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记承天寺夜游的说课稿
肖文华
一、说教材
本文是北宋大文学家苏轼的又一篇颂月佳作,文中表达了作者赏月时的闲适心情,也从字里行间透出他当时贬官黄州的失意和幽怨,同时也透出一种参禅向佛的宁静心怀。文章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内心感慨。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本句写月光月影却不见“月光月影”的字眼,非常形象生动,巧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既写出了月光月影的“形态”,交错纵横的样子;也写出了月光月影的“情态”,像积水那样空灵。读者初一看,还以为是写水中景物,卒句显志,令读者倍觉妙不可言。结尾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儿。连用两个疑问句,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来概括整个社会,从而强调闲人少,另外,又连用两个反问句,从语气和语义上再次加强了“闲人少”这个中心。本句中的“闲”字,是本文文眼,既表明自己有闲情雅致,又暗含自己被贬黄州,官职清闲之意,有一箭双雕之巧。
二、说教法
三字教学法:读、品、悟。读分四个层面:第一层面,以声正字,读准每一个字的音;第二层面,以声断句,在朗读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切分意群,把握一个句子的意思;第三层面,以声达意,通过朗诵进入文章语境,理解文章内涵,走进作者,真正走进文本;第四层面,以声传情,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领悟作者寄予文本中思想情感,用语音重现作者的思想情感,感染听众。品从以下方面开展,一、品文眼,如本文中“闲”字,通过理解这个字,可以把握作者在全文中寄予的思想情感——悠闲、赋闲、失意。二、品写景名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品析前文已述,不做赘述。三、品中心句,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儿。品修辞手法,品表达效果,品意义内涵,详情如前文。
三、说学生
初二年级学生学过一些文言文,有一定的基础,但还不具备独立自学的能力,针对于这种情况,采用以下策略开展教学活动。一、字词交给学生,老师要充分相信学生,把问题还给学生,让孩子学会学习。二、语句共同赏析,句子理解难于字词理解,老师对积学不多的孩子及时帮扶,扶着孩子慢慢上路,走进文本。三、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项融归纳和领悟等能力在一起的工作,这对初二学生来说是个挑战,老师设置一些情景,做些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四、学法明确指导,告诉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四、说过程
(一)导入 由古人颂月佳作说起,由复习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让孩子们知道课堂上学什么,增强学习的目的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1、掌握字词,把握字词的音、形、意以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2、理解文章内容,解读文本。3、领悟情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捕捉作者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情感,
(三)默读课文 1、找出难字词。2、记住作家和体裁。
(四)齐读课文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合理切分意群。
(五)品读课文 让学生找出自己在文章中的发现和阅读体会,先由学生自评自解,老师侧面帮扶,积极引导。
(六)多媒体范读 先让学生讨论朗读要求,体会并能模仿范本的妙处。
(七)学生朗读 要求声音要达意传情,感染听众。
五、说生成
课堂生成干扰自己的课堂教学,为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拟定以下策略以防意外。1、沉着冷静2、机智应对3、巧妙引导。
六、附录 颂月古诗词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相思之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离别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表思乡之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表孤苦之怨) 小时不识月,唤作白玉盘。(表盎然童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