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料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料

  • 格式:  PPT
  • 大小:  506K    61张
  • 时间:  2016-04

免费下载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题总复习ppt课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免费下载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题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题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题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题总复习ppt课件
诗词鉴赏专题复习
考试说明:
据《考试说明》规定,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
鉴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语言;2、鉴赏其形象;3、鉴赏其表达技巧。
1、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 、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一、诗“眼”型字词的赏析
【题目形式】
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的好不好?为什么? 2、此诗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哪个更好?为什么? 3、从哪一句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 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
1、肯定“好”或者肯定哪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示例(一)
答:“阔”字更好。原因:
(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
(2)“阔”字表现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
(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二、名句赏析型
【题目形式】
(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
2.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
3.表达了诗怎样的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题型示例】1.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
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2、此联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3、美景中虽有缺憾,却能表现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峰顶,看到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会当”是唐人的口语,意思是“一定要”。
2、这两句诗,是写出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三、表达技巧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
(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
(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视、听、嗅),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
(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
【答题要点】
1.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
2.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
3.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 样的道理。
【题型示例】请分析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
(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 露,韵味隽永。
(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古代诗歌鉴赏常用词语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
语言风格
(一)、清新
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有实景,有虚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
(二)、平淡
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李煜的词。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三)、绚丽
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
无 题 唐·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四)、明快 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新乐府诗。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五)、含蓄
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后期的词。
如梦令(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分别借代绿叶和红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六)、自然
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如李白诗歌的语言,被誉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例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
诗歌的知识积累
1、诗歌的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衬托、用典、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抑扬结合、修辞方法(比兴、拟人、夸张等)
3、诗歌的语言风格:清新自然、质朴淡雅、委婉华丽、飘逸、雄奇、含蓄隽永。(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等。)
4、诗歌的形象(即传统含义):如:柳:惜别;月、霜:思乡;松、竹、梅、莲:表人的品质;流水、落花、夕阳:感时伤事;大漠、孤烟、羌笛:保家为国;红叶:相思等等。
1、忧国忧民: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
反映离乱之苦:杜甫《春望》杜甫《石壕吏》
同情人民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居易《观刈麦》
亡国之愁: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2、建功报国: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观沧海》李贺《南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保家卫国的决心:夏完淳《别云间》李贺《雁门太守行》
报国无门的悲伤: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山河沦丧的痛苦:文天祥《过零丁洋》
年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悲叹: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记之》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一)
3、思乡怀人:羁旅愁思: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
思亲念友:李商隐《夜雨寄北》
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王维《使至塞上》
闺中怀人:李商隐《无题》温庭筠《梦江南》
4、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陆游《游山西村》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李清照《如梦令.常记西亭日暮》陶渊明《归园田居》
昔盛今衰的感慨: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借古讽今的情怀:杜牧《赤壁》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二)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三)
青春易逝、时光匆匆的情感:李清照《醉花阴》苏轼《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仕途失意的苦闷:李白《行路难》《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借慰平生的喜悦:朱熹《观书有感》陶渊明《饮酒》王维《汉江临眺》
5、长亭送别:依依不舍的留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李白《渡荆门送别》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坦陈心志的告白:杜甫《望岳》王安石《登飞来峰》
刘禹锡《秋词》龚自珍《已亥杂诗》
课堂巩固练习
诗歌鉴赏题的提问方法及答题基本模式
1、  问:“这是一首什么诗?”
体裁上:律诗、绝句
内容上:托物言志诗、边塞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
2、问:“塑造了什么形象?”(形象包括人物、景物、事物等)
回答此题需要答出什么样的什么形象。
[示例]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形象?
答:描写了一幅静谧的春山月夜图。
3、问:“理解思想感情”
回答的方式一般是:通过……表达(说明、揭露)……有时也直接答什么感情。
[示例]
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分析本诗的思想感情。
答:通过写三闾庙前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屈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其报国无门的慨叹 。
4、鉴赏诗中的语言(某个词语)
解答时一般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艺术角度,二是思想内容角度。
[示例]
如梦令
昨叶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鉴赏“肥”、“瘦”两个字。
答:A“肥”、“瘦”两个字分别写出了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鲜明生动
B表达了诗人的惜春之情。
5、问“景与情的关系
回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乐景写乐情(正衬),哀景写哀情(正衬),乐景写哀情(反衬)等。
[示例]
谒荆公不遇
春江渺渺抱樯流,烟草茸茸一片愁。
吹尽柳花人不见,春旗催日下城头。
鉴赏本诗景与情的关系。
答:借景抒情,以哀景写哀情,以春江渺渺、烟草茸茸、柳花吹尽、春旗日下等哀景写出了诗人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
6、笼统问“分析鉴赏本诗的艺术技巧”
首先: 注意抓总体,抓典型,其余可稍作一提。
其次: 心中要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思考艺术技巧(表达方式、表现 手法、修辞)。
再者: 动笔作答时,先总括,再具体展开分述,给人以醒目、清 晰之感。
山房春事 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1全诗给人以萧条之感
2诗人借景抒情,运用反衬,拟人等手法,以乐景写哀情,相反而相成,使梁园的景色愈见萧条
3诗人的吊古之情也愈见伤痛了
7、问“表达感情的方法”
可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景、借事)。
[示例]
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表达感情的方法是:借景抒情。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感。
8、问“写景有什么作用”
可以从渲染气氛、烘托环境、表达感情或比喻、象征角度作答。
[示例]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檣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首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答:渲染 一种孤寂气氛。写出了作者凄凉心境勾勒出一种漂泊、凄冷、绝望的艺术境界。
了解诗歌的密码——意象
古典诗词中,意象数量繁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春光秋露、鸟啼蝉鸣、柳絮榆荚、清霜白露、冷雨寒窗、银烛青灯、晨钟暮鼓、古寺幽径、橙黄桔绿、小荷残菊、鹧鸪杜鹃、山水烟花雪月风,包罗万象。意象不仅数量多,而且形象最生动、意蕴最丰富、使用最灵活、表现力最强。
蝉——高洁
莲花——不染
松柏:坚贞、孤傲
鹧鸪——离愁别绪
鸿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
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鸾、鹤、松、菊、东篱、桃源、采药等象征脱俗的隐士人格。
杜鹃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望帝春心托杜鹃、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还啼血)。
诗歌的综合分类
诗歌
古诗
现代诗(自由诗)
古体诗
近体诗
唐以前的:《诗经》、《楚辞》、汉乐府
唐以后的文人仿古诗:如杜甫的“三吏”、“三别”
绝句
律诗

