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九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 诗歌、议论文
一、重点字词
1、《沁园春·雪》:恢宏、妖娆、风雪弥漫、诗兴勃发、红装素裹、稍逊风骚、一代天骄
2、《雨说》:殷勤、田圃、禁锢、踪迹、留滞、喑哑、蓑衣、斗笠、耸立、襁褓、淅淅沥沥、霏霏细雨、润如油膏
3、《星星变奏曲》:静谧、憧憬、劫难、凝望、颤动、颤抖、覆盖、冻僵、疲倦、犹疑、深邃、弥足珍贵、朦朦胧胧
4、《外国诗两首》:骄阳、昏晕、沉醉、消逝、栖息、幽暗、喧响、欢嚷、微漾、岑寂、昏昏欲睡
5、《敬业与乐业》:、诲、征引说法、旁骛、解剖、神圣、秘诀、佝偻、羡慕、妥当、亵渎、喉咙、妄想、杜绝、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闲游浪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强聒不舍、万不容赦
6、《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陨落、诅咒、摇篮、灵柩、呐喊、诉讼、驳斥、凌驾、虚伪、污蔑、愚昧、深邃、睿智、蕴涵、怜悯、曙光、催生、博爱、安详、宽恕、鞠躬、熄灭、弥留之际、登峰造极、曙光初现、媚上欺下、孤军奋战、浩瀚无际、黎民百姓、恼羞成怒、心平气和、恪尽职守
7、《傅雷家书两则》:真挚、惦念、浮沉、庸碌、缩影、借鉴、侵蚀、灰烬、凭吊、谀辞、谦卑、浩荡、心坎、明证、枘凿、太腻、舐犊之情、廓然无累、惊心动魄、重蹈覆辙、刻骨铭心、涕泗横流、孤军奋战、赤子之心、气吞斗牛、生机勃勃、日以继夜
8、《致女儿的一封信》:深奥、敷衍、阐释、真谛、幼稚、忐忑、萌芽、夙愿、繁衍、惩罚、曙光、伫立、嬉戏、涉世未深、枝繁叶茂、勃然大怒、化为乌有、无与伦比、怒不可遏、忧郁悲伤、一抔黄土

二、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关于雪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2、关于雨的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绝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要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员外》
3、关于星星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 《观沧海》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北宋《鹊桥仙》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西江月》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4、《蝈蝈与蛐蛐》的作者是济慈,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夜》的作者是叶赛宁,俄罗斯诗人。
5、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提出问题——引论,论据——分析问题——本论,论证——解决问题——结论
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事实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归纳论证(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庄重,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演绎论证
议论文论点的提出方式:①文章的标题,②开头、结尾,③中间的过渡句,④通读全文归纳而来。
6、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7、演讲稿的特点:①正确性②独到性③深刻性④时代性⑤针对性⑥鼓动性⑦临场性⑧口语性
8、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诗集《光与影》。
9、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傅雷家书》。
10、《致女儿的信》选自《关于爱的思考》,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国别)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等。

三、课内复习
1、朦胧诗的特点:意象化、象征性、立体化、隐喻性。
2、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
如:《星星变奏曲》意象——星星、蜜蜂、萤火虫、冰雪、土地……;意境——温馨、安详、甜蜜……《沁园春 雪》意象——冰、雪、长城、大河、山、原……;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奔放豪迈……
3、重点修辞
反复:《雨说》——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通感:《星星变奏曲》——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联想想象:《星星变奏曲》——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
对比:《蝈蝈与蛐蛐》——生机勃勃的盛夏与宁静的严冬
反问:《星星变奏曲》——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
4、词语解析
①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②断章取义:意思是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③不二法门:佛教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④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⑤弥留之际:病重快要死了的时候。⑥媚上欺下:讨好巴结上级,欺负下级。⑦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⑧恪尽职守:严格遵守,尽职尽责。

四、课外诗歌锦集
1、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
赏析: “黑”是扼杀光明的结果,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特定时代象征。然而“黑色的眼睛”它的黑色是黑夜“给”的,是黑夜阻断光明的结果。是渴求光明的象征。
2、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 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顾城《远和近》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于远近的哲理思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关系。“远”象征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不可逾越的鸿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诗人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顾城说他想“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那天国的门,向着人类。”可是“时间的马,累倒了。”即使在他最好的美丽诗篇里,他的悲伤和失望也淡淡地透露出来。
3、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赏析:“通行证”展现卑鄙者的畅通无阻;“墓志铭”表明高尚者被摧残被葬送。诗篇揭露了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现实,对矛盾重重、险恶丛生的社会发出了愤怒的质疑,并庄严地向世界宣告了“我不相信”的回答。
4、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赏析:“喂马、劈柴”“粮食、蔬菜”是现实的物质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理想、精神的寄寓,诗人心目中的幸福是现实与理想、物质与精神和谐完美的统一。

五、课内练习
《沁园春 雪》
描绘雪后出晴壮美景象的句子: ;
由写景转入评估论今的句子: ;
表明全词的主旨: 。
《雨说》
诗中表现“雨”的来意的诗句是:
《星星变奏曲》
这首诗以“星星”象征 ,表达的是对 的否定,并以假设为前提来抒情写意,展示了 的背离,显示了诗人对 的渴求,抒发了诗人 。

《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 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这首诗的两个象征性的意象是?

