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综合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 综合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72K    9张
  • 时间:  2016-02

泉州一中2006—2007学年下学期高一必修三语文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泉州一中2006—2007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试题
注: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一卷(21分)
一、(6分, 各3分)
阅读下文完成1-2题。
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弘扬人的生命存在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儒家虽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
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孔子说“为仁由己”,仁的境界的实现要靠自己的努力;又说“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认为“立人”“达人”要以“己立”“己达”为前提。孟子说“道惟在自得”,求道没有别的途径,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这都是对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肯定。
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这三者间,人民的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儒家的人本意识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来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这是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体现,也是古代民主思想的萌芽。固然,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不同于近代西方的民主思想,人本或民本观念是通过对人性的肯定来论证人格尊严,民主观念是通过对人权的肯定导出人格平等。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但不能等同。不过,人本或民本思想仍然可以成为民主思想的基础。我们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有必要从儒家的人本或民本思想中吸取有益养分。
(节选自邵汉民《儒家文化精神及价值的现代透视》)。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儒家认为人是一种社会性群体,分类而居;人性是普遍存的,不可否认。
B.儒家的人本思想包含着通过自身努力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C.儒家“人贵物贱”、“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观点的核心是争取民心。
D.儒家认为了解民情、尊重民意、与民同乐等都是尊重人的体现。
2.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近代西方思想家较之儒家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
B.人本意识让人体会到人的尊严与伟大,体验到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
C.儒家强调的“民贵君轻”,警示后世统治者要有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吸取民本思想的营养,扬弃官本位意识。

1、B(本项依第二段所用材料及分析作概括,文中有“靠自己的努力”、“全靠自身的修行和体悟”等语句。A项错在“分类而居;C项错在对“核心”的判断,文中对“人贵物贱”等观点有阐述,其核心是突出“人的社会价值”,而非“争取民心”;D项的内容是作者的评述,而不是“儒家认为”的,且“了解民情”于文无据)
2、A(文中将儒家和西方思想家的观点作比较,说明其异同。作者说的是“人性与人权,民本与民主具有相通性”、“不能等同”,没有谁比谁“高明”之意;再则,“从关注人性到重视民本到建设民主”把两家学说搅在一起,表述的也不是西方思想家的“高明之处”)
二、(6分, 各3分)
阅读《西江月》二词,完成3-4题     无故寻愁覓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_____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____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____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
3.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是 ( )    A. 事 奈 肖 B.事 奈 孝 C.世 耐 肖 D.世 耐 孝  4.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    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    C.“愚顽怕读文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西厢记》、《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    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 3.C  4.C

三、课内文言阅读题(9分,5-7各3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5.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
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
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
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
6.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圣人无常师
7.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5、C.
6、A.同为判断句。
7、B.“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有误。

第二卷(129分)
四、(32分)
阅读下面古文,完成8——9题:(共6分)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武节,泛指武艺兵法。
不期而遇
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2)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9、导致“周人”可悲结局的自身原因是什么?(2分)
答:
8(4分)有人问他:“你为什么哭呀?”
刚练好武艺,重用武士的君主又死了。
9(2分)学习本领不专一(1分);盲目跟随君主的好恶而决定自己的行动。(1分)
10把下列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分)
译文: __________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分)
译文:
11、默写与填空(15分,每空1分)
原卷1-9文学常识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答:
(2).“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答:

