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月考试卷

宁国中学2012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宁国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试卷
语文学科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命题人:王岚 审题人:余绍明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新版《红楼梦》电视剧一上映,就受到普遍质疑和批评。不少人把它和旧版相比,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不忠实原著。而导演李少红则坚持认为其实她才是“忠实原著”的,有片中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为证。我觉得这种争论模糊了焦点。
②电视剧是视觉艺术、影像艺术,和小说原著文字形式有别。亦步亦趋而不顾艺术表现方式的不同,不见得就叫“忠实原著”。
③哈姆雷特穿西装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不是;“铜钱头”是不是问题?我觉得也不是。今日的作品和旧版不像,当然不会成为问题。时隔二十多年,摄像技术等进步如此之大,如果充当旧版的影子,又何必重拍?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则更不是问题。观众的审美情趣随时代变迁而有差异,但真正“美”的东西始终能得到认可。
④问题在于,号称“忠实原著”,实则暴露了导演和编剧用影像再现文字能力的贫乏、想象力的贫乏、运用镜头能力的贫乏、裁剪故事能力的贫乏,于是只好用旁白直接代替表演了事;问题在于号称吸取了昆剧的元素,昆剧的爱好者统统不买账,“铜钱头”从美感变成了恶谥;演员的扮相,“环肥燕瘦”的钗黛颠倒作“环瘦燕肥”,漱口成了吐口水,喷茶倒似弹射暗器……这就难以拿“忠实原著”来遮羞了。据我接触的“90后”们,只要看过原著的,就没有人喜欢这部剧的——他们还因自己莫名其妙成为挡箭牌,觉得十分冤屈呢。
⑤和莎剧一样,《红楼梦》在中国俨然成为产业。从《红楼圆梦》《红楼复梦》种种续书始,对它的“翻修”就不曾停止过。严格来讲,大部分翻修都不太“忠实原著”。大浪淘沙,现在除了专门的研究者,那些续书因为思想的庸俗和文字的低劣,早被遗忘和淘汰。越剧《红楼梦》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突出的是宝黛的爱情悲剧,照旧被奉为经典,多少观众为黛玉之死一掬同情之泪。至于1987版电视剧产生于“探佚派”全盛时期,非但把后四十回统统砍去,换成了当时红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不少情节大可商榷,即使对前八十回,也做了大胆裁剪扬弃,其实又何尝完全“忠实原著”?但是它的受众之广,影响之大,文化含量之高,只怕在国产剧中再无其匹。甚至因为新版的翻拍,让更多人愈发深入地了解和热爱这部呕心沥血的大制作。当年那批演员,活灵活现地存在于几代人记忆中,与原著难以拆分。
⑥所以我绝不排斥《红楼梦》再一次翻拍,参照《哈姆雷特》的经验,即使演员裸体上场我都能够接受——只要他们演的确实是《红楼梦》,而不是被谑称为“天雷梦”的东西。
1.下列有关 “忠实原著”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不大赞同有些人的“指斥它风格怪异,糟蹋经典”观点,因为那些人对“忠实原著”有误解。
B.作者也不赞同导演李少红的“大量直接取自小说的旁白”来作为“忠实原著”的解释。
C.作者认为,“忠实原著”就是要按照原著的故事情节或者原著的精神来具体演绎。
D.在作者看来,真正意义上的“忠实原著”有时候也并不排除大胆裁剪扬弃的一些做法。

2.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文字能力、想象力以及运用镜头能力等的贫乏是演员拍戏的最大的障碍。
B.运用现代化的摄影技术不应成为批判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依据。
C.由于审美情趣的不同,试图贴近“90后”年轻人的做法本身无可非议。
D.新版剧用原著旁白代替表演算不上忠实于原著,只能表明编导能力有问题。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那种不顾电视剧特有的视听艺术而跟随原著亦步亦趋的做法并不见得就是忠实原著。
B.昆剧爱好者以及一些“90后”对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编创都不同程度地提出了否定。
C.那些不大“忠实原著”而思想庸俗和文字低劣的原著翻修最终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社会所淘汰。
D.越剧《红楼梦》以及1987版的电视剧都省略了家族衰亡的线索。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讳 辩
韩愈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倡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律曰:“二名不偏讳①。”释之者曰:“谓若言‘征’不称‘在’,言‘在’不称‘征’是也。”律曰:“不讳嫌名。②”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康王钊之孙,谥为昭王;曾参之父名晳,曾子不讳“昔”。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立言行事,宜何所法守也?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之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邪?
【注释】 ①二名不偏讳:两个字的名字,单用其中一个字时,不避讳。如孔子的母亲名叫“征在”,孔子说“征”的时候不说“在”,说“在”的时候不说“征”。②不讳嫌名:与人姓名音相近的字不避讳。下文“浒”、“势”、“秉”、“机”、“谕”均与唐代皇帝名音同音近。
4.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贺不举进士为是 举:推荐
B.稽之以国家之典 稽:查核
C.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 止:到达顶点
D.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 胜:超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劝之举者为非 古之众人,其出人也远矣
B. 夫讳始于何时? 青,取之于蓝
C. 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作法制以教天下者 申之以孝悌之义