曲(散曲)
五言绝句:《静夜思》、《江雪》
七言绝句:《回乡偶书》、《凉州词》
五言律诗:《春望》、《过故人庄》
七言律诗:《登高》
小令:《浣溪沙》
中调:《定风波》
长调:《望海潮》
小令:《天净沙·秋思》
套曲:《班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写景抒情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感怀诗
怀古咏史诗
边塞征战诗
歌诗
(二)鉴赏语言风格 所谓语言风格,是指诗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语言艺术个性,是诗人的个人气质、诗歌美学观念在作品中的凝结,是具有恒定性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诗人、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类。   
豪迈雄奇:用具有气势和节奏奔放的语言来塑造博大新奇的形象,营造恢弘阔远的意境,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悲壮慷慨: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朴素自然:其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于平淡中蕴含着深意。 (朴素、淡而有味):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婉约细腻:这种风格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如,“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    
清新明丽:这种风格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多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其他:
工丽(词藻华丽,对仗讲究):红浸珊瑚短,青悬芘荔长
直率(不隐晦,不修饰,直接写出感情):《诗经 硕鼠》
洗练(通过锤炼达到质朴,省净,流畅,意蕴无穷):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
表达方式
一、抒情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对人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2、间接抒情:含蓄地抒发自己感情的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景物抒发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处是归年”
(触景抒情 闺怨)
  寓情于景:不直接表达感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情景交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
3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某些物自身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物有人格化的色彩。如<蝉>
如《瀑布联句》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4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感情。“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5借古讽今: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咏史诗中常见。
刘禹锡《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6叙事抒情:古风作品中常见。《兵车行》“三吏三别”
二、描写手法
1、渲染 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更为突出。即正面着意描写。杜甫《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烘托 也叫衬托。从侧面着意描写。包括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反衬,用相反的东西衬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白描:纯粹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声响)等。
聂夷中《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属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4、动静 三种:
  a、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僧敲月下门” 特殊的。
  b、以静写动。 “遥看瀑布挂前川”“大漠孤烟直” 衬托。
  C、动静结合。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 。
表现手法
1、欲扬先抑: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由谷底到山顶。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忌先扣某些字眼,如 “寂寞” “愁” “苦”等字眼,以免扰乱全局理解,以为是概叹梅之不幸,生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
2、欲抑先扬
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从高处飞泻而下。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悯 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棵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象征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
相 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4、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
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5、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的冷寂、孤独艺术氛围。
6乐景衬哀情
许浑谢亭送别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7、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梦境,回忆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8、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9、比兴 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诗经·硕鼠》把奴隶主比作大老鼠,用的就是比的手法。
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诗经·伐檀》 “河水清且涟漪”就属于“兴”,它引出了下面的叙述。
“兴”和“比”常常联系起来在一篇诗中运用。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比”。
注:5—7 似乎比较适合称作表现手法
三、修辞手法
  1、夸张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2、比喻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比拟
  拟人 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颁《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年。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拟物 李清照《武陵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把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