(1).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从诗中木落叶、雁南度和北风吹,可知写此诗时是在秋季。
(2).不仅表明他所在的地方距家乡遥远,还表明两地阻隔不能归去。透露出了作者思乡念亲的心情。
五(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守望长城
杏 臻
在人生匆匆而又珍贵的细节中,我又一次在这里久久驻足,长城大地之上的苍穹,苍穹之下的桑田,像一部经典的史书,每一页都镌刻着扣人心弦的惊叹。
站在长城之巅,突然涌上了一种难以承受之重的感触。胸中有着一种茫茫的春秋起伏,肩上总负有一种神圣的日月星辰,历史与现实在这里吏汇,现在与未来在这里接壤,一个眼神便是一页不朽的篇章。于是,我不知道自己是沐浴在秦时明月之中,还是踏上了汉时雄关,拽着唐风宋雨的浪漫情怀,便将自己濡湿得淋漓尽致。在整部人类史中,长城之外还有长城吗?
无论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提起中国北京,人们第一个念到的名字便是这神奇巍峨的万里长城!这蜿蜒于千山之巅、莽莽苍苍的中国的长城,这壮丽辉煌的荣光是祖先赐予我们的永远的精神摇篮。
五千年的白云苍狗,五千年的日出日落,当我们的始皇大帝开始修筑长城时,整个西方尚处于耶稣诞生前的蒙昧时代。而在华夏,在闪光的《诗经》华章之外,在老子已将宇宙和历史融会贯通的“道”中,在秦帝国横扫六合的金戈铁马声里,长城已经耸起了古老中国的精神脊梁。
如今长城横笛竖箫般的静美在古老中国的青春怀里,鼓实的肩膀勾画出世界上最壮美的图腾。这是中国的骄傲,这是奔涌的力和美的精彩组合。
无论是过去的帝王,还是今天的百姓,登临长城都是为了寻找一个新的视点,使自己内心的飞扬与智慧的灵光奔腾于巅峰状态。透过一砖一石,我看到了从甲骨文演变成方形汉字的中国;穿过蜿蜒流动的城墙,我看到了从丝绸之路驼铃声中走来的中国。此时此刻,我将双臂伸展到不可能再长的长度,渴望拥抱长城,更渴望拥抱今日之中国。登临长城,感受自我和民族的万象更新;登临长城,可以使太阳从灵魂中升起。
面对这无边无际的生命高原,我真的很难想像在自己长长的一生中能否开启这万里长城般的胸襟。这份由长城赐给我的属于历史的感觉,是希望和再生的感觉,是属于我个人内心的起伏和超拔。
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突然有一种温柔的隐痛。
一个秦时的女子将自己的胭脂泪点点滴滴地洒在了长城的青砖上,从此凝结在了人类历史的枝头上,今日的明月就是你爱的前身,温婉动人如一支挽歌震颤在长城内外。
遥望曾经是凄风苦雨的山海关,曾经是令人回肠荡气的山海关,在后来者的眼中却是一个曾经浪漫了千年的山海关。到了今天,我情愿把它理解成一对相濡以沫的灵魂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次真爱就是一场生死。只是如今谁懂呢?谁愿意相信呢?
我唯美的眼光正与一对情侣相遇时,发现他们正向空中随手抛出了两只空空的饮料瓶。
我渴求完美的心灵不禁为之一颤。
是的,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当我们看到人性中的美好与鄙陋继续向前再向前时,你是幸福还是忧伤?会不会有人为之枕着长城的台阶而彻夜无眠?
枕着长城的台阶,我确信历史的存在。它让我明白了个体生命是从怎样的一条抵抗着风雪并荡漾着绚丽浪花的河流里延伸而来。
枕着长城的台阶,它让我充分体验到了在人文空气日益稀薄的生命高原上,我们的心中还有一点什么没有熄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是我们不变的精神指标。
忘不了,这里曾经承载过太多的苦难。烽火狼烟、朝代更迭、外寇入侵、民族生死,都在那斑驳的墙体和被风雨侵蚀的台阶记录着。中国人曾有的伤疤,应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去抚摸,并夜夜牢记。多少年风雨你默默承受,多少年苦难你独自经受,多少年辛酸你都尝过,我知道,没有你就没有我,所以你的未来我愿意肩负。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4分)
(1)鼓实的肩膀勾画出世界上最壮美的图腾。
(2)但又不知道为什么我竟突然有一种温柔的隐痛。
19.文章以“守望长城”为题,写作者自己在长城之巅的“感触”。从全文看,写了哪几方面的感触?请概括回答。(6分)
20.文中说“登临长城,可以使太阳从灵魂中升起”,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联系上下文作答。 (4分)
21.文中写到“秦时一女子泪洒长城”和“一对情侣随手丢弃饮料瓶”。其作用是什么?(4分)

 18.(1)指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成为本民族标志的长城
  (2)为美好人性的衰缺而痛惜
      (共4分,各2分)
19,对历史长城的精神的感叹:对现时人文缺失的忧患:对未来责任的思考
    (6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0,形象地写出了登临长城钓深刻意义。登临长城是精神的洗礼。给人以希望和再生的感觉;使人寻找到新的视点,让内心与智慧处于巅峰状态;使个人内心起伏和超拔。
(4分,有具体阐述。有欠缺酌扣)
2L  对美好人性的颂扬,对人性缺失的忧思。同时引出下文的思考。(4分)

六、语言表达:(10分)   1、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的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
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请将修改后的对联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改后的对联: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1、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2分)   调查问题:什么是幸福   调查记录1三轮车夫:有钱就是幸福。 2忙的白领:有闲就是幸福。   3下岗工人:有工作就是幸福。   4去双亲的人:父母在就是幸福。   5捡破烂的人:多捡些垃圾就是幸福。  6考落榜生:考上大学就是幸福。   7双目失明的姑娘:能看见就是幸福。  8椅上的瘫痪病人:站起来就是幸福。   9高三老师:每周放一天假就是幸福。 10小学生:妈妈能带上我上公园玩就是幸福。   调查结论不超过20字:▁▁▁▁▁▁▁▁▁▁▁▁▁▁▁▁▁▁▁▁▁▁▁▁▁

24.下面是某校黑板上的一篇报导,划线句在用词、语法、连贯等方面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四处加以修改。(4分)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到会的15名与会者①,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展开讨论2。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3,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有的说,要提高团员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不重视这一点,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正4。大家踊跃发言5。                                                                                       
                                                                                   
1调序后的对联为: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4分)(“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若理解为目的性的,即为了“纵目”去“登阁”显然是不合理的;从平仄上看“览胜”“抒怀”不能颠倒,因为 “纵”(仄声)对 “抒”(平声)可,若对 “览”(仄声)则不可;“鸢飞”“鱼跃”主谓式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须做相应调整,改为“水清”“木华”,若改为“木华”“水清”亦可。每改对一处得2分。)