6. 对本文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有人为打击竞争对手,借口他父亲名晋肃,如果他参加进士考试,就犯嫌名讳,企图让他放弃考试。
B.韩愈曾经鼓励李贺参加进士考试,在李贺遭到恶意毁谤,他本人也因鼓励李贺应考而受到指责的情况下,写下本文进行辩驳。
C.韩愈认为,李贺参加进士考试,既不违犯“二名律”,也不违反“嫌名律”,毁谤者和附和者的言论,在法理上是没有依据的。
D.韩愈认为,周公、孔子、曾参都不避父母的名讳,而毁谤者和附和者却想超越这些古圣先贤,过分强调避讳,实在荒谬可笑。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①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分)
译文:
②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3分)
译文:
③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①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②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4分)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9.古诗文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
(8)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好望角
   老人划着船向岸边驶来。我踏上船板,船身晃荡了几下,荡出去一层层细密的波纹。    我回头朝岸边望去,老人问:“岸边像什么?”我盯着那个凸出的尖端,想给老人一个精当的比喻。    他乐呵呵地说:“非洲好望角!”我愣住了。老人脸上流露出一丝诡秘的笑:“跟好望角长得一模一样!”    我不解地问:“您到过好望角?”    老人呵呵一笑:“非洲那个我倒是没去过,但我现在不整天都在好望角吗?”他将目光送到了远处的河岸。    河水哗哗地响。河上无风。芦苇丛簇挺立。    “我小的时候,在一本地图册上看到了这个地名。当时我就想,长大后一定到好望角,看看那里到底是个啥样子!可我连小学都没读完,日本鬼子就扛着枪进村了。人们四处逃难,我和爹娘跑散了。后来,我就参军打鬼子、打老蒋,差不多把山南海北都跑遍了。那本地图册一直揣在怀里,行军或休息时总把手放在胸口上摸一摸。”老人说着,掏出一本面黄肌瘦的小册子——中间破了个圆圆的洞。有一页折起一角,翻到那页,好望角的浪潮就从灰黄粗糙的纸页上拍打了出来,我似乎闻到了成腥的海浪气息。    “这怎么破了一个洞啊?”    老人笑了笑,眼角的皱纹亲密地挤到一起,说:“鬼子枪子打的,还在我肚子上打了一个洞。”老人微笑着摸了摸小肚子,“解放后我买了很多书,我想,只要把书念成了,迟早会被国家派到国外学习。可书没读多少,又是‘革命’什么的,干脆不念了。这辈子就没有念书的命。那年我托人说了个媳妇成了家。我想,这好望角啊,它就在这张书页里,世上压根儿就没有!”老人向远处望了一眼,“可后来我儿子非说,好望角就在非洲南端。”    “你儿子?”这时,一只白色水鸟从芦苇丛中飞来,落在了我们小船上。老人伸手抚摸着,呵呵地笑了起来:“是啊,后来有了个儿子。不光我儿子说有,连这家伙也呱呱叫着,一个劲地说‘有,呢。”水鸟果真朝他吆喝了起来。老人从口袋里抓出一把米粒,丢在船板上。水鸟啄了一阵,在老人头顶飞旋了两圈,飞回了芦苇丛。那里传来了很多鸟嬉戏的鸣叫声。    老人激动地说:“儿子很争气,考上了大学,后来恰好到非洲工作。那次他差点就把我接过去看好望角了。”老人的手微微颤动了一下,然后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呼了出来。    河上起了一阵风,吹得芦苇沙沙地响。老人轻轻地摇了摇头:“他在非洲被当地人给绑了。老婆子一听就晕了过去。她在床上躺了半年,我想了各种办法骗她,可她就是想走了,谁也拦不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命。”老人的讲述纯净如清澈的河水。    “老婆子一走我就觉得院子太大了,就像穿了一条肥裤子一样老是那种松松垮垮的感觉。有时候又觉得院子太小了,压得我胸闷。那天我走到村外,在河边一直坐到傍晚。日头把整条河照得黄灿灿的,我跳进河里,游了很远。回头一看,他娘的!河岸跟地图册上画得一模一样。这不就是好望角吗?我盼了一辈子好望角,竟在家门口找到它了。我哇哇地叫喊了起来,让老鼻涕眼泪也痛快了一回……”老人哈哈笑了起来,笑声随着波纹微微荡漾。    “现在我啥也不想了,我划划桨,喂喂鸟,整天都能看到好望角,自在得很!”老人的脸庞像天空一样明净而深远……    夕阳正红,映得老人满身古铜色。   
10.去看“好望角”,是老船夫一生的追求。请概括他人生各阶段有关这一追求的具体内容。(4分)   答:          11.老船夫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2.小说中穿插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3.对文学作品的主题可以有多种理解。说说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一种理解,并结合本文阐述理由。(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敕造(chì) 歆享(xīn) 间或一轮(jiàn ) 笑靥(yè)如花
B.便宜(biàn) 吞噬(shì) 皮开肉绽(zhàn) 翘足而待(qiáo)
C.霓裳(cháng) 砯崖(pīng) 少不更事(gēng) 模棱两可(léng)
D.朱拓(tà) 青冢(zhǒng) 心广体胖(pàng) 厚古薄今(báo)