2、深层阅读
诗中描述海员的两种“盼望”,实际上是对新中国海员乐观、豪迈的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的赞扬。因为对于海员来说,“盼望出发”就是企盼与惊涛骇浪作斗争,“盼望到达”就是期待与向往胜利地到达目的地。没有出发,就无所谓到达;没有战斗,也就谈不上胜利。因此,海员们的两种盼望正是表达了对战斗与胜利的渴望。推而广之,出发与到达——战斗与胜利,岂只是海员们的两种盼望?每一个革命者在人生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脑海里涌现这两种盼望么?船在海上,会不停地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不断地碰到困难。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就应该象英雄的海员那样,对困难的回答是战斗,对战斗的回答是胜利。这就是《盼望》一诗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六、课外练习
1、字词练习
妖ráo( ) 风sāo( ) 红zhuāng( )素guǒ( )一代天jiāo( )
田pǔ( ) qiǎng( )bǎo( ) 喑( )哑 禁gù( )静mì( )
chōng( )jǐng( ) 颤( )抖 jiāng( )硬 qī( )息 荡yàng( )
旁wù( ) zhēng( )引 xiè( )dú( ) 断zhāng( )取义
教huì( ) yǔn( )落 ruì( )智 líng( )驾 mí( )留之际
mèi( )上欺下 凭( )吊 lí( )民百姓 诅( )咒 kè( )尽职守
恼( )羞成怒 重dǎo( )覆zhé( ) 孤军fèn( )战 深suì( )
yùn( )含 污miè( ) 浩hàn( )无际 曙( )光 怜mǐn( )
sù( )然起敬 shì( )dú( )之情 tì( )sì( )横流
yōng( )lù( ) 自zhī( )之明 气吞斗( )牛 tǎn( )tè( )
繁yǎn( ) 抽yē( ) 刹( )那间 麦suì( ) 化为wū( )有
一póu( )黄土 无与lún( )比 怒不可è( ) zhù( )立

2、看对联,回答问题。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1)对联强调的一个字是:  。
(2)这副对联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就此作简要分析。

3、古诗文默写
写雪景,各具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美妙的句子是:

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语文用文字把五彩班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科学世界令人心驰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动回味。一个疑问的提出,一句妙语的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墨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① 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旷 藏
② 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第一部分 汉字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4分)
⑴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 )落了。
⑵形式与内容的枘凿( ),自己内心的许许多多不可预料的矛盾,都在前途等着你。
⑶人们世代交替,我们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 )黄土,但爱情却成为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⑷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 )索着。

2.中国书法源远流长,留下了许多书法精品。其中,东晋书法家 的《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唐代书法家 的《 》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的《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它们是中国书法史上最著名的三大行书书法帖。(5分)

3.根据语境,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⑵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4.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897块活字印刷字盘变换出不同字体的“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从书体上来看,以下两个“和”字分别属于__ __体和__ _体。(2分)
和 
第二部分 阅读
月 迹
贾平凹
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评析:突出了孩子好奇、天真的特点)中秋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盼着月亮,好久却不见出来,便坐回中堂里,放了竹窗帘儿闷着,缠奶奶说故事。奶奶是会说故事的;说了一个,还要再说一个……奶奶突然说:
“月亮进来了!”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评析:运用了拟人形象了写了月出的过程,使月出可触可摸,有情有意,令人惊喜,富有情趣)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气儿不出,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 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评析:作者抓住从一道白光--半圆--满盈,再到亏了--缺了--全没了,这样一个月迹移动的过程,表现了孩子们的一个由期待--惊喜--惬意--满意,到紧张--遗憾--失望的心理历程,现突出孩子们沉浸于美妙的月色之中的那种纯真与童趣。)奶奶说:
“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
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地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
“是树,孩子。”奶奶说。
“什么树呢?”
“桂树。”
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评析:作者巧妙地运用奇特的想像将视觉形象变成了嗅觉、触觉意象,遥不可及的月形月影变成了可闻可触的近旁存在,又使得真真切切的月变得虚幻而又奇妙了,充满了神秘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既真实又自然。)
奶奶瞧着我们,就笑了:
“俊孩子,那里边已经有人了呢。”
“谁?”我们都吃惊了。
“嫦娥。”奶奶说。
“嫦娥是谁?”
“一个女子。”
哦,一个女子。我想:月亮里,地该是银铺的,墙该是玉砌的,那么好个地方,配住的一定是十分漂亮的女子了。
“有三妹漂亮吗?”
“和三妹一样漂亮的。”三妹就乐了: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
三妹是我们中最漂亮的,我们都羡慕起来:看着她的狂样儿,心里却有了一股嫉妒。我们便争执了起来,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评析:月亮在本文是美的象征,月亮属于每个人的表明美无处不在。)奶奶从屋里端了一壶甜酒出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小杯儿,说:
“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
我们都看着那杯酒,果真里边就浮起一个小小的月亮的满圆。捧着,一动不动的,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使人可怜儿的样子。大家都喝下肚去,月亮就在每一个人的心里了。

