做到了,他把全场的人都感动了!
他让我体会到真正的音乐,体会到音乐的美,更让所有观众的心都一起飞翔。
◆钟健华《我的感触》:
昨天上的那节活动课,让我最有感触的是同学们表演的乐器,这让我了解到同学们除了一些正常的学习以外,还学了些什么?看着他们表演,我很羡慕他们。原来我们班还有这么多乐器好手在,这让我觉得,一般的学习是无法满足一个人的需要。我们应更多的从课外学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来陶冶我们的情操。在我眼中,他们演奏得好极了,就连音乐老师也给予极高的评价。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一部分。
◆张彦平《演奏》:
昨天的活动,我也参加了演奏,表演的是拉小提琴。表演的同时,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刻。表演的时候,由于紧张,我几次想草草了结了这首歌的演奏。但是,我看见了台下在全神贯注聆听演奏的师生,以及他们那种渴望我继续表演下去的眼神,我觉得如果我停下来,我就会对不起观众了。在整个表演中,我双腿不停地发抖,不断地出现差错,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最终赢得热烈的掌声。这短短的三分钟不到的表演,我受益匪浅。我也深深体会到“坚持就是胜利”的真正含义。

3.中篇——音乐与文学:配乐朗诵欣赏(8分钟)
(1)学生欣赏《乡愁》配乐诗朗诵: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整饬美。根据抒情需要,诗人用了复沓手法。全诗各节都采用“乡愁是——”与“我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句式。复沓手法的运用,既突出地抒写了乡愁,又分清了诗的层次脉络,从而增添了旋律美,增强了节奏感。各节的第二句,都有“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等数量词及“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同一位置上词语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一种类似音乐的回环往复、抑扬顿挫、一唱三叹的旋律,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2)学生欣赏《听潮》配乐朗诵:
听 潮(节选)
鲁彦
(一)海睡图
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指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二)海醒图
不晓得过了多少时候,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它恼怒似的激起波浪的兴奋,渐渐向我们脚下的岩石掀过来,发出汩汩的声音,像是谁在海底吐着气,海面的银光跟着晃动起来,银龙样的。接着我们脚下的岩石上就像铃子、铙钹、钟鼓在奏鸣着,而且声音愈响愈大起来。
没有风。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岩石也仿佛渐渐战栗,发出抵抗的嗥叫,击碎了海的鳞甲,片片飞散。
(三)海怒图
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
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银光消失了。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鲁彦《听潮》是一篇借景抒情的优美散文,它着重从听觉的角度,用文字来塑造声音的形象,表现了大海落潮时静态的“柔美”和涨潮时动态的“壮美”,讴歌了大海的伟大力量,寄托了作者积极向上的情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和对未来的热烈追求。
[多媒体运用]:
《乡愁》艺术字:鲜明的旋律美,强烈的音韵美;背景图片详见附图。
《听潮》的艺术字:壮美的渲染,伟大的乐章;背景图片详见附图。
课件播放:《乡愁》时长2分28秒,课件界面详见附图;
《听潮》时长4分45秒,课件界面详见附图。
意图:随着多媒体手段的普遍使用,传统的语文教学节奏已在逐渐改变。原来要一、两课时能教完的课文,也许用学习软件只要几分钟,原先写上半天的板书,教师只需敲击几下键盘就尽显无遗。如《听潮》这篇写景散文,作家鲁彦讴歌了大海的雄壮美,可我们很多学生都未见过大海,很难真正融入这种审美意境中,因此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赏析大海的波澜壮阔的图景,倾听从沉吟到激昂的潮音,这样才能真正融入《听潮》的真实意境,领略大海真正的美。
[审美鉴赏]:
《乡愁》配乐诗朗诵和散文《听潮》的配乐朗诵,是怎样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文学中的音乐图画美和音乐图画中的文学美的?请看——
