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月考试卷

2013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
2.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语言基础题(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渚清(chǔ) 霜鬓 ( bìng ) 惘然 ( wǎnɡ ) 贻笑大方(yí)   B.饿殍(piǎo) 逡巡(qūn) 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
  C.跬步(kuǐ) 针砭(biān) 经传(zhuàn) 度长絜大(duó)   D.锦瑟 (sè ) 猿啸 ( xiào ) 咨嗟 (jiē ) 良将劲弩 ( jìn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颓圮 修葺 脍炙人口 礼上往来
B. 寒喧 饿殍 铤而走险 揭竿而起
C. 孝悌 犒赏 迫不急待 走头无路
D. 赝品 挑衅 锲而不舍 破釜沉舟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B.即使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表示愿意出资,对于印尼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要保护热带雨林,这点资金恐怕也是杯水车薪。
C.刘白羽的《长江三峡》描绘了一幅巧夺天工的自然图景,瞿塘峡的雄,巫峡的秀,西陵峡的险,充分展现了造化的神奇。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明日黄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高能机械工程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国内有关单位采用,并受到国外专家的赞赏。 B.许多性格柔弱的文人却有一副奇崛的笔墨,而沙场猛将的字迹倒未必有杀伐之气。 C.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D.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膊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B.古人不是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吗?
C.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庆仪式上,从日本专程回国的校友团,亲植“樱花树”以示纪念。
D.高中语文课程坚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基本理念,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
6、下面对有关名著名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但她们的社会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
B.《红楼梦》中由于刘姥姥高寿,生活历练多,而且刘姥姥是庄户人家,比较贫穷,取的名字能压得住邪气,因此凤姐叫刘姥姥给自己的女儿取名。
C.《高老头》主人公拉斯蒂涅是从昂古莱姆乡下来到巴黎攻读法律的穷学生。在故事的开头,他是一个勤奋攻读,懂得选择该攻读的学科,以便将来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争取锦绣前程的小伙子。
D.《大卫·科波菲尔》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佩葛蒂、海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史蒂尔福斯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每小题3分)
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称之为“气冰”或“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的分布十分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的大陆架和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已探明的储量是传统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两倍。“气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
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温度在2℃至4℃时,适合“气冰”的形成,高于20℃则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气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海越深,压力越大,“气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此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气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气冰”则分解为甲烷和水。
埋藏于海底岩石中的“气冰”,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善的开采方案。有专家认为,开采这种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气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气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气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10—20倍。如果开采时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气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的大量释放。这种气体进入大气,无疑会使地球升温更快。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7、下列对“气冰”“是一种危险的能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和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比,“气冰”在开采和运输过程中,可能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
B.“气冰”有利有弊,本身就像一柄“双刃剑”,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冰”的危害远大于功用。
C.如果开发“气冰”资源发生井喷事故,无论对海洋生态还是对海上航行,都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D.“气冰”在常温常压下会分解为甲烷和水,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可能诱发海底地质灾害。
8、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
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气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
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气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
D.开发已探明的“气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拥有了完善的开采技术,储量巨大的“气冰”成为新一代能源是完全可能的。
