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高二上期末考试

德阳市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四川省德阳市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说明: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  本试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第I卷(单项选择题 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纨绔(kù)    两靥(yàn)   扪参历井(shēn)
B.鞭笞(chī)    榫头(sǔn)   吮血(shǔn)  庠序之教(xiáng)
C.踌躇(chú)    饿莩(piǎo)  孝悌(tì)    惊诧不已(zhà)
D.徘徊(huái)   盥洗(guàn)  联袂(mèi)   万乘之势(chéng)
答案:B(A.两靥yè  C.惊诧不已chà  D.万乘之势sh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寒暄    迁徙    雕梁画栋    天生我材必有用
B.桅杆    慧星    气势磅礴    海上明月共潮升
C.嬉闹    眩晕    神密莫测    群山万壑赴荆门
D.聒噪    镶嵌    皮开肉战    古来万世东流水
答案:A(B.“慧”应为“彗”;“升”应为“生”。 C.“神密莫测”应为“神秘莫测”。 D.“皮开肉战”应为“皮开肉绽” ;“世”应为“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成德同城化给德阳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一定要畏葸不前,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树立全域开放的理念,敢于打破体制机制的禁锢。
B.战斗游戏得有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战斗游戏时,动物相互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他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C.嫦娥三号飞离地球几十万公里,从此撒手人寰,在万里之遥的月球上空实现精确变轨,于12月15日实施月面软着陆,在月面开展多项科学考察活动。
D.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此举是中国最高决策层酝酿再三的决定,是对日本关于钓鱼岛的那些不经之谈的有力回击,是中国海空战略的重大突破。
答案:D(A.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含贬义;指停滞不前。用在这里,与句意相反,是错的。B.厮打:相互扭打;与前面“相互”重复。C.撒手人寰:人寰指人间,撒手人寰指离开人间,即死亡。用在这里,与句意不符,使用范围不对,是错的。D.不经之谈:经,指通常的道理;不经,指不合道理;指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用在这里,与句意一致,是正确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出席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追悼大会,当地时间12月10日在约翰内斯堡体育场举行。
B.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以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新的希望。
C.为展现全国各地浓浓的年味儿,“央视” 马年春晚外景摄制组把广安市方坪乡的迎春村一户农家大院作为了拍摄第一站。
D.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专门为“土豪”这个来自中国的热词作了一期电视节目,《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也很关注。
答案:C(A.偷换主语:应改为“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追悼大会当地时间12月10日在约翰内斯堡体育场举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出席追悼会。”或“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亲自出席当地时间12月10日在约翰内斯堡体育场举行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追悼大会。”B.搭配不当:“引起”与“新的希望”不搭配。应删去“和新的希望”。D.语意不明:“《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也很关注”不明确是关注电视节目还是关注‘土豪’这个热词;同时,“关注” 缺宾语。)
二(18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5~10题。 
【甲】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5.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东凶亦然            凶:荒年         B.鸡豚狗彘之畜     畜:畜养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约束         D.王无罪岁         罪:罪恶
答案:D,(罪:名词活用作动词,归咎、怪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移其粟于河内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 弃甲曳兵而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民之多于邻国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斧斤以时入山林       以致天下之士
答案:C(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变主谓结构为偏正结构,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的两个“于”分别是介词,“到”和“比”。B项两个“而”分别表修饰和表假设关系。D项第一个“以”作介词,“按照”;第二个作连词,“用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梁惠王虽然有“移民移粟”的小恩小惠,与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在实质上没有区别,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关系。
B. 孟子的“王道”理想是“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使民生有保障,能够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等问题。
C. 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和“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对比,意在突出梁惠王把“涂有饿莩”的现状归罪于荒年,如同把杀人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 
D.《寡人之于国也》一文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注重排比的运用,如在论述“使民加多”的道理时,通过排比的运用,使文章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答案:B(王道理想概括不全面,缺“精神文明方面的内容”。)
【乙】管晏列传(节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
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司马迁《史记》)
8.下列各项中的加点字,没有通假用法的一项是(      )
A.晏子出,遭之涂            B.而信于知己者
C.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        D.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答案:D,(A.“凃”通“途”,B.“信”通“伸”,C.“寤”通“悟”,D.“延”,延请。)
