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源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源

  • 格式:  PPT
  • 大小:  2.24M    30张
  • 时间:  2016-05

历史中考专题中国古代史线索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历史中考专题中国古代史线索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历史中考专题中国古代史线索总复习ppt课件免费下载
史家笔下的秦始皇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黄仁宇《秦始皇》
国外教科书中的秦始皇:
秦始皇死了,很快,这个王朝也就结束了。但是秦始皇给中国带来的是持久的变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变化就是建构国家的方法,他为中国持续两千多年的帝制奠定了基础。
——德克萨斯州初中《世界历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中古代是复习
中考历史总复习
三年中考古代史试题知识点对比

19.材料一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
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谏逐客书》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 ——《后汉书·西域传》
材料三 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
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蕃。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
金城公主因兹降蕃。自此以来,完事休贴。间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
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阙旨。
(1)从材料一划线处可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 。统一后,丞相
的主要职责是 ,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 (朝代)被废除。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
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蕃之间的关系。《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
价值?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疆域拓展与民族融合
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史中,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疆域拓展与民族融合是两条重要的线索。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随着秦的统一而确立,经过了汉的加强,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主线,到明清集权达到了顶峰,成为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我国目前统一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疆域的拓展都会有新的民族加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民族冲突和融合也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又一个特征。
统一多民族国家
国家统一
民族关系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元朝
明清时期
形成
发展
进一步发展
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
辽宋夏金
国家统一:
3、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4、列举汉武帝大一统主要史实。
8、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
10、知道“开元盛世”基本史实。
民族关系:
5、简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7、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11、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史实。
14、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北宋;知道南宋与金的并立。
15、简述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忽必烈建立元朝史实,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16、列举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了解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国家统一
秦朝疆域
1、看图名
2、看图例:符号、文字说明
3、看方向
秦朝疆域
西汉疆域
西汉疆域
唐朝疆域
元朝疆域
清朝前期疆域
结合历代疆域图,总结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特点?
疆域逐渐扩大;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要点整合
加强专制集权的措施
古代行政管理制度
要点整合
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统一多民族国家
国家统一
民族关系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
元朝
明清时期
形成
发展
进一步发展
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
辽宋夏金
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入居中原,汉族服饰在文化交流中遂吸收胡服的很多形式并加以变通,使胡服被全社会所接受,并大范围地普及。……另一方面,汉族的服制礼仪亦被各少数民族政权所采用。北朝各族纷纷推行汉化运动,仰慕汉族衣冠服饰,形成了“群臣皆服汉魏衣”的状况。
——《中国古代社会与文化》
材料说明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哪些现象?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与交流。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贵族集团,妻子是鲜卑大贵族独孤信的女儿,女儿是北周的皇后。杨氏家族成为当时民族融合状况的一个缩影。本来民族隔阂是导致南北对峙的重要原因,此时这一影响统一的因素已逐渐削弱。
——北师大版《中国古代史》
依据材料,隋能够统一中国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削弱了民族隔阂,推动了国家统一。
从政权并立时期民族交往的活跃来看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原因?
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互相学习
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
减少了民族隔阂,推进了国家统一
1.认识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的主流,冲突是暂时的。认识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只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不能用侵略的说法。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的结果;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明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和豁达的性格。
3.历史证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则国家兴盛富强。民族斗争,国家分裂,则国家衰败。
国家统一:疆域扩大;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民族关系:边疆少数民族内迁;民族间互相学习,互相认同,减少了民族隔阂,推进了国家统一
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特点与原因
1、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练一练
C
2、清朝实行许多有效措施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下列措施不属于对西北地区加强管辖的措施是( )

A.设盛京将军 B.设伊犁将军
C.重新统一新疆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A
3、在一次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丝绸之路④秦朝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其中可供选择的史料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C
4、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 向各省宣达政令
B. 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C. 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D. 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B
19.(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
材料二: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1)据材料一、二,西周、秦朝和西汉在地方行政管理上各实行的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汉时政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结果。(2分)
材料三: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又说:“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
(3)结合材料三说明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2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1分)
19.(8分)
(1)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3分)
(2)问题: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结果: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
(3)弊端:官员迁转太快;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国富民强。(2分)
(4)启示:地方管理体制要适合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地方管理体制要不断创新;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到既要维护统一和中央权威,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为其发展留有空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富民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