B.我国有辽阔的海域,根据地质条件分析,理论上应该有“气冰”存在的可能。
C.开采过程中,必须确保“气冰”处于一定的压力状态下,以免甲烷气体泄漏。
D.“气冰”利用的前景广阔,但开采困难,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9分,每小题3分)
尚节亭记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夫节之时义,大易①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②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①大易:指《易经》;②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特卉木也           特:只、不过
B.或以之比德而自励          比: 比拟
C.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见:同“现”,显露
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宜:似乎,大概
11、下列各项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     臣固知大王之不忍也
B.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能以节立身者鲜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2、下列各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喜好。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亭”。作者刘基看到了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
D.文中,作者认为,尽管世风衰败,道德沦丧,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而黄中立异于常人的地方即为崇尚节操因此早早地立下志向。

第Ⅱ卷(主观题 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4分)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谴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注:①检校:核查 ②床头:指酿酒的糟架)
(1)这词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词人“万事从今足”的心态?(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请赏析其中的“偷”和“看”两个字的妙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填空(8分)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过秦论》)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劝学》)
(3) ,此时无声胜有声。 ,铁骑突出刀枪鸣。(《琵琶行》)。
(4)飞湍瀑流争喧豗, 。(《蜀道难》)
(5)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锦瑟》)
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21分)
美  意  朦  胧
  (1)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为此,过去的许多好时光在浏览唐诗中流去了。因为唐诗很美,而且美意朦胧,就像久久笼罩在朦胧中的一抹天光。
(2)唐诗的朦胧美,先是朦胧在它的形式美。唐代的律诗、绝句,每句字数相等,且求对仗、平仄音律,讲究字面的整齐性和音调的明亮感。唐代英才辈出的诗人们,几乎每一个都能在清纯的诗情和几近桎梏的格律的碰撞中,吟成几首流传后世的好诗。然而,既然格律已近乎桎梏,纵是最伟大的天才,也无法把所有的诗篇都写得那么完美。杜甫是使唐诗的形式美最终迷失在层峦叠嶂中的伟大的诗人。杜甫让世间如梦如幻地领略到唐诗的形式无与伦比的朦胧美意。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他是非凡的,他之后的诗韵格律,最终都以他的诗篇为金科玉律。然而,历史自有静观的明眸。杜甫赖以名垂千古的最终是他的新乐府“三吏”、“三别”,他的《兵车行》、《丽人行》、《北征》。他的律诗千秋无匹。然而,带着镣铐,怎么能跳好所有舞蹈?一首被誉为“千古七律压轴之作”的《登高》,终因他追求四联对仗而不免“气竭意尽”。这是唐诗失之于完善的悲哀,但这并非是伟大诗人的悲哀。晚年入蜀后的杜甫写出的打破了韵律的如《春水生》、《江畔独步寻花》,那些诗篇,至少与他许多真气弥漫的杰出律诗相映成辉。
  (3)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数以万计的唐人诗篇,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后世家喻户晓的,更多的是唐人瑰丽多姿的零落诗句。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因为谋篇之难能,往往是先成句,尔后凑合成篇,也因此唐诗佳句多于佳篇。一如雾中之星光,朦胧间,只见斑斑点点,隐隐绰绰。
(4)唐诗的形式美在朦胧中迷失,而唐诗秀色可餐、光可鉴人的字面美,则在朦胧中生成。中国传统文化最神秘的源头,恐怕是它独特的汉字。独特的汉字天生是灵犀一点,只可意会。由它直接产生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真可说是上溯远古,下接千载。以至当代抽象为其精灵的现代艺术,似乎也是滥觞于它,而似乎最美的书法艺术又多是书录唐诗的作品。这不难让人想到,汉字甚至不须阅读,便有一种让人在视觉上获得愉悦的字面美。汉字经过富有灵性的选择、组合,能让人望而生情,可歌可泣。而唐诗的字面美,达到的是几乎空前绝后、出神入化的境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信手拈来这两首唐诗,不须细读,不求甚解,单从字面所洋溢出来的朦胧美意,便是千盅酒、万朵花。
(5)红尘无涯,万象朦胧,蒙蒙迷雾中偶现得一线天光,自然更见娇妍。而娇妍无比的唐诗,到今低回不去的正是红尘的朦胧美意。它是青青竹林间的一个浣沙女,它是胡天飞雪中的两行马蹄痕,它是碧水中嫣然而出的一支芙蓉,它是月夜里凄然而泊的一叶独舟。万里悲秋,百年多病,是为咏史。半壁日出,千里江陵,是为纪游。而尤为管领千秋的,是唐诗中参尽的人间真禅。三春晖,明月光,白发悲,班马鸣,生死、离合、荣辱、悲欢,凄美之至,伤感之至,潇洒之至,淋漓之至。道千秋人之未道,歌千秋人之未歌。这一娇妍的天光,让红尘更见其朦胧,至美至真。
  (6)我喜欢一个人在雾中散步,在流去的许多好时光里,我想我的肩头和心中,已沐浴过无尽娇妍的万斛天光。
16、阅读第二段,怎样理解“杜甫写‘绝’了唐诗,也写‘完’了唐诗”这句话?(5分)

17、“形式精美的唐诗,迷失在朦胧中”是什么意思?请结合二、三段分两点加以说明。(6分)
18、第五段中作者还表现了唐诗的另外两个特点。它们是什么?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6分)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这篇文章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作者浏览唐诗时获得的朦胧美。
  B、作者对于打破了韵律的诗篇加以肯定,而对近于桎梏的格律给以否定。
  C、对唐诗的广泛传播与流传,我国的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功不可没。
  D、本文构思精巧,语言清新,首尾照应,表达了作者对文学作品的朦胧美情有独钟。
E、本文是一篇美学随笔,概括了唐诗具有“朦胧美”的共同特征。
小作文(15分)
20、中国古代诗词中有一些常见的意象,它们往往被赋予特定的含义。试选择“春江”“花”“月”“夜”意象中任一个意象抒发一段感悟。
要求:1、有场景,有心理描写;2、至少要采用衬托和比喻两种表现手法。3、语言连贯、得体,不少于200字。
七、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感悟?  
