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5 词五首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5 词五首

  • 格式:  PPT
  • 大小:  6.05M    64张
  • 时间:  2016-02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4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4页)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4页)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4页)人教版九年级上《词五首》ppt课件(64页)
词 五 首
相关知识——词
词是一种诗歌艺术形式,也称曲、曲子词、乐府,又因句子参差不齐而称长短句。词,早先都是入乐的,要按照曲调的要求来写,所以作词又叫“填词”。每一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词牌”,如《满江红》、《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着这首诗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词从结构上看多数是分段的,称为上片和下 片或上阙和下阙。
相关知识——“婉约词派”与“豪放词派”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派。“婉约派”以秦观、李清照为代表。在内容上坚持“诗庄词媚”的主张,讲究含蓄,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它题材广泛,而且更喜摄取军情国事那样的重大题材入词,使词能象诗文一样地反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
温庭筠 ,晚唐诗人、词人。他精通音律,但屡考进士不第,一生不得意。其词多写妇女生活,多反映青楼闺阁的相思之情。后有人把此类词五百多首,编为《花间集》,后世就将他们称为“花间派”。他是 晚唐时花间派的重要作家。人称“花间鼻祖”。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 居士,婉约派代表。父李格非为当 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mò 水悠悠,
肠断白蘋pín洲。
望江南
温庭筠
yún
梳洗罢,
表明她精心打扮,
是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所谓“女为悦己者容” 心情是喜悦和激动的急切盼望重逢的
独倚望江楼。
一个“独”
字写出了多么孤独落寞之情。

过尽千帆皆不是
此句是全词情感上的大转折,与起句的欢快情绪构成比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空寂焦急相接, 承上启下
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眼欲穿,船尽江空,
人影不见,希望落空,
幻想破灭,落日流水
本无情,但在思妇眼里,成了
多愁善感的有情者:
斜阳欲落未落,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
肠断白蘋洲
千帆过尽,斜晖脉脉,江洲依旧,不见人影,能不肠断?
这首小令,只有二十七个字。“一字一句闲不得”这不是一般人物在晨起来的梳头,而是特定人物( ),在
( )特定条件下,一种特定情绪( )的反应。
思妇
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
喜悦和激动
赏读、品味美点
形象刻画
①②
动态
迫切盼望重逢之情。
凭栏远眺心上人归。
静态
景物描写

③④
千帆过尽,不见心上人的船归。
望穿秋水,夕烟西下,失望。
情感抒发
令人感叹悲伤,肝肠寸断
李清照
武陵春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zé měng 舟, 载zài 不动许多愁。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此句描写香花凋零,暗示自己年老珠黄,加之丈夫去世,所以懒于梳妆。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此句直接点明“倦梳头”的原因,表达了自己对丈夫去世而万念俱灰的满腔愁绪和无限悲伤。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此句写自己曾计划到双溪去泛舟赏春,“也拟”二字说明这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计划而已,没有成行,是何原因?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此句交代了没有成行的原因,表面是船小,实际是自己内心难解,连泛舟排遣郁闷心情的方法都没有了。真是事事休。
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
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这叫欲抑先扬写法,曲折尽情的表达作者的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
小讨论
小结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春花凋落说自己青春不再,丈夫去世,又借“双溪泛轻舟”表达自己丈夫去世的无限惆怅与悲伤。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3.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6.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你还能记起哪些表现“愁”的诗句呢?
知识拓展
作 业: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词。
2、课外收集两位词人的诗词各一首,并赏析。
范仲淹
范仲淹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他的代表作《岳阳楼记》,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4年(1040年),他还在塞外征战。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yān然未勒lè归无计。羌qiāng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塞下秋来风景异
·
时间
统领全文
地点
·

