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料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料

  • 格式:  DOC
  • 大小:  222K    11张
  • 时间:  2016-02

2010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四)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13分)1.请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6分,每小题1分)
A.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B. ,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C.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D.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E.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F.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当前,云南、广西等地正遭遇着百年不遇的大旱,百姓甚至连吃水都遇到了难题。而山东的情况如何?据了解,其实山东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kuì fá 的省份。目前,全省平水年水资源缺口约为3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B)对于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废水的大量排放,已大大超出了我省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长此以往,必将引发河道断流、地下漏斗、海水倒灌、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①将A处拼音所对应的词语工工整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1分)

②B处的画线句有语病,请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部使用)直接在原文上进行修改。(1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③请在下面的空格内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15个字以内)(2分)
















3. 名著阅读。(3分)
①《简·爱》的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 。(1分)
②请简述简·爱在舅妈里德太太家的生活境遇。(1分)
③“我恼羞成怒地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简·爱身份低微、相貌平平,但是她的话却震撼人心。这段节选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1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4.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伟大的 派词人 。(2分)

5.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上阕的溪边风光图。(3分)

6.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的理解。(2分)

(二)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①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舍。因置草堂,前有乔松十数株,修竹千余竿。青萝为墙援②,白石为桥道,流水周于舍下,飞泉落于檐间,红榴白莲,罗③生池砌。大抵若是不能殚记。每一独往,动弥旬日④。平生所好者,尽在其中。不唯忘归,可以终老。计足下久不得仆书,必加忧望⑤,今修书以先奉报,其余事况,条写如后云云。
微之⑥微之!作此书夜,正在草堂中山窗下,信手把笔,随意乱书。封题之时,不觉欲曙。举头但见山僧一两人,或坐或睡。又闻山猿谷鸟,哀鸣啾啾。平生故人,去我万里,瞥然⑦尘念,此际暂生。 (选自白居易《与元微之书》⑧)
【注】①东西二林:指庐山的东林寺和西林寺。②墙援:篱笆墙。③罗:分别。④动弥旬日:常常满十天。⑤忧望:挂念,盼望。⑥微之:即元微之,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⑦瞥然:形容时间短暂,一时间的意思。⑧此信写于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期。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流水周于舍下
8.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1分)
大 抵 若 是 不 能 殚 记
9.下面各项句中加点的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飞泉落于檐间 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①尽在其中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①今修书以先奉报 ②以光先帝遗德
D.①蝉则千转不穷 ②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11.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3分)
①文中“ ”这个字最能概括两文所描写的山水之景的共同特点。
②甲、乙两文都是情景交融的山水小品文,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水的热爱之情。除此以外,甲文还表达了 情感 ;乙文还表达了 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让脚告诉你
①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可信度越大。”脸离大脑中枢最近,所以最不诚实。我们与别人相处,总是最注意他们的脸。而且我们也知道,别人也以相同的方式注意我们。所以,人们可以借一颦一笑撒谎。手位于人体的中间偏下,诚实度也算中庸,人们多少也利用它说过谎。可是脚远离大脑,绝大多数人都顾不上这个部位,得多,它构成了人们独特的心理泄露方式——脚语。 它虽然远离大脑,但是更为真实,你可要小心被脚出卖呀。
  ②就好像人体语言的其他信号一样,脚的习惯动作也有自己的语言。在我国丰富的语言词汇里,有许多描述脚语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与其说是描写脚步的轻、重、缓、急、稳、沉、乱等,不如说是描述人的内心或稳定或失衡、或恬静或急躁、或安详或失措的状态。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势也就不同;人的秉性各异,走起路来也有不同的风采。脚语有一种节奏,是为情绪打拍子的,如同舞场的旋律。“暴跳如雷”是自然界的快节奏和重节奏;“春风得意马蹄疾”,是一种快旋律的轻节奏。
  ③ , 。如果一个端庄秀美的女子走起路来匆匆忙忙,脚步重且乱,就可断定她一定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不留心眼儿的痛快人;反之,看上去五大三粗,走路却是小心翼翼的样子,这样的人一定是外粗内细的精明人,他干事往往以豪放的外表来掩盖严密的章法。
④人的心理指向往往从脚语中泄露出来。当人们双脚交叠时,就如同双臂交叠一样,属于一种保护性的动作。交谈中若对某人有好感,双腿就会自然朝向某人交叠。谈话的时候,身体前倾,脚尖翘起,表示殷切而愿意合作,反之,要是身体挺直,双脚交叉的话,则意味着怀疑与防范。倘若有人一坐下来就跷起二郎腿,就表明他怀有不服输的对抗意识。若是有人大胆地翘起二郎腿,则表示她们对自己的容貌有足够的信心,也表示她有要显示自己的欲望。 人在站立式,人在站立时,脚往往朝着主体心中惦念或追求的方向或事物。譬如,有三个男人站在一起,表面看起来他们在专心交谈,谁也没有理会站在一旁的漂亮姑娘,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每一个人都有一只脚的方向对着她。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在注意她。他们的专心致志只是一种假面具,而真情被隐蔽着,但是他们的脚语却把各自的秘密泄露了。
⑤人的脚步尽管因地、因事而异,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脚语。因此我们就能解释一种现象:对于熟悉者,你不用看其人,仅凭那或急或轻或重或稳的脚步声,就能判断出个十之八九了。
⑥因此,通过“脚语”了解生活在自己身边的人的状态,对形成融洽的气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式极有帮助的。
(选自2009年5月5日《羊城晚报》,略有改动)
12.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第③段横线处填写一个既能概括上文内容,又能领起下文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 。
13.本文从 “最不诚实” 的脸和 “诚实度中庸” 的手写起,为什么?(4分)

