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中考复习资料
  • 资料信息
  • 科目: 

    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 - 中考复习资料

  • 格式:  DOC
  • 大小:  70K    22张
  • 时间:  2016-05

中招诗词赏析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诗词赏析七年级上册: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对仗工整,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时序交替的景物,暗示时光的流逝,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抒写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2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两个美女来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构思奇特;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积极进取精神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春雨的珍贵,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同时表现了早春的生机勃勃,草色若隐若现的特点。
5辛弃疾的《西江月》诗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写景体现了作者的喜悦心情。
6《迢迢牵牛星》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正面写诗人的愁绪,用拟人的手法将无情的月亮赋予人的感情,借以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怀念。
七年级下册
1白居易的《观刈麦》:表现作者对农家的同情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作者深深自责的句子有: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从侧面表现农民劳动繁忙的句子: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揭示农民赋税繁重的句子:家田输税尽。 最能表现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苦劳作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揭示农民变态心理的句子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抒发词人一生中的事业与抱负,并发尽无尽感叹
3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孤烟直上,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风光雄奇壮观。对仗工整,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直表现孤烟之高,圆表现落日之低写出塞外的空旷。
4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寓情于景,用烟波浩淼衬托愁思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 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八年级上册
1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 后四句抒怀,一个“搔”的动作(细节)将一位白发稀疏、孤立于长安城头的老诗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以乐景写悲情,借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抒发作者有忧国思家的感情。
2杜牧的《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国忧民意识。
3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表达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遭遇的愤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
4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比喻,表示自己虽然已成“落红”甚至“化为春泥”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并不因此减退,今后仍将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境界高远,比喻精妙。
5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包含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点明全诗主旨并表达作者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含有人生哲理)
6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出钱塘湖早春妩媚动人,生机勃勃的形态。
7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句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此句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
8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八年级下册
1《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忧国思的情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写出了宋军将士因边乱未平、长期戍边不能还乡而产生的浓郁乡愁,又蕴含着希望剿平敌寇、保境安民、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矛盾心理)
2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明游子飘泊在外思乡心情(点明主旨、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3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台湾回归大陆是谁也阻挡不了的。
4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九年级上册
1《相见欢》赏析“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以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写出愁情的纷繁,无法解脱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时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将自然之景与人的感受相结合,抒发诗人怀旧伤别的感情。
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以春花比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前十句写“壮丽的雪景”,后八句写“送别”。惜别之情融会在雪景的描绘中(情景交融)。
1)三、四两句用春花喻冬雪,写出雪的洁白鲜润,比喻帖切新颖 。“千树万树梨花开”让人在冰天雪地里如同置身于大好春光中。而一个“忽”字,既写出了塞外气候的变幻之快,又表现了诗人见到奇丽的雪景后的惊喜之情。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
3)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与李白诗“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景抒情,表达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言虽尽而意未绝。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描述了这样一幅画面: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和诗人伫立原地远眺友人离去的身影。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依依惜别之情。
九年级下册
1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 《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用自然`朴素的语言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表现他悠闲自在的隐居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赏析“心远地自偏”
所谓心静,境自静。无求名逐利之心,即使身居闹市,也与身在深山无甚不同。诗人用平淡的话道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在自家菊园采菊佐酒悠然抬头看见南山美景,展示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和旷达的胸襟。
3)、《饮酒》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
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不能改为“望”?为什么?
“见”不是有意而望,是无意而见。生动写出了诗人在东篱旁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郁郁葱葱的南山时悠闲,充分表现诗人悠闲恬静的心境。
2李白的《行路难》:1)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引用典故,表示自己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时机一定会有的到那时将挂起风帆直渡大海,表达诗人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强烈的自信心。(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 。)“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是实写吗?谈谈你的看法。(否,象征世道险阻和前途渺茫)
4)开头四句形象描绘了苦闷彷徨的情形:金杯玉盘,佳肴美酒,身为酒鬼却无法下咽,坐立不安这。
3陆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首联:写诗人到山西村做客受到热情招待,描写了淳朴的风俗、善良的农民、美丽的风景。
2)颔联:意境优美而含蓄。诗句的字面意思是山西村山环水绕,正当诗人觉得无路可走的时候,看见前边绿柳飘飘,花团簇拥,一个村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现在用来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豁然开朗,突然生出许多希望(突然想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
3)尾联:中“若许”两字表达了矛盾的心情——今后,如果允许的话自己将要在这里隐居悠游了;可是自己的良心和责任感能允许吗?
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下雨屋漏,诗人彻夜难眠的苦况。“自经丧乱”既点明了写作背景,又追述了诗人彻夜难眠的原因,使诗意得到了深化。
