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2 雷雨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 - 2 雷雨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雷雨》教案2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雷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戏剧的相关知识,认识作者;

    2、找出本剧中的几组人物矛盾,从而把握戏剧冲突,并体会其集中化、尖锐化的

       特点。

过程与方法:

    分析讨论剧中的人物对话,体会戏剧语言个性化的特点,并且能够通过人物对话揣

    摩人物心理,从而把握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本剧以“雷雨”为题的深意。

教学重点:找出本剧中的几组人物矛盾,从而把握戏剧冲突,并体会其集中化、尖锐化的

          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讨论剧中的人物对话,体会戏剧语言的特点,并且能够通过人物对话

          揣摩人物心理,从而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介绍法、讲析法、讨论法。

教具: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那么这部话剧作品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

【戏剧介绍】

   (一)、什么是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它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是编剧、导演、演员以及音乐、美工的集体创作。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如京剧、越剧等),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二)、戏剧的分类

    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雷雨)、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雷雨》)和独幕剧(《三块钱国币》);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屈原》)和现代剧(《茶馆》);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两种因素,既有对正面人物的歌颂,又有对反面人物的批判);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三)戏剧的要素

    戏剧冲突(基本要素)、戏剧语言(包括舞台语言——除人物语言之外的所有语言,例如舞台说明,背景介绍,人物动作、神态描写,旁白、画外音以及其他叙述语言等;人物语言)、戏剧人物。

   (四)、戏剧的特点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要适合演出的需要。这就决定了它的一些特征:

    第一,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第二,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第三,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第四,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作者介绍】

曹禺,原名万家宝,1910年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原籍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戏剧教育家,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

    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三岁即随继母看戏,是一个小戏迷。五六岁时得知自己现在的妈妈只是自己的继母,而亲生母亲早已死去,父母亲总在楼上吸食大烟;10岁时就读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15岁参加南开新剧团,平时不爱说话的他到了舞台却如鱼得水,导师张彭春对他格外器重,他则以扮演娜拉等角色而闻名,绽露表演才华。少年时,喜写新诗,常吐露着感伤和凄婉的调子。1928年即18岁时,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即19岁时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处女作《雷雨》,他写《雷雨》之前已经读过250部世界名剧。接着又发表了《日出》(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雷雨》故事梗概】

《雷雨》这一戏剧的主要故事是写某矿董事长周朴圆年轻时为了和一个门当户对的阔小姐结婚,把遭受他凌辱、迫害并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丫头侍萍,在大年三十晚上,硬是从家里赶了出来。大儿子他留下来了,这就是周府大少爷周萍;二儿子才生下三天,病得奄奄一息,就让侍萍抱走了。无依无靠、走投无路的侍萍急得没法,只好跳河。后来被人救起,连孩子也被救起,这就是后来的鲁大海。最后侍萍嫁给了鲁贵,离乡远走,并且生了个女儿鲁四凤。此时,周朴园误以为她已死,与阔小姐结婚,但是两个人都过得不幸福,阔小姐抑郁而死。后来周朴园又娶了繁漪,与繁漪生了个儿子周冲,周家北迁。周朴园是家庭里的统治者,繁漪不能忍受他的专横,与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繁漪比周萍大7岁)发生了暧昧关系。此时,侍萍与再嫁的丈夫鲁贵生的女儿四凤在周家做佣人,而当初抱走的次子鲁大海也在周家的矿上做工,彼此互不相知。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四凤,让四凤怀上了孩子,结果被繁漪知道了。于是繁漪想要谴去四凤,便找来其母亲侍萍,要求侍萍把四凤带走。结果侍萍与周朴园相遇,两家关系开始被揭开。周萍与四凤知道是异父同母兄妹后,悲愤欲绝,四凤跑出去触电而亡,周萍举枪自杀,繁漪之子周冲喜欢四凤,为了救护四凤也触电身亡,侍萍与繁漪不堪重击,一呆一疯,只剩下周朴园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全剧共四幕,本文节选的是第二幕。

【《雷雨》人物关系】

周朴园——某煤矿公司董事长、侍萍前夫,55岁。

繁  漪——周妻,35岁。

周  萍——周朴园、侍萍长子,28岁。

周  冲——周朴园、繁漪之子,17岁。

鲁  贵——周公馆管家、侍萍丈夫,48岁。

侍  萍——鲁贵妻、周萍鲁大海生母,47岁。

鲁大海——周朴园、侍萍次子,工人,27岁。

四  凤——鲁贵与侍萍之女,使女,18岁。

【戏剧冲突】(结合课后练习一)