14.阅读文章第①段,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它虽然远离大脑,但是更为真实,你可要小心被脚出卖呀。
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④段中画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
(二)母亲的菊花
①自从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后,母亲便再没有拍过照片。我知道母亲是怕睹物伤情,因为以前的照片都是他们两人的合影
②这一年开春,长期憋闷的竹鞭爆开了,几十只竹尖捅破泥层,玩命似地往上蹿,母亲看着那节节飙升的绿势,眉目间有些开朗了。我说:“妈,拍张照片吧。”母亲叹口气,刚有些活泛的脸色又黯淡下去,“等等吧。”我没敢再说话。
③仲夏时节,门前的景象壮观起来,整个麦地忽拉一下就变了颜色,千丝万缕的金线在天地间交织。母亲眯缝着眼,瞅着那一地金黄,脸上的表情生动起来。我说:“妈,来张照片怎么样?”“再等等吧。”她的目光投向远方,我想,她大概又想起父亲来。  
④风泼过来像一碗冷水的时候,已经是秋天了。田地里仰躺着一大片割倒的庄稼,一眼望去顿时空旷了许多。一种繁华落尽的感觉侵袭过来,我以为母亲的心情是不能好了。不想回屋后,发现母亲眉宇间竟隐约着几分喜气。“再等几天,给我拍张照吧。”我先是觉得惊喜,因为母亲终于能让她的心灵从阴影里迈出步来,摊在阳光下晾晒。同时我也有几分疑惑,母亲究竟在等什么呢?一天,母亲对我说:“那菊花该开了吧,什么时候开了,你就给我照张相。”  
⑤我顿时明白母亲等待的是什么了。(A)父亲生性爱花,常说养花可以怡情冶志,多年来一直汲汲此道,倒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清芬和愉悦。园前屋后,常见黄桃白李迎风摇曳,天井阳台,更有杜鹃、山茶步步生姿,窗台上的一盆文竹,檐角垂下的几线薜荔,无不透出盎然的生机和喜悦。但在这么多的花品中,父亲最喜爱的,还是后园篱下的几丛菊花。他一生淡泊名利,专心做学问,还有一手好书画,画菊是他的擅长,疏疏几笔,白纸黑墨,却透出凛凛的秋意和风骨。他常说菊花飘逸清高,最具品格。我幼时承欢膝下,耳濡目染,对这花中君子,向来有种偏爱。母亲与父亲相处日久,受到的影响想必会更深吧。于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与母亲一起展开了等待。
⑥(B)树叶是最先落下的,一片片在风中悬舞;然后是牵牛花,再也发不出那每个清晨都要吹响的生命的号角;后来连不时迸绽美丽火花的月季也消沉了。光秃秃的枝头上挂满了一颗颗糖葫芦似的圆珠。  时光一天天地流走,篱下那些菊花的花蕾却探出嫩绿的头,有些还鼓胀开来,咧开惊喜的小嘴。母亲注视着菊花,眼中的笑意越发深了。如果说所有的等待都是一种惩罚的话,那么我想也许会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等待花开,等待美丽的绽放。一日晨起,我没有看见母亲,推门出外,却见母亲站在篱旁,两朵菊花早吐露开来,黄灿灿的像两张嗔喜的笑脸。以后的几天里,我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一种享受,因为随时都会有惊喜撞进我们眼中。
⑦终于有一天,母亲对我说:“替我拍张照吧。”我默默地拿起相机陪母亲走了出去。在秋天的阳光下,那些菊花明亮而安详,细长蜷曲的花瓣里涌动着一个个金黄的漩涡。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   ,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以后的日子里,母亲常常捧着那张照片端详,脸上也有了舒展的笑容。
⑧篱下的菊花到底输给了时间,次第在枝头萎谢了。当最后一朵美丽也在时光中老去,我惊讶地发现那么多的黄花竟没有一朵从枝头落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正如母亲对父亲的深情。
⑨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

