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 - 单元练习

  • 格式:  DOC
  • 大小:  70K    9张
  • 时间:  2016-05

苏教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知识点过关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第五单元知识点过关
《斜塔上的实验》
一、注音.
祈祷 不屑 嘀嗒 嘀咕 倔强 强大
勉强 哄堂大笑 一哄而散 哄骗 卷帙 赫赫英名 
二、①伽利略, (国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②比萨斜塔在意大利西部古城( )城内,塔体共 层,由于该塔“( )”,名声大噪。
三、阅读
(一)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些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乒,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1、教授们认为伽利略胡说八道的原因是 。(2分)
2、选文中有点明本文课题的一句话是(  )(2分)
A.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
B.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
C.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D.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3、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和伽利略双方的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指出。(4分)
教授的目的是 。
伽利略的目的是 。
4、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这一“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3分)

5、伽利略用实验所证明的理论是 。(2分)
6、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选文内容。(3分)
7、“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表演”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解释)
8、“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大家为什么“都嘘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想象一下,当时大家“窃窃私语”的内容是什么?

11、文中画线句子中连用三个“同时”有什么作用?

12、请结合文本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伽利略精神”的内涵

(二)
①比萨城一个年轻的医科大学生,正在大教堂里跪着祈祷。除了一条链条扰人的擦碰声,大厅里一片寂静。一个教堂司事,刚注满一盏从教堂顶上悬挂下来的油灯,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中来回摆动。摆动着的挂灯链条的嘀嗒声惊扰了这个学生,引起他一连串的思考。
②突然,他跳起身来,这一举动使其他礼拜者大为惊讶。在摆动着的油灯的节奏中,他仿佛遭到了闪光的突然袭击。他觉得链条的节奏似乎是有规律的,那盏嘀嗒作响的挂灯每往返摆一次用的时间似乎一样长,尽管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③他的感觉正确吗?如果正确,那他就是发现了奇迹。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④他一到家,就找来两根同样长的绳索,各坠上一块重量相同的铅块,将两条绳索分别系在不同的厅拄上,准备做他的实验。他请他的教父穆契柯•铁达迪帮助他进行这个实验:“你数这条绳索的摆动次数,我数那一条。”
⑤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他咕哝着,但是他同意帮忙。
⑥伽利略手拿两个铅摆,将一个拉到距垂直线四手掌宽的位置,另一个拉到两手掌宽的位置,然后同时放开手,两个人分别数两条绳索的来回次数,然后加以比较。总数是一样的,各为一百次。两条绳索的起点虽大不相同,但在同样时间内到达同样的点上。
⑦就这样,从教堂的油灯的摆动中,伽利略发现了自然的节奏原则。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
1.第一段的场面描写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伽利略为什么会“突然”“跳起身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边句子中加粗的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1)他决定立刻回家,马上去弄明白究竟是看花了眼,还是发现了大自然的一个伟大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头子耸一耸肩。“又是伽利略一个发疯的念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句话概括上面几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伽利略是怎样发现自然的节奏原则的?

6.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能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吗?