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

参考答案
1、【答案】C(A.鬓bìn B.落là D.劲jìng)
2、【答案】D( A礼尚往来 B寒暄 饿殍 C 迫不及待 走投无路)
3、【参考答案】B (A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似乎喜爱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它;B“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这里符合文意;C“巧夺天工”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只能用于人为的,不能用于自然界;D“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这里不合。)
4、【参考答案】B(A搭配不当,“出色工作”与“被采用”不搭配;C句式杂糅,去掉“在作怪”;D重复累赘,去掉“至少”或“以上”)
5、【参考答案】D.( A两个问号改为逗号;B去掉冒号;C“樱花树”不用双引号)
6、【参考答案】A (A项她们的社会地位不同。梅是贵族小姐,瑞珏是长孙媳,鸣凤是贫贱丫鬟。)
7、【参考答案】B(重点在对“危险”一词的把握。 “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而不是“气冰”本身是双刃剑。)
8、【参考答案】A (B 选项将文中的假设情况偷换成现实信息,C选项假设错误,不符合原文第四小节的表述,D选项中,“‘气冰’的开采困难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这一表述错误应是由“气冰”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9、【参考答案】D(“短期内还难以找到开发的技术方法”不符合原文表述,正确应为“气冰”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这一点可从第四小节的第一句话得到信息。)
10、【参考答案】D(宜:适宜)
11、【参考答案】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B而:连词,不译;连词,表递进,并且 C以:介词,凭借;而且、并且 D其:代词,这;副词,大概、恐怕)
12、【参考答案】D(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是“少”)
【参考译文】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有所取义的,并非只为好玩罢了。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不只是花草树木,(其它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放在座位右边作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藉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惩戒不良的想法而藉以自警;(这样)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帮助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是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所亭子,起名叫“尚节亭”,作为读书游艺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至于经历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了霜雪的侵袭,仍然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屈服的君子一般。的确,内里有什么也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真性)常常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明竹子,还有比节更值得崇尚的吗?
世风衰败了,道德沦丧了,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也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却早早地的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真是具有大过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的含义,在《易经》里已解释得十分充分了,用不着另外再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确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汇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畅旺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汗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因而戕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就是阴阳寒暑转移的契机。在人生旅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是人很难表现到恰到好处的,于是才有合乎中庸的(一个标准)。所以,辞让继任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坚持自始不变,这也是大节,子思这样做就适宜了,但曾子这样做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适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平日有所研究,一旦遇到事,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且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又岂是无意义呢?
13、(1)【参考答案】所以(栽)兰花,是取它的芬芳;(种)谖草,是取它的名字含有忘忧的意思;(爱)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上污秽。(取、污、染为得分点)(4分)
(2)【参考答案】竹子这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原因是它有节。(虚、为、以为得分点)(4分)
(3)【参考答案】辞让继任国王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泰伯就做对了,在季子就没有做对。(让、是、非为得分点)(4分)
14、(1)【参考答案】(1)“连云松竹”,是欣赏大自然美景,写的是精神上的满足;“分肉送酒,梨枣丰收”,写物质上的满足;“老夫静处闲看”,写生活上的满足。(写出其中两点即可)(4分)
(2)【参考答案】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和枣的儿童欣赏、爱护之情。(4分)
15、【参考答案】略
16、【参考答案】(1)他使唐诗的形式美达到了极致(意思对即可给分)(2分)
  (2)他的诗成了后人写诗的金科玉律(或:他在律诗上的成就限制了后人的创造)(3分)
17、【参考答案】(1)唐诗因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失去了创作活力。(3分)
    (2)因谋篇之难能而真正流传于口碑的不过三百篇,而且佳篇少于佳句。(3分)
18、【参考答案】(1)意境美(形象、意象的朦胧美)(1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2分)(2)形象、生动(1分)  扣紧题意,充分展示唐诗的诗意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