16.文章第②段中写道“在我国丰富的语言词汇里,有许多描述脚语的形容词”,“这些形容词与其说是描写脚步的,不如说是在描述人的内心状态”。结合你的积累,请写出一个这样的词语(或成语、诗句,文章中出现的除外),并简述其描述了怎样的内心状态(3分)

17.文章以“母亲的菊花”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18.请按照要求,在“圈点评注”栏内,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词语和句子作批注。(6分)
(A)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为句中框定的词语作注。
汲汲:

(B)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B句:
19.文章第⑦段写道:“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我赶紧按下快门”请根据上下文描写母亲此时的神态。(2分)
母亲站在花前仿佛受到感染,
  ,我赶紧按下快门,留住了这永恒的瞬间。
20. 文章结尾写道:“母亲的菊花在沁凉的秋风中,在萧索的枝头上,紧紧凝结着不肯掉落。”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21.这篇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3分)
22. 文章第⑧段中说“在我们的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是需要坚守的” ,除了本文所表现的美好感情,你认为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坚守?(至少写出三点)(3分)

四、作文(50分)
23.按要求作文。
寻常的社会,总会有一些不寻常的人;寻常的生活,总会有一些不寻常的故事。在那个看似寻常的春天里,因为生发了对春不同寻常的感受和丰富绚烂的遐想,也因为发生的不寻常的故事,所以,对那个春天就有了别样的情怀。那一种经历,那一幕感动触动了心扉,启迪了思想,丰富了智慧,回想起那个不寻常的春天,那一幕再次走进我们的心里……
请以“在那个不寻常的春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评分表(供阅卷老师用)
基础得分
(0-40分)
书写加分
(0-5分)
创新得分
(1-10分)
减分
总分
实得分
核分人

一类卷
(30-40)


思想
深刻

无题目

第一阅卷




二类卷
(20-29)


构思
新颖

少字数

第二阅卷

总分人
签名


三类卷
(0-19)