奶奶说:
“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
我们越发觉得奇了,便在院里找起来。妙极了,它真没有走去,我们很快就在葡葡叶儿上,瓷花盆儿上,爷爷的锨刃儿上发现了。我们来了兴趣,竟寻出了院门。
院门外,便是一条小河。河水细细的,却漫着一大片的净沙;全没白日那么的粗糙,灿灿地闪着银光。我们从沙滩上跑过去,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
妹妹几乎同时在下湾喊道:“月亮在这儿!”
我到两处去看了,两处的水里都有月亮;沿着河沿跑,而且哪一处的水里都有月亮了。我们都看着天上,我突然又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看见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一定是会有的。噢,月亮竟是这么多的: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我们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我同意他们的话。正像奶奶说的那样: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评析:再次强调,前后照应,紧扣中心。)我们就又仰起头来看那天上的月亮,月亮白光光的,在天空上。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评析:把月亮想像成印章多么富有诗意的想像。)
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评析:前后照应,表明了孩子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身子也来了困意,就坐在沙滩上,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
(选自《散文》1980年第11期)
5、请用两个短语概括文章内容(每句不超过8个字)(4分)

6、选段开始说“我们越发觉得奇了”,末尾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请分别写出“奇”和“满足'的具体含义。(4分)

7、结合选段有关描写,说说我与弟弟妹妹的年龄差距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5分)

8、“大家都觉得满足了……相依相偎地甜甜地睡了一会儿”此时,如果我做了一个梦,我会梦见什么呢?请你根据选文的理解,发挥合理想象,描述梦境的内容。(5分)
《论语》的温度(有删节)
于 丹
①我眼中的《论语》,就是一眼温暖的活水泉。
②以我的学养和阅历,真要做《论语》的讲解和辨析,万万不敢。那就像是让我去做温泉的化学成份分析一样,我没有能力拿出一份数据精准的化验报告。我所能担承的角色只是一个体验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像两千多年中数以千万计泡过温泉的人一样,用自己的身体最敏感的病灶去承受温泉的恩惠。
③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经典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令人敬畏到近乎膜拜,而恰恰在于它的包容与流动,可以让千古人群温暖地浸润其中,在每一个生命个体中以不同的感悟延展了殊途同归的价值。所谓“道不远人”,大概如此。
④我眼中真正的圣贤从来不拎着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也从来不堆砌出佶屈聱牙的言语麻烦人。孔子说:“予欲无言”,子贡慌慌地问:“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益发淡定,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⑤这个世界上的简单真理之所以深入人心,是因为它们从不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灌输,而是对于每个心灵内在的唤醒。《论语》中的简单真理所以穿越千古尘埃,让后世子子孙孙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质文明中得以秉持民族的根性,不至于因为选择的机遇过多而仓惶。受益的人也许“觉”在某一刻,怦然心动,tí hú灌顶;也许“悟”在漫漫岁月,用一生的历练完成一次不可复制的解读。
⑥真的要感谢《百家讲坛》用“心得”这个角度鼓励我走进《论语》,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而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心之得。我们在当下的生活解读中豁然开朗,圣人在千古之前就会缄默微笑。
⑦古有“ ”之说,那是将《论语》奉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渊源;而我宁愿说“半部《论语》修自身”,人人皆可视之为一眼温暖的“问病泉”。
⑧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不是被汉武帝罢黜了百家之后刻意独尊的( A ),不是与“道”“释”并称于庄严仪式的( B ),不是被穷究义理囿于考据的( C )。
⑨可以得之于心的《论语》,是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真理。
⑩所以,我看《论语》的温度,不烫手,亦不冷漠,略高于体温,千古恒常。
9.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②段中“以身体之,以血验之”的意思。(2分)

10.所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用于丹自己的话说,就是
。(请用第⑥段中的原话回答。)(2分)
11.解释“予欲无言”中“欲”的意思。(2分)

12.请用“/”为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天 何 言 哉 四 时 行 焉 百 物 生 焉天 何 言 哉

13.读第⑦段,根据加横线句子的提示,在空白处填充一句俗语。(2分)

14.请仔细揣摩文意,然后将“儒教”、“儒术”、“儒学”分别填充在第⑧段的括号里。(3分)。

15.如果第 ⑩段中的“《论语》的温度”是指“《论语》蕴涵的道理”,那么“不烫手,亦不冷漠”是什么意思?(3分)
16.查阅工具书,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2分)
⑴ “佶屈聱牙” 中加点字的拼音依次是 和 。
⑵ “tí hú灌顶”中方框内的字依次是 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