◆吴博成《感悟音乐与我》:
下了这堂音乐与文学并重的活动课,我的耳里仿佛依旧可以听到海浪汹涌撞击的雄伟之声,伴有重金属与旋律并重的流行歌曲的美妙之音。走出了教室,心中带有或多或少的惋惜,飞翔的梦被残酷的铃声无情地击碎了。
但我又庆幸,至少我已经听到文学的美妙之处,配乐朗诵的奇妙总令我遐想不断。我在那一课之后才发现,文学原来如此多姿多彩,斑斓绚丽。特别是散文配乐朗诵的那一段,我似乎已完全被精湛的散文、美妙的音韵所打动,插着音乐的翅膀,驾着文学的云梯,漫游飞翔到一个文学的至高点。这时,我感到我来到了——天堂。
意犹未尽的遐想,优雅美妙的格调,富有文学与艺术意义的这一堂活动课,却被仓促的时间带走了——又回到了现实的我有点失落,有点不舍。
◆杨洋《潮如歌——听潮有感》:
是的,世界上最神圣的莫过于音乐,神圣而且庄严。无论是哪种音乐,所要表达的都一样,一个目的,让听者理解自己。的确,在昨天的活动课上,我们做到了。
你听,海潮撼动着大陆架。心中汹涌的却不是潮水,是情感,是河坝决堤后的宣泄。你看,海潮那肆意的姿态。击打,是她的方式;解体,是她的结局。她的力浩大无边,轻易击败试图力挽狂澜的无知者,然后将他回卷入死亡的深渊。于是,这股伟大的力变得神秘、不能接近。
夜晚的她,却似乎换了一个形态,我们所听到的,只有她温柔的抚摸,抚摸着被她击打了一天的海岸。也许,她并不想表现出白日里的凶悍,并不想击打海岸,但是,为了掩饰那藏在深渊之中的伤害,她违心地做着。海岸默默地在白日接受她的击打,他不想拒绝。因为他知道,潮真的很需要他的帮助,而他能帮的,只有日复一日的被她打着,希望藉此能够抚平她深渊中的伤。
夜晚的风静静的,星星布满天际,银河横越在一角,潮叹息着,一边抚摸着海岸,一边说:
“如果天能够和地连在一起该多好啊。”
“为什么?”海岸问道
“我就可以见我的银河了。”
“真的那么想他吗?”
“当然是真的呐。”
“我能代替他吗?”
“不”
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晚上过去了,但是他们之间的谈话却在此永远结束了。就这样延续了千年,直到现在,直到将来。岸就是岸,潮就是潮,即便他们找到了平衡。
他们的沉默不是隔阂,而是沟通。丝丝的感情荡漾在潮起潮落中,天长地久、海枯石烂,这永恒的承诺成了他们的写照。于是,当我在听着这首诗的时候,总会会心一笑,因为这份感情已经随着一切布散到了世界,布散进了我的心。
◆秦楚琪《活动课之心中感音》:
是谁?是谁那么大胆放飞我的世界,让我不知不觉飘到云层蓝天中……让我手舞足蹈地在空中遨游。是她,是她……《乡愁》,这篇小诗。文字简单却意味深长,一字一句的出现,开启了我沉寂的思绪,让我感触甚多。诗中的那份牵挂、那份哀伤使我联想到现实也如此多情,浓浓思乡之情是那么玄妙。有许多的不如愿,发生在你我同一片天空下,分隔两地的相望,心中有着千言万语,但却无一知心人,只有默默守着这份情感,独自去思考,独自去承受。
“同乡同命根”,你我何必要忍受这种煎熬,忍受着分割两地。这让我想到以后自己到外工作、学习时,想家的情感浓烈到能使我整个人麻痹。就像一条在外漂泊而归的小船,总希望靠在岸边停息那么一会儿……如果雾气迷惑了小船,小船也只有在水中徘徊,孤单疲倦地流淌着、荡漾着,它的背影是那么的忧愁、迷惘……
我乘着音韵之船,久久不停息地漫游文学浩海,却情不自禁地飞离了船,伴着轻柔的风,我迷失了方向……请原谅我的情不自禁,就让我飞翔吧~!
◆王玥《活动感想》:
在这节活动课中,最让我深刻记住的那一幕是:播放余光中《乡愁》片段,由于老师的电脑技术高超,使得每播放《乡愁》中的一句,都会出现一幅与句子相吻合的图片,图片与朗读一同欣赏,记忆更深刻。
《乡愁》这篇课文第三段“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这一段,在电脑上朗读时,语气带着一种悲哀的情调,仿佛自己也感受到那种悲伤的情怀——(母亲死了)
《乡愁》的第四段“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段,正表达了我国现在与台湾的情景,只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却让人感到这是可望不可及的样子。在这浅浅的海峡中,却载着一艘艘渴望的帆船,船上的人只能以望远镜去看那模糊不清的台湾,却不能身在其中,可想而知,那种心情是怎么样的呢?在听《乡愁》的时候,读的人正好读出那种心怀,你有感觉得到吗?我就有感觉,听《乡愁》这首诗的时候,朗读者每读一句,我的心仿佛也跟着一起读,是默默的读。
◆杨嘉玲《心随你飞翔》:
我们班一共举行了两次活动。一次是班主任林老师带领下的班会课,属于活跃性,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而这次在《乡愁》的思乡之情与波浪翻滚的海浪声中度过,场面却较为肃静,让人感动,让人终生难忘。主持人同样是李贝尔和肖展诗,他们出色的表演与高超的主持天分让人佩服,博得了全场观众连绵不断的掌声。他们在幕后为这次活动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点评作文,制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