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7 走一步,再走一步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17 走一步,再走一步

  • 格式:  DOC
  • 大小:  56K    5张
  • 时间:  2016-02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12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2、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
3、与《在山的那边》进行比较阅读。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教学难点:
1、领悟课文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2、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朗读、复述;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一个小故事引入:(本文前传)
   1945年1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作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段经历的启示。
2、回答问题:
1、上尉接到任务时,觉得任务怎么样?
2、上尉是怎样克服自己的困难,成功地完成任务的?
3、概括一下他采用了什么样的方法?
4、上尉说成为孤胆英雄是受什么启发?
3、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
   挫折走一步或许还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咫尺天涯路,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于是就没有了路
  路尽天绝处,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万水千山,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
二、走进作者
莫顿·亨特,美国当代作家。他早年曾加入美国空军,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战斗,曾经驾驶飞机深入德国完成极其危险的侦察任务。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享特65岁那年写的回忆8岁时爬悬崖的一次经历。小时候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他体弱多病,和五个小男孩一起爬悬崖,他好不容易爬到一处岩石架,爬了1/3高度,再也上不去,要下也下不去,陷入可怕的两难境地。后来照父亲说的,一小步,一小步下来,终于脱险了。作者把这一经验推而广之,成为人生的富贵财富,成为战胜一切艰难的法宝。 三、初读课文,弄清字词
训诫(jiè)陡峭(qiào)嶙峋(lín xún)耸立(sǒng)啜泣(chuò)着眼(zhuó)
头晕目眩(xuàn)迂回(yū)纳罕(nà)(hǎn)小心翼翼(yì)
训诫:告诫、教导
嶙峋:形容人瘦削
纳罕:惊奇、诧异
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翼翼,谨慎、严肃的样子
 啜泣:抽噎yē,抽抽搭搭地哭
炫目:使眼睛昏花
头晕目眩:头发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心惊肉跳:xīn  jīng  ròu  tiào: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四、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读课文,了解大意
2、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内容(提出要求)
(提示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
五、弄清课文结构,复述课文
1、根据复述提示: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写了些什么内容?
就故事情节要素组织学生抢答,以巩固识记。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3、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
   和我一起的五个小男孩;内德、杰利  4、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约20米高;约7米
2、本文可以分四部分,具体如下:
(一)、起因(1――3)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二)、经过 (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三)、结果(6——2)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四)、启示(  24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六、作业
抄写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字词(听、写训练)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2、“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
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天气“闷热” 为下文孩子们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作铺垫)
3、“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是什么?
“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
4、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
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
三、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划出详略描写的句子。
2、写过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学生阅读、讨论解决,考察能力)
本文写作上详略得当。开头的说明和末尾的点题是略写。当中攀爬悬崖和爬下悬崖的回忆是详写。在写攀爬悬崖过程中,详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则略写。写“我”爬悬崖的过程详写,详写“我”怎样在父亲的指导下爬下悬崖,父亲的指导则略写,详写“我”的行动与心理。
3、找出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课文第二部分中,当“我”被弃于悬崖,文章用了“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在瘦骨磷峋的胸腔里面冬冬乱跳”、“吓得几乎要晕倒”、“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啜泣”、“恐惧和疲乏”、“全身麻木,不能动弹”等大量词句刻画主人公处于险境中的心理状态。这里有委屈、羞辱、迷惘、悔意,以及强烈的恐惧感。 
第三部分,孩子在父亲的指点下,终于征服悬崖的过程中,作者详写了“我”的心理变化:最初是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继而是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随后是信心大增(“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这使“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身上的潜在力量,从而激起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4、、“我”心理变化过程怎样?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继而     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 
随后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最后     巨大成就感
5、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6、“永远忘不了的经验”指什么?
 “经验”有两层意思:①是从悬崖上学到的经验使自己终生受益。②再次将这“经验”归纳成:“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一步,走了这一步之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要到的地方为止”。这也就是告诉读者,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怯步,而要冷静地分析困难,化解困难,要就近起步,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坚持到底。这样就可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向胜利转化。 
7、“屡次”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评点) 
屡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课文中用“屡次发现……”强调这“经验”的普遍意义。 
四、合作完成
1、找出“我”爬下悬崖的具体动作以及刻画“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揣摩“我”的心理变化。
2、作者把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得如此细致生动,有什么目的?
3、父亲对“我”的指点,哪一处让你感触最深?对你有什么启示?
4、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学生朗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教师点拨。学生在体会动作、心理描写时,教师用表格的形式加以总结。
爬下悬崖
动作
心理


哭
信心全无


伸、探、踩
有了信心


又照着做
信心大增


移动、爬下、啜泣
  巨大的成就感

5、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你怎样认识这一标题的含义?(1’)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的困难,一个一个的认真解决,终会取得成功。
五、拓展延伸
1、假如“我”的父亲没有来,你作为“我”的同学,怎么办?
2、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悬崖上,将怎么办?
3、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实现理想?
六、小结: 
本文这种用亲身经历的一件小事说明道理的记叙方法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实寓虚的写法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板书:
毫无信心(“我下不来…··我会摔死的。”)
                       走 一(小)步
信心萌发(“这似乎是能办得到的。”) 
                       再 走 一 步
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 
                       成 功 下 崖
巨大成就感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