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23 隆中对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 23 隆中对

  • 格式:  PPT
  • 大小:  866K    27张
  • 时间:  2015-02

《隆中对》ppt课件(27页)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隆中对》ppt课件(27页)《隆中对》ppt课件(27页)
隆中对
陈寿
上高五中 卢玖香
学习目标: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 3、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4、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作者作品简介: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陈寿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
  
《三国志》简介: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 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 六十年的历史。

《三国志》全书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记刘备为《先主传》,记孙权称《吴主传》,均只有传,没有纪。
第一课时
公元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为他对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做分析。
“对”:对策,回答上级的提问。
背景:
给红色字注音
好为《梁父吟》(   ) 因屏人(    ) 
猖蹶(   )    屯新野先(    )
主遂诣亮(   )   倾颓(    ) 
陇亩(    )   
乐毅(   )     欲信大义(    )
存恤(  )    帝室之胄(     )
颍川(    )  殆(   )  
璋(   )   北据汉沔(     )
hào
bǐng
jué
tún
yì
tuí
lŏng
yuè
shēn
miǎn
zhòu

yĭng
dài
zhāng
学生自学讨论:
一、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圈出不懂的词
或句。(20分钟)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10分钟)
第二课时
小组展示文意的疏通:
1、第一自然段;
2、第二自然段;
3、第三自然段;
4、第四自然段开头至201页“此诚不可与争锋”;
5、 “孙权据有江东”至“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6、 “荆州北据汉、沔”至“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7、 “将军既帝室之胄”至“内修政理”;
8、 “天下有变”至“汉室可兴矣”;
9、第五六段。
检测一:
1、躬耕:
2、为《梁父吟》:
3、莫之许也:
4、惟:
5、友善:
6、谓为信然:
亲自

就是“莫许之”不承认这件事

友好
说是确实这样
检测二
1、时:
2、屯新野:
3、器之:
4、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将军岂愿见之乎?
6、君与俱来:
7、就见:
8、屈致:
9、宜枉驾顾之:
当时
驻军
器重他
对……说
是,表判断
将军可愿意见他吗?”
一起
去拜访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检测三
1、由是 2、遂 3、诣

4、凡 5、乃见 6、因屏

7、倾颓 8、窃命
9、蒙尘

10、度德量力 11、信 12、智术

13、遂用猖蹶

14、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于是

拜访
总共
才见到
于是 屏退
崩溃
盗用皇帝的政令
蒙受风尘
衡量
伸张
智谋
办法
终于因此失败
还没停止
产生
检测四
1、已来
2、豪杰并起
3、则名微而众寡
4、然操遂能克绍
5、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6、挟天子而令诸侯
7、此诚不可与争锋
通“以”
纷纷


战胜
不只是
而且
挟持
的确
争强
检测五
1、据
2、已历三世
3、国险而民附
4、贤能为之用
5、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占据
经历
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他,代指孙权
孙权这方面可以以他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检测六
1、利尽南海
2、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3、益州险塞
4、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5、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物资
全部
大概
自助
险要的关塞
凭着
富裕
爱惜
1、胄
2、信义
3、总揽英雄
4、内修政理
检测七
后代
威信和义气
招致
政治
检测八
5、一上将将
6、将军身率
7、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8、诚如是
9、汉室可兴矣。”
将领
率领
亲自

用箪盛饭,用壶
盛浆
如果真的是这样
复兴
检测九
1、日密
2、不悦
3、犹
4、愿君勿复言
5、乃止
一天天
高兴
好像
希望
不要

才停止
通假字、
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 欲信大义于天下
2、自董卓已来
信,通“伸”,伸张
已,通“以”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好为《梁父吟》
谓为信然
以弱为强者
贤能为之用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然志犹未已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自董卓已来
(唱)
(是)
(成为,变成)
(被)
(作为)
(止)
(已经)
(通“以”)
然操遂能克绍
由是先主遂诣亮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义著于四海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因屏人
(终于)
(于是,就)
(通“伸”,伸张)
(信用)
(凭借)
(于是,就)

谓为信然
谓先主曰

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义著于四海

遂用猖獗
此用武之国
贤能为之用

此用武之国 国险而民附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去国怀乡

对……说
因此
运用,使用
出力,效劳
可信,确实
通“伸”,伸张
诚信,信义
地方
地势
国家
国都
古今异义
遂用猖獗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北据汉、沔,利尽南海

此殆天所以 资将军
特殊句式
时人莫之许也
欲信大义于天下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此用武之国
贤能为之用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失败
凶猛而放肆
可以把
表可能,能够
南方近海地方
南中国海
用来
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宾语前置(相当于:时人莫许之)
状语后置(相当于:欲于天下信大义)
判断句
判断句
被动句
第三课时
小组讨论
1、理清本文思路(提示:隆中对前;隆中对中;隆中对后。)
2、隆中对前写了什么?
3、隆中对中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天下形势的?提出了什么对策?
4、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
5、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6、由此看出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本文结构
隆中对
一、诸葛亮青年时代之事
三、
刘 备 问 计
诸葛亮对策
抱负
正面写为下文作铺垫
侧面烘托
四、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侧面烘托
1、不具备向东或向北
2、夺取荆、益州二州
3、修明内政,联吴抗曹
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
发展的可能性
作为根基
二、徐庶推荐诸葛亮
隆中对前
隆中对中
隆中对后
政治蓝图: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战略方针:“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政治军事才能
课堂检测:
1《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 ,字 ,
朝史学家。所著《 》记
载了 三国的历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陈寿
承祚

三国志
魏、蜀、吴
课堂检测
2、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什么?(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3、(1)诸葛亮为达到这个目标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2)根据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4、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方针是: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根据是:a、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
b、荆、益两州可作建立霸业的基础。
c、修明内政是巩固政权的保证。
是一个胸怀大志、求贤若渴的明君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若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