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 22.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 格式:  PPT
  • 大小:  4.66M    33张
  • 时间:  2016-03

七年级历史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上课ppt课件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上课ppt课件下载七年级历史上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上课ppt课件下载
第22课 承上启下 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文化(一)
南朝
北朝
北魏
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
著名农学家
杰出的地理学家
《缀术》
《齐民要术》
《水经注》
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很大的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之后七位数,较国外早近千年。
编成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写出综合性地理学专著
东汉末年:
书法逐渐成为艺术。
汉字的演变:
小篆
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
金文
甲骨文
大篆
竹帛书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书法家王羲之
哪一个同学知道王羲之 的有关故事?
(1)魏晋时期字体的分类:
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思考王羲之的字体有何特点?
(2)王羲之的字的特点:①端秀清新;②飘若浮云;③矫若惊龙。
同学们思考一下:王羲之的代表作是什么?以及其代表作品有什么地位?
东晋人,他的字或端秀亲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被后人称为“书圣”。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一、大放光彩的书画艺术
1.“书圣”王羲之
天下第一行书 ── 《兰亭序》(摹本)
同学们知不知道王羲之有何别号?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的材料,思考下面的问题: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字为后人所崇尚,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我们从中可以得到 什么启示?
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于他有立志专精,勤学苦练的精神。
从教材中的哪些内容可以看出王羲之为何喜欢鹅?
二、传神的绘画
1、东晋画家顾恺之
顾恺之:《女史箴图》(摹本)
顾恺之《洛神赋图》全卷
《洛神赋图》第一卷(局部摹本)
2、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其作品的特色是: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
请同学们说说顾恺之的画为什么达到活泼传神的境界?
三、佛教盛行和《神灭论》
请同学们思考下面的问题:
1、《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作者是范缜
2、《神灭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阐述了无神论思想;认为人的肉体和精神是互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了,精神也随着消失。
佛教盛行
社会动荡不安,人们信佛以求摆脱现实苦难,统治者的大力扶持。
寺庙的大量修建,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佛寺广占良田,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二、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原因:
表现:
影响:
《神灭论》产生
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2、为摆脱现实苦难,人们纷纷信仰佛教。
3、统治者大力扶持。
内容:阐述了无神论思想
1、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
2、肉体死了,精神随之消失
意义:
1、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欺骗人民的事实,系统传输了无神论思想。
2、《神灭论》是我国古代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
宗教与哲学
1、道教的发展变化
①想一想,和东汉时期相比,道教发生了什么变化?
道教源于民间,在东汉中后期,逐渐具备宗教的基本特征,形成独立的宗教.最初,它在下层民众中影响较大,成为民间结社、甚至农民起义的精神工具.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生分化。一些道教理论家对它进行改造,使这一宗教逐渐为统治思想所接纳。
②这一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是谁?他们对道教进行了怎样的改造?
东晋人葛洪把儒家学说的社会伦理也作为道教的指导思想,同时大谈采药炼丹,养生延年,修道成仙。道教变成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宗教。南朝时,陶弘景进一步在道教教义中融入儒家学说,而且吸收佛教教义,还把封建等级制度引入道教的神仙世界,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经过陶弘景的改革,民间道教已完全改变成了正统的道教。
宗教与哲学
③应如何评价当时的道教?
东晋南朝时期的道教经过改造,与儒家思想结合,成为统治者的工具;同时吸收佛教诫规,模仿佛教组织,发展势力;但当时道教的炼丹、求仙,对于医学、化学和健身等方面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宗教与哲学
2、佛教的盛行
①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战乱不息的乱世为佛教的广泛传布提供了社会环境。在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希望在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他们从中得到虚幻的慰籍。统治者也需要佛教,佛教有一整套系统的教义,可以借助它来控制人们的思想,麻痹人们的斗志。
宗教与哲学
③佛教的盛行影响有哪些?
佛寺广布,僧尼众多;佛寺在政治、经济上有很大势力。
② 佛教的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①佛教也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②出现反佛的思想。③与佛教有关的建筑和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一些高僧在翻译佛经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宗教与哲学
反佛与灭佛
其一,范缜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范缜的《神灭论》轰动一时。矛头直指佛教灵魂不死,即神不灭的说教。
其二,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
①在佛教炽盛的时代,有哪些人起来反佛、灭佛?