矛盾冲突是戏剧的重要因素之一,欣赏剧本,首先要弄清楚剧本中的矛盾冲突。现在我们结合这份人物关系图来分析一下,在本篇课文中主要围绕了哪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矛盾冲突?(明确:周朴园)这个周朴园和哪些具体人物之间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明确:鲁侍萍、鲁大海)所以,如果我们要把节选的这一部分按照矛盾冲突来划分场次的话,可以划分成几个部分呢?(明确:2个部分,第一场戏: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再次相见。第一层:周朴园认出侍萍的经过。第二层:周朴园认出侍萍后的态度。第二场戏:周朴园与鲁大海、侍萍与周萍相见)。具体而言,本文中有哪些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明确:矛盾冲突有:鲁侍萍与周朴园,鲁大海与周朴园,鲁大海与周萍,鲁侍萍与周萍。其中第一、二对是主要的矛盾冲突。矛盾实质:周朴园        资本家与下层人民        鲁侍萍。周朴园         资本家与工人        鲁大海)。为了充分地体现出矛盾冲突,作者将现在的生活与过去三十年前的生活联系起来叙述,那么,作者是如何将现在的生活与过去三十年前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明确: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回顾”和“穿插”的表现方法,将“过去生活”与“现在生活”交织在一起。鲁侍萍为找四凤来到周家,与周朴园不期而遇,这是“现在生活”。侍萍关窗的动作和无锡口音,使周朴园感到“奇怪”,引出他的追问,于是有了侍萍的讲述和回忆,这是“过去生活”。当周朴园明白眼前站的就是侍萍时,突然发出责问,然后有侍萍的控诉,有周朴园的劝解和曲意诉说,这是把“过去生活”和“现在生活”穿插在一起,最后以侍萍撕毁支票,提出见一见周萍完成这场戏的冲突。这样巧妙的安排,让过去的矛盾推动现在的矛盾,使得剧本结构紧凑集中,矛盾冲突尖锐激烈,能够深深地吸引读者和观众。而且这也是戏剧冲突的特点,因为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因而它要受舞台的制约,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人物语言与人物形象】

戏剧的人物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高尔基在《论剧本》中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如果说,在舞台演出的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人物的表情、动作来理解人物,而在剧本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却不能作细致的描写,只能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我们要了解人物,就只能通过对话独白等。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剧本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独具的特点,这就使得戏剧的人物语言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有着自己独自的特点。那么,这些特点是什么呢?在《雷雨》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点: 

1、高度个性化: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请以周朴园为例,找出他认出侍萍之前的语气、神态与认出侍萍之后的表现,揣摩周朴园的心理特征,分析周朴园人物形象。

相遇诉旧怨(结合课后练习二、1):

l        你,你贵姓?

——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似曾相识,所以感到奇怪,但他还不知道真情,心理还比较平静,  因此问得虽然有些迟疑,语调还是平静的。

l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

——当侍萍反复说梅小姐不是小姐,也不贤惠,而且点明她叫侍萍时,周朴园感到意外,疑惑,也有些吃惊,所以他抬起头来直截了当地问你姓什么。

l       (忽然立起)你是谁?

——侍萍告诉他梅小姐没有死,她的孩子也还活着,周朴园更疑惑,有不祥之感,有点慌,所以紧张地忽然立起,再次追问。

l       (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侍萍继续述说梅小姐的辛酸往事,当她说出衬衫上的梅花和萍字时,周朴园更加怀疑,所以慢慢地站起来,疑惑地问。

l       哦,侍萍!(低声)是你?