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意是: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遮蔽住天下的贫寒之人,使他们都能快乐安心地生活。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理想,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5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乐府诗。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总写景物;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描写大海吞吐日月包容万物容纳万物的壮阔景象在丰富的联想中以大海自比表现诗人出博大的胸怀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6《 江城子 密州出猎》“遣冯唐”和“射天狼”有什么特点?分别表达什么意思?(都用典;“遣冯唐”表达了作者希望的到皇帝的重用,“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外敌,为国力功的决心)
7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说明无 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的痛恨和对贫苦百姓的同情。
古文重点句子翻译 一《三峡》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山石树木的影子。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那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乘着奔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趣味无穷。
二《小石潭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2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亿然不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不动。 4.尔远逝,往来翕忽——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泉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那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够知道它的源头。 7.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三《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充满院落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思考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四马说 韩愈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所以虽有好马,也只好屈辱在做贱役的(养马)人的手里。
2、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采用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五《爱莲说》 (北宋哲学家 周敦颐)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于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却不显得妖媚。
2、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芬芳远播。(就)更显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4、噫 !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唉!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过。
5、莲,花之君子者也。 莲是花中的君子。
6、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7、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对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8、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喜爱牡丹的人该是很多了。
理解背诵:①周敦颐《爱莲说》:咏莲名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③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⑤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⑥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
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主旨句):莲,花之君子者也。
⑦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三、回答以下问题
1、文中最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语句是什么? 莲,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予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高洁风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对“莲”的美好形象和高洁品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鄙弃和厌恶以及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六《陋室铭》(刘禹锡 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回答下列问题
1、统领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点睛之笔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情怀):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的是什么?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表现主人生活环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七《送东阳马生序》 1.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的学业有不精通,德行有不成器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心思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他人的过错呢? 2.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重,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不曾稍微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3.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住在旅店里,主人每天提供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食物味道的享用。 4.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6.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朝廷每天有粮食供应,父母每年有衣服供给。 7.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表示敬意的礼物。
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 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 晋朝,车胤(yìn)囊萤读书。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八《桃花源记》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这个人一一为桃源中的人详细的说出他所听到的。 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寻找原来所做的标记,竟然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 九《与朱元思书》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好象奔马。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互相比高远。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千百座山峰。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追求高位的人,望见这里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了。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船随水流飘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5.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百鸟相互和鸣,鸣声和谐动听。 6.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在白天还像在黄昏时一样阴暗。 十《岳阳楼记》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俱”)。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惊,有“起”、“动”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 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心情不同。(求,探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 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之前,后:在……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雕刻在上面。 十一《醉翁亭记》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酿泉。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写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
(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下落,石头露出来,这就是山间的四季。
十二《曹刿论战》 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必定把它分给别人。 2.“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消失了。 4.小惠未扁,民弗从也。——小恩惠没有遍及民众,人民不听从您。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十三《邹忌讽齐王纳谏》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一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能够在公众场所议论君王的缺点,使我听到的,受到下等奖赏。 5.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燕、赵、韩、魏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十四《鱼我所欲也》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干这种事情。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以上为无格式内容概要,如需完整内容请下载】------