雁去边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
边地荒漠
将士思乡


衡阳雁去无留意

思归
四面边声连角起
边塞的空旷辽阔
声音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西北荒漠
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
浊酒一杯家万里
借酒浇愁
数字对比写思乡
燕然未勒归无计
边患未平功业未成
归家无期
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人不寐
壮志难酬
思乡忧国
感慨
情怀
渔家傲
范仲淹
上阕写景
雁去
边声
孤城
长烟
落日
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

家万里- 归无计
羌管悠-霜满地
燕然未勒
抒发思乡报国之情

借景抒情
苍凉悲壮,(豪放) 沉郁雄浑
中心思想
《渔家傲 秋思》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变型默写:
1.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是:
塞下秋来风景异
2.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
衡阳雁去无留意
3.边地战事吃紧,戒备森然的句子:
(由视觉的景物描写勾勒出边塞的悲凉的句子)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表现战士们思念家乡又渴望建功立业的矛盾心情的句子: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夜寒霜重,笛声凄然的句子:
羌管悠悠霜满地。
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学上,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  苏轼是豪放词派的创始人,但细数《东坡乐府》,340多首传世之作中,真正称得上“豪放”的也不过十分之一.实际上,苏轼是豪放婉约两擅长的大家。
这首《江城子 密州出猎》,就是他写的第一首,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八年,是苏轼到密州上任的第二年.当时,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十月中,祭常山归来,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qíng苍,锦帽貂裘diāo qiú ,千骑jì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正文解释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杀犯界的天狼.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3、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豪壮
4、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鬓微霜,又何妨!
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尚有用武之地。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小结:
作 业:

1、背诵默写这两首词。
2、课外收集两位词人的诗词各一首,并赏析。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和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称“济南二安”。
陈同甫,名亮。是辛弃疾的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陈同甫才气超群,喜谈兵,志存经济,重许可,人人见其肺肝。辛弃疾退居上饶,陈氏相访,二人同游鹅湖,纵论天下恢复之事,皆以气节自负。过后,陈亮有《贺新郎》词记其事。辛弃疾亦有数词寄之,其《贺新郎》云:“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可见,二人志同道合,均是试图补天的爱国志士。刘熙载说:“陈同甫与稼轩为友,其人才相若,词亦相似。”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写于这一时期。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dí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的声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
2、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3、“沙场秋点兵”中哪个字用得好?
分析
(一)
1、明确:第一句连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醉”和“梦”表现出战斗的场景是回忆出来的。 2、对偶。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营,表现了将军及战士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明确:“秋”,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时的季节 。
告诉你
1.哪些句子写战争的画面?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统一祖国的愿望?{找找} 2.作者为什么会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作者一生抗金收复失地,连梦中也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无能,自己的理想难以实现,当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感到自己已入暮年,空有一身凌云壮志,“报国欲死无战场”只能在沉醉后驰骋沙场,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
词中着力铺写的梦中景象,沙场点兵、弯弓走马等,场面壮阔,意气豪放,与醉中挑等看剑、人老白发平添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所以说这首词是“以壮衬悲”。
总结全文
含“酒”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操)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酒入愁肠,化做相思泪。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这三首词上片分别写了什么景或事?各有什么特点? 2.下片分别抒发了什么感情?有何异同? 3.这三首词总体上有什么异同?
比较阅读
塞下秋景:
寒冷荒凉 戒备森严
打猎: 雄壮开阔
回忆军旅生活:
豪放激烈、
具有英雄气概
思乡,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
渴望被重用,
为国效力,
爱国
渴望建功立业,
壮志未酬的
抑郁愤慨
相同:
感情,都与爱
国紧密联系;
风格,开阔、
雄壮。
不同:感情的
侧重点略不同
《渔家傲》景:塞下景色(寒冷、荒凉、 戒备森严)
情:思乡、爱国
《江城子》景:打猎(雄壮、开阔)
情:渴望被重用、爱国
《破阵子》景:军旅生活(豪放、激烈)
情:壮志未酬的悲愤、爱国
作 业:

1、背诵默写这五首词。
2、全品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