——当侍萍肯定了他的疑问时,他不愿也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所以又低声问了一句。

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不同的问语,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周朴园从奇怪、猜疑,到紧张,再到疑虑消除而不知所措的心理变化过程。

相认生新恨:

手段                           言行

厉声责问                  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

用缓和的语调稳住          你可以冷静点。  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了。

用感情软化                你的生日,每年我都记得。  关窗户的习惯,我都保留着。

想用金钱收买打发          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并开出支票。

 周朴园人物形象:从周朴园向侍萍打听有关梅小姐的情况以及侍萍绣一朵梅花补周朴园衬衣上的破洞等细节中看,他们当年的爱情生活是真实而和谐的,他对侍萍也的确是一往情深;但他喜欢的是三十年前那个年轻貌美、知书达礼、贤慧体贴并未对其构成威胁的梅小姐。他的爱不是建立在真正的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而是以自我为核心,以不损失自己的利益为前提的。一旦牵扯到自己的利益,他就会牺牲侍萍来得到自己的利益,所以他才抛弃侍萍另娶门当户对的阔小姐。但失去侍萍后,周朴园的爱情生活一直不如意。直到晚年,没有任何女性能像侍萍那样使他满意。于是很自然地,他怀念起侍萍,追忆一生中与侍萍同居那段甜蜜的情感岁月。最开始,这种怀念或许只是出于精神空虚的偶尔回想,但随着现实爱情生活的愈来愈不可补救,这种怀念就成了他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当他意识到好日子一去不再来时,就产生了一种类似后悔打碎了心爱的玩物的内疚。他不仅把怀念限于心灵,而且见诸行动。他记住她的生日,把她当正式嫁给周家的人看待;一直使用侍萍用过的家具,保留着侍萍生孩子后怕风连夏天也关窗的习惯。在这种怀念中,他觉得自己虽然有罪于前,却能补过于后,仍然不失为多情而高贵,从而卸掉了良心和道义上的重负,心理趋于平衡和充实。从周朴园的主观看,这种怀念之情是真实的,如果纯粹是假装,精神空虚就无法填补。但这种怀念也有做作的成分,特别是当他发现这种怀念之举能起到教育子女、稳定家庭、钳制后妻,在社会上博得好名声的奇妙作用时,就愈做愈认真,也愈做愈虚假,陷入了自欺欺人的状态。然而,当他“朝思暮想”的侍萍站在他面前时,他会敏捷地发现,这会损害他的利益,于是立即扯下虚伪的面具,突然变脸,“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你现在要多少钱吧”,现实的厉害关系占了上风,一连串的对话足以证明他是一个卑鄙、自私、无情的伪君子。一个散发着铜臭气冷酷的资本家,为了获利,他使出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桥出险,唆使矿警开枪打死工人等卑鄙、狠毒、残忍的手段,尽显出一个资本家卑劣的行径。

2、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的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使语言简练而有味。

请以侍萍为例,在周朴园追问侍萍身份这场戏中,面对周朴园的追问,鲁侍萍答话的语气发生了哪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微妙的变化后面暗含着什么潜台词?并由此分析鲁侍萍的人物形象(结合课后练习二、2)。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多?知道得这么清楚?)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 

周朴园  (喘出一口气,沉思地)侍萍,侍萍,对了。这个女孩子的尸首,说是有一个

         穷人见着埋了。你可以打听到她的坟在哪儿么?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另如: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你是借机来敲诈我)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三十年了,你还没有忘记旧
             仇,还想利用过去的关系敲诈我)

面对周朴园的谎话,侍萍欲说还休,一步步巧妙地显露着自己的真实身份。这欲言又止,其中既有单纯的幻想,又蕴含着三十多年的悲愤,是侍萍感情的自然流露,而接下来的控诉,更显示了她的极端愤怒。

鲁侍萍形象: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她善良、正直、刚毅、倔强,饱尝了人间辛酸。三十多年的悲惨遭遇把她磨练的很坚强,对现实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当周朴园出现在她面前时,她先是冷静地回答周朴园的提问,观察他的变化,当周朴园翻脸时,她终于看请了周朴园的本性,悲愤地诉说了自己的不幸,当场撕毁支票,表现了对其行为的蔑视与抗议,保持了自己做人的尊严。

 

3、富于动作性:动作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是指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它增加了情节的生动性,能够吸引观众和读者,推动了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它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仅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外部动作。例如P73页最后部分(结合课后练习三)。

【“雷雨”的象征意义】

分析:从一方面看,《雷雨》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雨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作者又交代了作品的社会环境,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大雷雨即将来临。作者正是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内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大雷雨般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解答:①表示故事的背景与环境气氛;

    ②预示情节的发展,暗示情节的高潮;

    ③象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暴风骤雨式的斗争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