宗教与哲学
《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了,精神也随之消失。
范缜的《神灭论》是要唤醒民众,动摇统治阶级的精神堡垒。他是继东汉王充之后又一位唯物主义大思想家。《神灭论》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②范缜《神灭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宗教与哲学
道教:东汉时形成,主要经典是《太平经》,以阴阳五行解释治国之道,宣扬散财救穷、自食其力。(主要有太平道和五斗米道)。
佛教:西汉末年经中亚传入;东汉明帝派人到西域求佛法,在洛阳建白马寺。
唯物主义思想:战国时期的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星坠日食,刮风下雨,春生夏长都是自然现象;东汉前期,王充著《论衡》,认为“人死不为鬼”反对天降灾祸。
知识连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人之所生者,精气也,死而精气灭,能发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
——《论衡·论死篇》
材料2:“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神灭论》
回答:
(1)从材料1和材料2中判断是哪两位思想家的主张,并加以分析。
 (2)分析材料1和材料2产生的社会背景。
 (3)比较材料1与材料2的异同。
(1)东汉的王充和南朝的范缜。
王充认为:人生靠精气,人死精气消亡,形体腐朽,不能成鬼。范缜认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相互结合的,肉体好比刀刃,精神好比锋利,没有刀刃,就不会有锋利,没有肉体就不会有精神。
(2)西汉时期出现“天人感应”论即天是万物的主宰,可以降福祸于人间的迷信思想,王充反对迷信,对此进行批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统治者利用宗教统治人民,因此大力宣扬佛教。佛教宣扬转生来世,针对佛教的谬论,范缜发表《神灭论》。
(3)同:都是无神论,承认精神和肉体是相互结合的。异:材料1,精气灭血脉枯,死不能成鬼。材料2,无刃无利。
佛教的盛行推动了石窟艺术的巨大发展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三、辉煌的石窟艺术
代表:
特点:
宏伟精巧,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的艺术传统,也吸收了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云冈石窟
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现存53窟,佛像5万余尊。
其中第20窟的露天大佛,高13.7米。佛像造型雄伟,面部丰满而柔和,两肩宽厚,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
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开始动工开凿,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宋诸朝,雕凿不绝。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碑刻题记2800余块。 共有近11万尊大小佛像,虽经一千多年的风化和上世纪30年代外国掠夺者的盗窃破坏,仍然保持了相当可观的面貌。
龙门石窟
位于今河南洛阳市南的龙门山。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石窟的宗教内容与艺术形式?
统治者开凿石窟是为了宣传宗教迷信,但是它们同时也是古代艺术家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以令人惊叹的浩大工程、雄伟的气魄和优美动人的艺术形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也吸收了外来佛教的艺术特点,是中外艺术结合的结晶。我们应当保护它、爱护它。
请同学们看教材,思考 并完成下面的表格的内容:
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山西大同
河南洛阳
完成于孝文帝迁都前
完成于孝文帝迁都之后
继承了秦汉以来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   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特点。
想一想?
王 羲 之
东 晋
《兰 亭 序》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练习训练:
1、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   )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南北朝时期
2、被后人称为“书圣”的是(   )
A、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钟繇
3、魏晋南北朝时期,最为出色的画家是(   )
A、王羲之  B、陶渊明  C、钟繇  D、顾恺之
4、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的是(   )
A、《兰亭序》    B、《孔雀东南飞》         C、《十五从军征》    D、《洛神赋图》         
5、南朝时最著名的无神论思想家是(   )
A、王充  B、张衡  C、范缜  D、祖冲之
6、产宣传佛教,统治者命人在许多地方辟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开始于(   )                
A、南朝  B、北朝  C、西晋  D、东晋
B
A
D
A
C
C
7、关于石窟艺术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吸收外来佛教艺术的特点  B、佛教盛行的产物
C、体现了田园诗意境     D、是雕刻艺术的宝库
8、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___、___、转到___、草书和行___也逐渐流行。
9、东晋的顾恺之擅长画人物,他的一生创作很多,流传至今的有摹本《______》和《_______》。
10、简要说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C
篆书
隶书
楷书
行书
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
(1)书法艺术形成,书法家辈出。王羲之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书法家,楷、行、草等书体无不擅长,被尊为“书圣”,《兰亭序》是传世之作;北魏的“魏碑”对后世也颇有影响。
(2)绘画艺术进一步发展。顾恺之是其中最杰出的画家,他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3)雕刻艺术为世界所瞩目,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是我国石雕艺术的宝库。
提高训练
11、阅读下面材料:
  “人的精神和肉体是互相结合着的,有了肉体,才有精神;肉体死亡精神也随着消失。”
请回答:
(1)上段话是谁的认识?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2)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3)东汉时有一位学者的思想与上段材料相近,这个人是谁?
范缜;无神论思想。
代表作是《神灭论》。南朝
王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