21.生活中缺少什么,什么就是幸福。 24.1可改为:15名与会者(到会的15名团干部)(赘余)2可改为: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的问题展开讨论(成份残缺)3可改为:说话做事前(在说话做事前)(介词搭配不当)4“改正”改为“改进”(主谓搭配不当)5语句不连贯,可调整至2后(或“有人说”前),也可删除。修改正确每一句给1分,共4分。
七]作文(7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6年9月,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透露,今后我国将把“幸福指数”纳为新的统计内容。这是一个综合考量,它有若干个指标,比如人们的收入、生活水平、健康水平、人际关系、成就感、安全感和对工作的满意度。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三、作文例文
幸    福
那一日,去看望爷爷奶奶。一如既往地,一番寒暄之后,开始吃饭。菜很丰盛,男人们开始喝酒。这本来是没有什么特别可写的,但是偶一抬头,我看见了这样一番景象:
许是酒喝多了,爷爷的脸很红。于是奶奶问他:“怎么脸这么红?别喝太多了,当心身体!”说着,奶奶伸出手,轻轻地摸了一摸爷爷的脸。爷爷抓住奶奶的手,宽慰地说:“没事!”
很平常的景象,却突然让我有一阵触动。就是奶奶那一下轻轻的抚摸,让我蓦然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爱怜、柔情和爷爷奶奶之间经历了几十个年头的感情。我忘不掉奶奶那个时刻的表情和那个很平凡的动作,有一种很深很深的感动充斥在我的心房。
 其实,这样的一个动作真的很平常,在这个时代。有太多太多的“现代爱情故事”在不断上演,看了很多的花前月下、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年轻人的相依相偎实在比这个动作要亲昵许多。但,偏偏,就单单被这个动作感动了。再轰轰烈烈的感情,当开始被油盐酱醋、锅碗瓢盆取代,当开始被漫漫的时间长河冲刷,故事就开始平淡无奇、寡淡无味了。也许,许多故事也就这样结束了。当初的山盟海誓、海枯石烂,如今,只是烟消云散。
所以,当我看到已是满头白发的奶奶,即使是这样一个平常的动作,我都会感动不已。这才是幸福,两个人相依相携,走过长长的几十年,还要继续走下去,走完长长的人生之路,也许他们的感情不曾花前月下,不曾山盟海誓,不曾海枯石烂,但是,那是一份真真实实的感情,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
想起《诗经》里有一句话:“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写的就是这般的天荒地老。
分析:
这一篇《幸福》写了奶奶轻抚爷爷,爷爷抓住奶奶的手这样一件极平常的事情,作者由此生发开来的聿福观显得很朴实,其中与“现代爱情故事”的花前月下的比较,使作者的幸福观更显朴素无华。
幸    福
 那天,一个男孩很认真地对我说:“在我眼里,你是最幸福的女孩子。”这样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居然重重地撞击着我的心。
我无语地微笑,继而感激。
幸福是什么?我曾像一只微弱的萤火虫,在无尽的黑夜里久久寻觅生命的亮点,每次都以为自己找到了,突然间又化为泡影。有人说,你原来想要的东西得到了,这就是幸福。不,我固执地摇摇头。这不是真正的幸福,这只是一种欲望的满足,只能得到暂时的欢愉,它无法企及幸福的高度。幸福来源于对整个生命的感知与热爱,幸福乃是整个心灵的宁静。
不是吗?因为我曾经不懂幸福为何物,所以常常忽略了身边的风景,空愿跋山涉水去追逐那些虚无;因为我不懂,所以才会心浮气躁,才无法摒弃虚荣。于是,那些虚而不实的华丽的表象蒙蔽了我的眼睛,于是,我便不懂珍惜,不知究竟何为真的幸福。
幸福的感觉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在夏天令人感到凉爽,在冬天使人感到温暖。这时,你的心是庄严而平静的,如同一缕阳光静静地泻在荷叶上。有了这份心境,我才会心平气和地审视这个世界,才懂得“人间有味是清欢”背后的真正蕴意。
有些东西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比如居住的环境,比如曾经受伤的过去,但只要对平静疏淡简朴的生活怀有一份深深的热爱,我们照样会在漫漫长夜里点亮心中的灯,从一种幸福抵达另一种幸福。有一次一个朋友对我说起晚上的噩梦,看她紧张的样子,我也跟着惊慌起来,可她又突然露出微笑说:“幸好只是个梦,我真幸福。”我释然。是啊,用梦来观照现实,这不正是一种幸福吗?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逃避,应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持久地保持心灵的温暖与平静,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一切,体味到了生命清明的滋味,我们便体味到了幸福的滋味。
感谢曾经给我关爱的人,感谢那个男孩的提醒,我明白,无声的幸福正如丝雨般的空气弥漫着我,我是个幸福的女孩子!
分析:
第二篇《幸福》写了“我”由不幸福到幸福的转变,在转变前后的对比中,作者对幸福观作了一番剖析,之后在平实生活的体验中感受了幸福,“体味到了生命清明的滋味,我们便体味到了幸福的滋味”,这种幸福观是值得赞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