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9* 湖心亭看雪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29* 湖心亭看雪

  • 格式:  DOC
  • 大小:  56K    5张
  • 时间:  2016-02

《湖心亭看雪》ppt课件17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湖 心 亭 看 雪
张 岱
东方学校 沈秀妙
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疏通文句。
2、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流露出的情感
3、初步了解白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 :1、雪后奇景的赏析
2、描写手法——白描
教学难点 :从写景、叙事、抒情中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程序
播放姑苏风光,欢迎光临幻灯片
播放杭州西湖之图片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它自古就令许多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请看
(幻灯片):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生齐读其中名句。
以上两首诗描写的分别是西湖的春夏之景,正如苏轼所说的那样:“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实冬天的西湖也别有一番韵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清代文人张岱一起去湖心亭看雪。(幻灯片:课题)
二、疏通全文
1、师:首先,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配乐朗读,听读时请注意屏幕上这些字的读音:
(幻灯片)崇祯(chóng zhēn) 毳(cuì)衣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
铺毡(zhān) 更(gēng)定 更(gèng)有此人 强(qiǎng)饮
听课文录音时请大家看屏幕,仔细听、仔细看,请注意与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播放动画。
师:不知有谁注意到了朗读带与课文有哪些不同?
生:拿、矣、船
师:很好!说明这位同学听的很认真、很仔细,这其实是古文的不同版本所致,我们今天的教学以课本为准。
师:我再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屏幕上的这些字,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师:读的十分准确,好,请大家齐读一遍。
师:读准了字音,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并请注意屏幕上这两句话的停顿和节奏。
(幻灯片)湖中/人鸟声/俱绝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一生读。生再齐读课文。
2、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师:刚才大家读得非常投入,接下来我们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来疏通文句,同桌讨论交流,圈出还不理解的文句,提出来一起解决。
生同桌交流、讨论。
生提出疑难之处并解决。
师:大家讨论交流非常热烈,老师抽查一下。
(幻灯片)出示检查内容
(1)解释词义:上下一白:全 是日更定:这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客此:客居,名词作动词 焉得更有此人:哪能 还
芥:小草,这里形容像小草一样微小。
(2)翻译句子: 雾凇沆砀 :冰花一片弥漫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三、品味赏析
1、刚才大家非常认真地疏通了文字,接下来,我们要一起赏析课文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湖心亭的雪景。谁能告诉我们文中哪几句话写出了湖心亭雪景?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幻灯片)▲“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师:你觉得作者眼中的西湖的雪景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冷寂的景象。“湖中人鸟声俱绝”中“俱绝”两字写出了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的万籁俱寂、天寒地冻的冰雪世界,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唐人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句诗。 板书 寂静 俱绝
生: 粉装玉砌、银装素裹:“上下一白 ”“一”是全的意思。
生:阔大、壮阔:作者连用三个“与”,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一片茫茫、浑然难辨的阔大景象。 板书 壮阔 与
▲师:读一读,比较一下去掉了“与”,你的感觉会怎么样?(用顿号)
生:如果把“与”去掉的话,感觉到天是天,山是山,水是水,与“上下一白”不符。
生 :空旷、寂寥:“一痕”写出了白雪覆盖下若隐若现的长堤。
“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变成了一个小圆点。
“余舟一芥” 芥:形容很微小,在苍茫天地中微不足道。
“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人已经成为米粒般大小
湖中景物变成“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对比明显,让人感觉雪景更壮阔,人更显渺小,
师:是啊,作者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若有若无,依稀恍惚的意境,人在这中间非常渺小,不过是天地宇宙间沧海一粟罢了。在苍茫天地中,他们都似有似无,“天人合一”了!
▲读一读,感受这种意境。尤其要读出“而已”感叹的语气。
(幻灯片)2、小结:作者用”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这些简练朴素的文字,不加渲染,只用点线组合,高度抽象, 构成一幅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
这种用点线组合而成的绘画技巧称之谓“白描”。
(幻灯片)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说得通俗一点“白描”就是“淡妆”,有时“淡妆”比“浓抹”更见风韵。同学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其实我们读过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诗,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对九个景物进行了排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构成一幅“游子思乡图”,成为游子思乡的千古绝唱。
3、作者用白描手法让我们领略了西湖冬景特有的韵味,那么请问:这雪景是在什么时候看到的?作者为何要到湖心亭看雪?讨论:“独往湖心亭看雪”这个“独”字反映出他怎样情感?
时间:“大雪三日”的“更定时分”,“人鸟声俱绝”之时。
原因:雪景随处可见,作者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时间,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地点,表现出作者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情趣。
(幻灯片)“独”其实与舟子同往,只不过他认为舟子只是一个为此挣钱养家糊口之人,不是和自己志同道合,所以既反映了文人雅士清高孤傲,也表达出他内心深处的孤独落寞。
所以当他遇到湖中还有两人时,以“强饮”来表达“大喜”,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板书 强饮 知己)再加上都是“客此”(指导学生找文中注解①②来了解,
金陵——杭州),真是同遭遇啊,相逢何必曾相识?(板书 客此 同遭遇)
人生难得一知己,作者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遇到了知己,他乡遇故知,真乃人生一大幸事,可是,痛饮三大杯后,就要分开,这里面“强饮三大白而别”,还有一种怎样的情绪?(离别的哀愁)因此 ,本文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由此可见,作者眼中之景、作者所叙之事,都有情蕴含其中(板书箭头)让我们感觉到张岱这位文人的遗世独立,令人玩味。
四、复习巩固
齐读课文,让我们再次领略西湖雪景的韵味,感受作者的超凡脱俗的情趣。
熟读成诵。

