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渡荆门送别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 - 渡荆门送别

  • 格式:  PPT
  • 大小:  431K    14张
  • 时间:  2016-02

《渡荆门送别》ppt课件5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渡荆门送别》ppt课件5
渡荆门送别
李白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写作背景
诗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朗读文章
诗句解释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巴山尽头现出平川,长江水流入广阔无际的原野。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从远荆门山外渡江,
远去古老的楚国漫游。
深入探究: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深入探究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表达诗人对长江中游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山水的留恋。
中心思想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 鹤 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分析
 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所见
 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所思
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
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
美丽的传说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是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本句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物是人非的感慨,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太阳落山,黑夜来临,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然而天下游子的故乡又在何处呢?江上的雾蔼一片迷蒙,眼底也生出的浓浓迷雾,那是一种隐隐的泪花和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问乡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