语言
生动

错别字

第三阅卷
























































































































































































































































































































































































































































































































































































































































































































600字












































































































































































































































































































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积累与运用(13分)
1.A.雪拥蓝关马不前B.今夜偏知春气暖C.波撼岳阳城D.伤心秦汉经行处E.欲上青天揽明月
F.苟全性命于乱世
评分意见:本题共6分,每句1分。
2. ①匮乏
评分意见:本题1分。
②示例用删除号删除“对于”。
评分意见:本题1分。在原文中使用修改符号修改正确即可得分。
③示例1:山东也渴,过度开采引发海水倒灌 示例2:山东也渴,生态保护任务艰巨
示例3:山东缺水,开采远超承载能力
评分意见:本题2分。内容能体现“山东缺水,后果严重”的主题且字数符合要求即可得2分;
3. ①夏洛蒂·勃朗特
评分意见:本题1分。
②简爱在舅妈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到歧视、冷遇,甚至辱骂和殴打。从主人到仆人都不喜欢她,她的地位甚至连下人都不如。
评分意见:本题1分,表述准确,无错别字即可得分。
③刚烈坚强,坚定地捍卫自己的尊严,追求平等。
评分意见:本题1分,表述准确,无错别字即可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4.豪放 苏轼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5.山下的兰芽儿嫩嫩的、短短的,浸在清澈的溪水里,松林间布满沙石的小路路干干净净,没有一点污泥, 傍晚的雨潇潇而下,杜鹃鸟正在枝头鸣啼。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三句赏析各占1分,语言表述完整生动即可。
6.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不要因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表达了作者虽政治失意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豁达胸襟。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正确理解句意占1分,表达作者的情怀占1分。
7.①飞奔的马 ②环绕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每空1分。
8. 大 抵 若 是/ 不 能 殚 记
评分意见:本题共1分。
9.c。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
10.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利禄的心;
评分意见:本题共2分。译句中重点实、虚词任何一个没解释、解释错误、均扣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
11.①绝;②甲文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和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挚友微之的怀念和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旷达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共3分。每空1分;第二个空均为两个要点,只写一个不给分。
【乙文参考译文】
我去年秋天开始游庐山,到东林寺、西林寺之间的香炉峰下,看见飞云、流水、清泉、怪石,美景绝妙第一,喜爱得不忍离去。于是建造草堂一座,前有十几株高大的松树,一千多根修长的竹子。青色的藤萝点缀着篱笆墙,洁白的石块铺着桥面。流水环绕在茅舍之下,飞泉洒落在屋檐之间,红色的石榴,白色的莲花,分别生长在石阶下边的水池中。大致像这样,不能详尽记述。每次我独自一人前去,常常住满十天。一生爱好的东西,全在这里。不仅忘记回家,简直可以在此度过一生。这是第三件安适的事。想到您很久没有得到我的信,一定更加挂念,现因写信先作呈报,其余的事,我一条一条地写在后面吧。
微之啊微之!写这封信的夜晚,我正坐在草堂中对着山的窗下,随手拿笔,随意乱写。写好信封的时候,不知不觉天快亮了。抬头只见一两个山寺中的僧人,有的坐着,有的睡着。又听到山上谷中传来猿猴的哀号和禽鸟的鸣叫。平生老朋友,距离我万里,一时间世俗的思念,此时突然产生。
三、现代文阅读(37分)
12. 脚语除了能反映人的状态情绪外,还可以反映人的性格。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
13.从章从“最不诚实” 的脸和“诚实度中庸”的手写起,与后文的远离大脑,最真实的脚形成对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脚语独特的心理泄露作用的介绍。
评分意见:本题共4分。能答出“远离大脑,最真实的脚形成对比(进行比较)”得1分,“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得1分,完整答出“引出下文对脚语独特的心理泄露作用的介绍”得2分。(只写“引出下文”不写具体引出对象的只得1分)
14. “出卖”在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