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格式:  PPT
  • 大小:  1.36M    20张
  • 时间:  2016-03

《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免费下载《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课件免费下载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提问:
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在经济上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①主要措施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
其他农产品;
②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
③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
品。
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适应和平时期,不能继续实行了。
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背景:
①国内战争结束,进入和平时期。
②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③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 全国电气化
先进的国家组织形式 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2、措施: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实行余粮收集制
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交粮食税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中小型企业国有化
除大型企业仍为国家管理外,一些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
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须品和食品。
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4、特点:
5、作用(意义):
①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后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在认识俄国国情的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由此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二、苏联的成立
1、时间:
2、全称:
3、最初加入的国家:
1922年底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 后扩展到15个)
苏联的标志
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
苏联国歌 —— 《牢不可破的联盟》
请注意区别: 三个不同时期的俄国名称:
沙俄(1547年—1917年)
苏俄(1917年—1922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时期)
1、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特点:
②过程:
③成果:
执行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1928-1937年,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增强。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苏联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194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德、英、法,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苏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落后于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如何使农业适应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联共(布)确定了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2、农业集体化
①背景:
②目的:
③措施:

④完成:
工业化进展迅速
为了适应工业化的需要
放弃新经济政策,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打击富农。
1937年,完成农业集体化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
1、确立
①背景:
②确立:
③意义:
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①积极意义:
②消极作用:
①适应了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
②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初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评价:
P10:①、②、③、④、⑤(严重弊端)
材料: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怎样理解 “列宁的思路”和“后来苏联的模式”?
为什么会形成斯大林模式?
思考
探究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应该从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启示)呢?
①一个国家要发展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
③从本国国情出发,制定政策;
④要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
⑤要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资源消耗。
总结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国内战争
实施新经济政策
苏联成立
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通过新宪法
列出1917~1936年苏俄(苏联)历史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