9.下列各项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憾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答案:C(例句的“御”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驾车的人”,C项的“死”亦为动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死去的人”,A项的“下”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低于”,B项的“弱”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意思是“变弱”,D项的“善”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善良的行为”。)
10. 下列各项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妾是以求去也
A.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C. 不拘于时,学于余         D.主人何为言少钱
答案:D(例句中的“是以”与D项中的“何为”一样,都是宾语前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判断句,C项是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  共120分)
三(38分)
11.把【甲】【乙】两段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甲】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5分)
答案:这与用刀刺人并杀掉他,说,不是我杀了他,而是兵器杀了他有什么不同呢?(给分要点:“是” “状语后置”“判断句”各1分,全句通顺2分)
 【乙】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5分)
答案:晏子在朝廷上,如果国君问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国君没有问到他,就正直地去办事。(给分要点:“其”“ 及”“危”的准确翻译各1分,全句通顺2分)
12.【乙】文二、三段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晏子之“贤德”的?(4分)
答案:一是通过对贤者越石父的重用,表现了晏子尊重贤才的美德(2分);二是通过御者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晏子为人谦逊的美德(2分)。
13.用“/”给下面这段文言断句(限8处)。(4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
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刘开 《问说》)
答案: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共8处,一处0.5分,计4分)》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 稹①
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山中与元九书  白居易
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
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
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注】①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②幢幢(chuáng):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

 (1) 两首诗表达出什么共同的情感?(4分)
答案: (4分)都表达出对挚友遭遇的关切同情(2分),对自己被贬外调(处境)的感伤与无奈(2分)。
(2) 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答案:(6分)元诗注重动作和神态描写,通过重病卧床的诗人听到好友被贬的消息陡然一惊的动作神态,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切;(3分,或:环境描写,融情于景,通过残灯、风雨、寒窗等景物描写营造凄清意境抒发悲凉之情。)
白诗注重对比(虚实结合)手法,通过金銮殿考中进士的情景与庐山草屋拂晓灯前情景对比,表现了现实处境的艰难。(3分,或:比喻,以笼中的鸟、槛里的猿比喻诗人与朋友的现状,表现现实处境的困苦;又或:直抒胸臆,人世间你我再相见会是在哪一年啊!表现对现实的无奈)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 _________________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3) 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4) 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贾谊《过秦论》)
(5) 袅袅兮秋风,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
(6) 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7)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               (周邦彦《苏幕遮》)
答案: (1)剑阁峥嵘而崔嵬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5) 洞庭波兮木叶下
(6) 才下眉头(7)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8) 一 一 风荷举
四.(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6-19题。
黄河之水
赵丽宏
①“黄河之水天上来”,李白的诗句并不是凭空杜撰。在黄河的上游,我看到了从蓝天和白云中流下来的黄河。那是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能看到水底下的卵石,看到在清澈的流水中嬉戏的小鱼。世界上的江河,原本都这样清澈。
②在西北的黄土高原,黄河变得浑浊,浑浊得像一条泥浆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面对这浊浪滚滚的黄河,我并没有觉得它受到了污染,我想,这是流水和高山大地亲热的结果,是天作之合,是自然。大自然在亿万年的运动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规律,我们没有理由责备自然。
③在兰州,我站在那座有名的大铁桥上,俯瞰在桥下奔流的滔滔黄河,河水打着漩涡,像万马咆哮,奔向它们向往的既定目标。就在我默默凝视黄河的时候,站在我身边的一个穿着时髦的女郎随手把一个可口可乐罐扔进了黄河。我吃了一惊,下意识地问:“你怎么能这样乱扔?”女郎朝我一笑,答道:“这么脏的河水,有什么关系。”那个红色的可乐罐在黄色浊浪中冒了几下,就不见了踪影。
④在黄河边,每天有多少人把手中的废物随手扔进黄河?
⑤黄河流到甘肃临夏境内时,水势稍稍变得平缓。因为,再往下游,就是刘家峡水库,水库大坝把汹涌的河水拦住了。在这里,我坐游船去看黄河边的炳灵寺石窟。黄水在船舷边翻卷,涛声惊心动魄,两岸峰峦千奇百怪,像无数奇妙的雕塑排列在岸边。这些雕塑,是黄河的杰作,是流水冲击山峦的结果。热情的船主用黄河鲤鱼招待我,在甲板上,我们吃鲤鱼肉,喝鲤鱼汤,当然还有酒和饮料。几个年轻的船员很豪爽,几乎能一口气喝完一瓶啤酒。喝完酒之后的动作使我吃惊:他们一甩手,就把酒瓶扔进了黄河。当然,那些装饮料的瓶瓶罐罐,也无一例外,通统被扔进了黄河。他们的动作,自然得就像随便撩一下头发搓一下手掌,这样的动作,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如果我大惊小怪地对他们的这种习惯表示惊愕,大概会被他们嗤笑。不过,我还是表示了我的看法。我喝完了一罐饮料,船员们把他们的瓶子扔进黄河时,我一直把空罐捏在手里。一个船员来收我的空罐时,我告诉他,我要把空罐带上岸去。船员惊奇地问我为什么。我说:“我不能污染黄河。”船员以为我说笑话,一边把手里的瓶子扔下船,一边哈哈大笑着走开了。
⑥我看着手中的空铁罐,生不出一丝一毫幽默感。再看身边的黄河,只见黄浪滔滔,似乎所有一切都会被它们席卷而去,留不下任何痕迹。
⑦看完炳灵寺石窟,坐一艘快艇去刘家峡大坝。快艇驶近库区时,河面越来越宽阔,水流越来越平缓,河水也由黄转绿,越来越清。进入库区后,只见天蓝水绿,风平浪静,快艇滑行在碧波粼粼的水面上,那条浊浪汹涌的黄河彻底消失了,河水变得像它的上游一般清澈。当水平线上出现刘家峡水电站巍峨的大坝时,我突然发现,绿色的水面上有一线黑色迎面而来,就像是天上的一大片乌云,罩住了碧绿的水面。这是什么?等快艇驶近,真相便大白了:原来,这正是人们一路往黄河中抛撒的污物,它们汇聚在这里,浮在水面上,黏稠乌黑,壅集着人间的污秽,散发着臭气。在这片乌云中,有空铁罐空酒瓶,还有那些永远也不会腐烂的塑料盒塑料袋……在它们的覆盖之下,任何流水都不再有清澈可言。我不知道,当这片乌云涌进水电站时,会出现怎样的景象。人类破坏自然,必定会遭到惩罚,此刻,这可怕的报应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
⑧面对黄河中这片乌云,我的心情沉重。黄河啊,你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大自然恩赐予我们的伟大杰作,而你的子孙竟把你当成了垃圾箱!惭愧!