7.“今天,这项原则已应用于时钟计时、计数脉搏、计算日食和推算星辰的运动等方面。”除了这些,你知道这项原则还用于那些地方吗?(请写出1~2个)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一、注音
 根深蒂固( ) 孜孜( )不倦 汲( )取
 锲而不舍( ) 驾驭( ) 持之以恒( )
二、填空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作者是 ,1948年生,美国实业家,曾发表过《 》等著作。
三、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3分)
①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
②长久地坚持下去。 (    )
③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    )
④连一件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都做不成。 (    )
⑤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    )
⑥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    )
四、阅读
(一)
①“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生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②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方法有赖于创造性思维。那么,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须的要素呢?
③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以后,也可能出现在六个月以后,六年以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④对此我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⑤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造机组合起来开发出一种新产品。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工。而硬币打造机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面积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造机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⑥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发生什么反映。”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1.“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病?
2.请归纳一下: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3.分别用一句话概括选文所举的两个事例。
4.为什么说“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十分重要”?
5.选文第二段画线句子是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6.作者说:“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你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请写一个事例。
7.“创新是一个民族精神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8.第③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9.如果把第②段划线句子改成“创造性思维有如下必须要素”好不好,为什么?
1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理由是什么?树立这种思维有何意义?请结合原文回答。
11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或作用。
①“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②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③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二)
①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②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③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④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⑤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学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
2、文段中加横线的"这一点"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关键在哪里?
4、选文主要论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为什么?
5、第3段说认为自己不具备创造力和具备创造力的人,由于不同的态度和想法,产生了不同的表现,请分别说说两者的不同表现。
6、第4段中说"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请你用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宇宙里有些什么》
一、注拼音或写汉字
广漠( ) 稀薄 ( ) 炫目( ) 尘埃 ( )
闪烁( ) 灼热 ( ) 茫无yá际(   ) 
二、1.本文说明的的对象是     , 其特征是     ,    ,          。
2. 课文按         ,         顺序对宇宙进行介绍的
三、阅读理解
⑴无数颗星星在茫无涯际的宇宙中运动着。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看上去它们好像是冷的,但实际上每颗恒星都是一个火热的太阳。汹涌的热浪不断地从这些大火球吐出来,射向广漠的宇宙空间。它们热度非常高,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即使是最坚硬的金属,一接触它们的表面就会熔解,甚至化为气体。可是,当你看到静静的夜空中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的时候,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做萤火虫呢。
⑵许多红色的星星很大很大,有的可以装得下八十万万个太阳。这些星星是由非常稀薄的气体状态的物质组成的。最稀薄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空气的几万分之一,比我们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还要稀薄得多。
⑶也有一些恒星非常小,有的比地球还小。可是这种星星的物质,密度特别大,火柴头那么大的一点点就抵得上十多个成年人的重量。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人到了这种星星上面休想站得起来,因为它的引力是那样大,人的骨骼早就被自己的体重压碎了。这样的小星星发出强烈的炫目的光,它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
⑷还有数量众多的中等的恒星,这些恒星像太阳一样,体积不太大,密度不太小(太阳的密度是水的1.4倍),表面温度也不十分高,只有几千摄氏度。
⑸恒星有各种各样的,但是全都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全都是发光发热的。
⑹这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的吧。固然,今天凭地球上最大的望远镜,还不能直接看见别的恒星世界的行星,但是有什么理由能说太阳系的构成是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呢?太阳可以有行星,为什么别的恒星就不能有呢?
⑺从这颗星星到那颗星星的距离,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⑻得走几万年,多么辽阔的宇宙空间啊!尽管恒星都很大,差不多每一颗都能装下几百万个地球(只有极少数比地球小),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⑼大约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个铁饼形状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银河系,太阳也在其中。从地球上望出去,银河就像一个环,套在地球周围。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郎隔开了。
⑽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多年!
⑾这就是整个宇宙吗?不,这还只是构成宇宙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
⑿宇宙里有千千万万个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
⒀我们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每当初冬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差不多在天空正中有一个纺锤形的小光斑,就是这个恒星系。它距离我们那样远,光线从它那里到地球上得走二百二十万年。在每一个恒星系里,光线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得走几万以致十几万年。不要忘记,光线是宇宙中最快的使者,若是宇宙飞船,不知道要走多少万万年呢。
①.在①节中找出一个与“茫无涯际”意思相同的词是       。
②.对选文①节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宇宙;茫无涯际  B.恒星;热度高
C、夜空;静静     D.萤火虫;闪着寒光
③“至少有三千摄氏度”与“有三千摄氏度左右”表示的都是约数,但是在这段话中,前一句话不能换成后一句话,这是因为什么?
④“说不定还会把它们当作萤火虫呢。”这句话中的“它们”是指代   。
⑤总起来看,恒星的基本特征有两个:(4分)
A                    
B                    
⑥选文第⑴到⑸节,从整体上来说,说明的顺序是(  )
A、由近到远 B.由小到大
C.先部分后整体 D.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
⑦请说说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A用白金造成同样大的一个球,重量才抵得上它的二百万分之一。

B可是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里,这些恒星不过像大海里的水滴,也许还要小。

⑧请联系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⑹段中画线的“想来会有”不能去掉的原因。

⑨说明事物要抓住特点。例如本文在介绍恒星时就抓住了恒星    的特点;在介绍仙女座中的一个恒星系时就突出它    这一特点。
⑩选文第⑴——⑸段运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这样的结构方式有什么效果?

《梦溪笔谈》二则
(一)《以虫治虫》
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1.《以虫治虫》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浙江钱塘人,________代作家。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狗蝎( ) ②其喙有钳( )
3.解释加粗字词。
4.翻译。
①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生物防治的意义。

6.再举两个生物防治的例子。


(二)《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1.分层并概括层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加粗的字注音
①钱氏据两浙时( ) ②方两三级( )
③但逐层布板讫( ) ④人履其板( )
3.解释句中加粗的字词

4.翻译句子
①六幕相联如胠箧。

②人皆伏其精练。

③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④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5.匠师“密使其妻”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

6.“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

7.《梵天寺木塔》详细记述怎样解决塔动的问题,而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则用“如其言”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
《<论语>八则》
一、文化常识
1. 孔子,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名_____,字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论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著,内容是关于______________的记录,共_____篇 。
3.《论语》与《 》、《 》、《 》合称“四书”。
二、理解性默写
①某会议将在中国召开,全国人民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⑤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孔文子谥号为“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孔子自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说明教导学生应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导、点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