五、拓展延伸
(幻灯片)师: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想呢?(从对作者的看法、写作手法、自己感悟等方面谈)。
在这茫茫一片的冰雪世界,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那种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的深沉感慨,又有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我们也试着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之情寄托在景物描写中,让我们在景物描写中感受你当时的思想感情。
写景不能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应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的愉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文中所展示的作者高雅脱俗的情怀,颇让我们这些生活在都市忙碌不堪的人唏嘘感叹。

板书:
奇景 情 奇遇(事)
寂静 俱绝 强饮 喜相逢
壮阔 与 客此 同“遭遇”
痕、点、芥、粒
(烘托)
借用舟子的话,他真是个痴人:“独”是他的行痴( 板书)
他眼中的景也痴(板书),而他的“故国之思”则表明他心痴(板书)
作者眼用白描勾勒出
----痴行 “独”
----痴景 天人合一、沧海一粟 情景交融
----痴心 故国之思
▲补充白描概念。——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诵读“白描”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
那怎么理解“白描“的手法呢?------
(幻灯片)如:
①——(白描)
师评述:,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就很自然地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呼啸秋风,看看跨下长途跋涉的瘦马,啥感觉?只能断肠!仅28字就。这就是白描。
②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白描
师评述:朱自清仅用“攀”、“缩”、“微倾”这三个极凝练的动词逼真形象地写出父亲攀爬月台时的努力,没有一处过多的形容、修饰、陪衬之类的语言,真实地再现父亲的背影,我们的眼前似乎就出现了那令人终生难忘的感人背影,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将永远定格在读者心中,这就是白描的力量。

师:同学们,老师也想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句诗:
满纸荒唐言,
一把心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把它送给大家,你们再细细去品张岱之痴吧。

小结:痴:作者痴迷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六、拓展:王国维说,”
痴行痴景触摸到了并且走进了张岱这位痴人之痴心
师小结:
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古代文人啊,他们在现实中被压弯了腰,透不过气来了,于是,他们只有在大自然中来伸一伸他们要被压垮了的腰杆,在大自然中来深深地呼吸一口干净的空气。他们宁愿自己是山是水是树是花是草是一朵云是一片冰,寄情于阔大宁静、清寒灵动之山水,在这片山水中来寻找心灵的归依,寻找心智的独一。
师:同学们,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