16.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从清澈的黄河起笔,从黄河水的变化和人们的行为两方面作了细致形象的描述,最后表达了作者面对聚集污秽、散发臭气的母亲河的沉重心情。
B.“他们的动作,自然得就像随便撩一下头发搓一下手”,作者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突出了人们的乱扔垃圾的行为已经成为了习惯。
C.开头两段分别写了黄河源头河水的壮阔清澈和黄河在黄土高原的自然浑浊,突出了黄河的自然状态,引出本文话题,与下文黄河被污染形成强烈对比。
D. 文章③——⑦段作者主要写了黄河由清澈变成浑黄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重视环境保护,随便乱扔垃圾,而使黄河受到严重污染。
E.文章结尾卒章显志,表现了黄河的伟大,表达了作者对人们把黄河当成垃圾箱的惭愧之情,这样既照应了文章开头,又使文章具有首尾圆合的特点。
答案:A、C(B项“比喻”错,D项“根本原因”错,E项没有“照应开头”“首尾圆合”,选对1个2分,2个5分)
17.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黄河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比喻:例如“黄河变得浑浊,浑浊得像一条泥浆河,像一条桀骜不驯的黄龙”,生动地刻画出黄河浑浊的程度和黄河水奔腾咆哮的动态;②排比:例如“黄河啊,你是中国人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大自然恩赐予我们的伟大杰作”,突出了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表现作者对黄河的赞美。
(引用的手法,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破空而来的气势。6分。每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修辞、举例、分析正确各1分。)
18.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6分)
(1)船员惊奇地问我为什么。
答案:(2分)“惊奇”写出船员对“我”的环保举动感觉意外,(1分)表明他们乱扔垃圾已经成为习惯。(1分)
(2)似乎所有一切都会被它们席卷而去,留不下任何痕迹。
答案:(4分)“似乎”一词意在突出眼前所见之事“好像是”,但实际“并不是”;(2分)因为从表面看:人们扔下的垃圾的确被滚滚的黄河水卷走,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卷走,它们汇聚在刘家峡大坝,浮在水面上,黏稠乌黑,壅集着人间的污秽,散发着臭气。(2分)
19. 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5分)
答案:作者通过对黄河水上下游的变化和人们习惯在黄河中乱扔垃圾,使得黄河聚集污秽、散发臭气的描述,表达了作者的沉重心情,呼唤人们增强环保意识,保护好我们的黄河。(2分)
感悟(略)(3分)
五 写作。(60分)
20.某校学生会决定新办一个文学刊物,但是刊物名称难以定夺,一种观点认为《春泥》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春水》好,两种观点争论不休。请展开想象,用300字左右,描绘出争论的场面。(2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有一位赫赫有名的集团老总,在40岁以前,穷困潦倒,家徒四壁,没有人看得起他,包括他的妻子。但他只身下海,从小本生意开始,在短短的十年内,把一家手工作坊扩张成了资产达亿元的私营企业。
有记者采访他:“如果你出生在城市,受良好的教育,有稳定的生活环境,你现在的成就会更大。”
他沉默了一会儿,说:“也许可能。但我相信,如果我不是生活在农村,没有经受过那么多苦难,而像其他城市人一样有衣穿,有房住,有人看得起,我会心安理得地过下去,绝不会开办自己的家庭作坊。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感谢生活。”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看法?请在全面把握材料的基础上,写一篇议论文。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③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