1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俨然 渣滓 遍体鳞伤 别出心裁 B.寒喧 辜负 慢不经心 不经之谈
C.诱惑 放涎 心安理得 理曲词穷 D.伶俐 形骸 奋不顾身 雕粱画栋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雄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B.不断改善并切实保障民生,才能真正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进一步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
C.高考,作为国家对人才的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选拔形式,它不仅是对考生知识能力的考查,而且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D.为精简字数,这篇文章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满园中散播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它不能写只能闻,你设身处地地去闻才能明了。
B.面对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助纣为虐。
C.张村长见大家有点苟延残喘的样子,就一直许诺:“不远了,不远了,等走到山楂树那里,我们就歇一会儿。”
D.7年前,ERJ145喷气飞机第一次从巴西来到中国;7年后,它已基本实现了国产化:中巴之间的合作真可谓天作之合。

18、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中使用的两个字的敬辞谦语。(3分)   
 示例:探望朋友,可以说“特意来看您”,更文雅一点,也可以说“特意登门拜访”。
(1)想托人办事,可以说“请您帮帮忙”,也可以说“          您了”。
(2)请人原谅,可以说“请原谅”、“请谅解”,也可以说“请您        ”。
(3)询问长者年龄,可以说“您多大岁数”,也可说“您老人家       ”。

19.阅读下面语段,也选择两个妙用量词的句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4分)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揣摩表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纸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音犹在耳畔。
还有一“眼”井。是呀,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
再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11年10月13日,年仅两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车残忍地碾压两次,7分钟内,18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只有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将小悦悦救起。7天后,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请你针对这一事件,写一则70字左右的新闻点评。要求:观点明确,语言有一定文采。(5分)




































































五、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宁国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段考
语文学科答题卷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14
 15
 16
 17

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26分)
7.(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8.(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古诗文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2)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4)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____________
(8)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2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四、语言表达(12分)
18、 ___ ___ ___ (3分)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0、(5分)




































































五、作文(60分)

C(第五段)
A(文字能力想象力等的贫乏应该是编导的问题)
D(省略了家族衰亡线索的是越剧)
4.A (举:应考。)
5.B
6.D(孔子“不避父母的名讳”不合文意。孔子是“二名不偏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共10分)
①略。
②如果不辩明这件事,您和李贺都将获罪。(3分。“明白”、“且”“得罪”各1分)
③不努力学习曾参、周公、孔子的品行,却要在讳父母的名字上,去努力超越周公、孔子,也可见他们的糊涂了。(4分,“务”、“孔子之行”的“行”、“惑”各1分,句子通顺1分)
8、(1)比喻和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风浪的威势。(手法2分,具体解说2分)
(2)“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2分)②“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1分)③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1分)
10.答:(1)小时候初识“好望角”,想去看看,但战争使他梦想破灭;(2)努力学习,希望出国,但政治运动使他梦想破灭;(3)儿子在非洲工作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