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3* 边城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 - 3* 边城

  • 格式:  DOC
  • 大小:  56K    4张
  • 时间:  2016-02

同类资源

《边城》ppt课件9
大小:986K
《边城》ppt课件8
大小:560K
《边城》ppt课件7
大小:597K
《边城》ppt课件6
大小:676K
《边城》ppt课件5
大小:849K

《中国现当代小说》第7课《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边城》(节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把握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典型环境描写的社会意义。
3.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提高对淳朴人生和理想人生情态的认识,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1和2
教学方法
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及内容
一、检查预习
略。
二、导入新课
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跃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使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
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来,有人赞它为“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有人讥之为“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70多年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光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沈从文的这部作品。
三、整体感知
1.沈从文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返璞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边城》简介
《边城》是作者最负盛名的代表作。作者的创作动是:“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全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景美和人性美。
故事梗概: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的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房作陪嫁把女儿嫁给傩送。傩送不要碾房,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着傩送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3.播放课文相关视频。
4.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提示: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四、合作探究
1.翠翠与爷爷间的情感是怎样的?翠翠快乐吗?
提示:
“爷爷,为什么不上来?我要你!”──翠翠依赖爷爷。
“爷爷,我一定不走。”──翠翠在生活上与情感上都离不开爷爷。
爷爷见翠翠不开心便讲故事给她听,给她吹芦管、唱歌──爷爷尽力去满足翠翠。
爷爷对某些事实加以隐瞒──不给翠翠增添烦恼。
爷爷不让翠翠坐热石头──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翠翠。
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劳──真心实意为翠翠做长远打算。
可见,祖孙间的情感是十分深厚的。
但是,翠翠莫名的哭泣,是祖父不解的,由此可见,二人间又有着自然的隔阂──翠翠情窦初开,心事无人理解;爷爷不懂少女心事。
2.翠翠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
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纯,情窦初开,感情纯洁真挚,内心又有一丝孤寂凄凉。她是“爱”与“美”的理想化身。
3.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
他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
4.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在课文中表现在哪里?
提示:
天保和傩送突然发现两人爱上的竟是同一个姑娘,眼看兄弟要变成情敌,他们没有反目成仇,也没有像流行小说写的那样,其中一个慷慨“出让”,他们懂得,姑娘不是财产,感情没有价格,你必须接受姑娘的选择,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选择。于是他们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竞争,哥哥走了车路占了先,就一定让弟弟走马路先开口,结果一唱定乾坤。这里没有裁判,没有评委,没有公证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为了成全弟弟,哥哥带着失恋的忧伤远走他乡……
5.作者是怎样塑造翠翠这一人物形象的?
提示:
通过语言、心理、环境描写。
学生找出文中相关语段并加以分析。
6.小说反映了怎样的主题?
提示:
沈从文在谈到《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相依为命的祖孙俩使我们看到了人世间至纯至美的祖孙之爱。作哥哥的天保走车路占了先,无论如何也不肯先开腔唱歌;当明知自己不是弟弟的对手,就决定离开,这体现的是一份深厚诚挚的手足之情。纯朴的祖孙之爱和诚挚的手足之情,构成了自然纯朴的人性美。
7.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本文的人性之美。
五、课后作业
1.有条件的同学观看电影《边城》或阅读《边城》全文。
2.预习《受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